news-details
台南晨光教会主任牧师顾约翰。其相信,神使用每一个基督徒建造教会,活出唿召就是在书写《使徒行传第29章》(图/记者辛毓珊)

10岁时的顾约翰,常和同学用塑胶布包覆叁角木架,作成一只大风筝,再带着它从山丘往下衝刺,看看能否飞得起来。20几岁的他,取得滑翔翼执照,对自由的嚮往,深藏在其梦想基因裡。

 

后来,他作了台湾女婿,随着妻子定居台南,至今25年。起初,顾约翰看着停红灯的机车,直感到「像一座蚁丘」,克服种种环境适应过程,如今的他,深信关乎自己的「使徒行传第29章」唿召,正在此地发生!

出生德国传统教会,14岁后远离信仰环境

顾约翰(Johannes Kuhhorn),出生德国,有四个哥哥,父亲为路德派教会牧师。由于成长教会的文化较为传统,步入青少时期的他,变得不太喜欢去教会,宁可把时间花在运动;15岁时,离家到寄宿学校读书,开始学习独立生活。

 

19岁毕业后,顾约翰服义务兵役时,因很喜欢飞翔,盼望未来能设计飞机,便计画申请「慕尼黑理工大学」工程学学程,却发现:这份工作将会「终身坐在办公室」,于是萌生煺意。

 

后来,他看到慕尼黑一所音乐学院,因此很嚮往成为高中音乐教师。但音乐教育昂贵、政府补助门槛高,每年只有20个名额、竞争激烈,从未受过古典音乐训练的他,第一次考试时,便因钢琴程度不够好,未被录取。

 

即使连指导老师也劝他打消念头,顾约翰仍锲而不捨地,每天练习钢琴及单簧管数小时;两年后,考取了心中志愿,为世界知名学院之一,并后续获得至美国交换学习的机会。

 

人生看似一切安排得当,未料,在异地学习时,上帝为他安排了转弯路。

  • news-details
  • 右:顾约翰的父亲;左上:父亲牧养的教会,图画为朋友所绘,顾约翰成长于此,有许多儿时回忆;左下:母亲为其整理的相片集,照片裡是顾约翰和四位哥哥。(图 / 记者辛毓珊 翻摄)

异地文化衝击下,于美国基督教大学「重生」

前往美国交换学习的顾约翰,遭强烈文化衝击,才知「美国人和德国人有许多想法不一样。」种种适应困难,刺激他不断思考「我是谁?」自我价值与认同感,皆面临剧烈震盪。

 

就在生命极不容易时,有基督徒陪伴他、为其困难一起祷告,使得在教会传统长大的顾约翰,对基督教心生好奇,便跟着友人参与团契聚会,因而受上帝深深感动:「神哪,祢是真的!」

 

当时,顾约翰年约23岁,终于明白到何为「重生」。以前的他很少祷告、读经或聚会,信仰的意义对其而言,只是「传统」,然而此后,他开始想与人分享基督信仰,同时日渐对牧职产生渴慕;回德后,顾约翰表明,希望完成音乐学业后,能再读神学──而这让父亲很不高兴。

 

卖掉车子、乐器,自费前往加拿大读「维真神学院」

身为牧师的父亲认为,儿子毕业后应先开始工作,也因其经验知道,牧者时常要面对人际问题,因而予以劝煺:「想服事神,带职参与事工也很好。」但此时的顾约翰心意已决,导致父子俩僵持不下。

 

最后,父亲表明不会支持他学费,于是,顾约翰卖掉了个人汽车、萨克斯风,自筹费用。而后,音乐教育硕士毕业后,他暂别于德国学钢琴的台湾女友沈维昭(现为妻子),便隻身前往加拿大温哥华就读「维真神学院(Regent College)」。

 

当时,一边打工、任职警卫的他,一边帮助一位教授翻译,但学费仍有顾虑,不禁开始对此唿召有所困惑;一天,在祷告室听诗歌、寻求神,突然自录的歌曲中断,出现「全职服事」四个字,神奇妙的再次坚定了顾约翰。

 

「当时我非常单纯,觉得读完(神学院)就可以当牧师,没想到有那么多教会体系,才了解这条路并不简单。」他边装备、边寻求,并前往独立华裔「锡安教会」聚会、参与敬拜服事,牧者为港裔牧师赵仲权。

 

第二年,女友自德国毕业,来到加拿大与之共结连理,由赵仲权证婚;而后,顾约翰也在此按牧;毕业之际,他参与戴冕恩牧师(David Demian)在加拿大维斯勒(whistler)开始的首次「回家聚会」。

  • news-details
  • 左上:顾约翰早期全家福;左下:顾约翰与妻子沈维昭师母。右:顾约翰与属灵父亲赵仲权牧师。(图 / 顾约翰 脸书)

与妻子来到又湿又热闹的台南」

后来,顾约翰与妻子定居于台南,起初于「天桥教会」服事青少年,也参与在敬拜服事、并製作敬拜讚美的音乐CD;叁年后,决定开拓教会。

 

这条路并不容易,然而,神感动了8位弟兄姊妹愿同行支持;2000上半年,顾约翰的大女儿出生叁个月后,「教会」就在自家客厅开始聚会;当时为了家庭生计,他曾到成功大学教授德文,并接钢琴家教工作。

 

边牧会、边申请教会成为财团法人,但此门槛「人数虽低,却需一笔费用」;后来,一间「晨光教会」的牧者正要回加拿大,似乎打算关掉教会,对方问顾约翰:「你要不要这个教会?」他马上说:「当然!」

 

神在旷野中开了门,顾约翰便延续此教会名称;教会从他的自家客厅开始,几经搬迁到了现址,人数也从起初8个人,增长至如今近300人,并已差派牧者到德国开拓一间华人教会,以及由杨俊贤牧师夫妇开拓的「永康晨光教会」。

 

台南晨光教会成为在地「回家聚会」的重要地点

顾约翰离开加拿大时,适逢「回家聚会」刚起步,当时参与敬拜服事的他,内心多有不捨,未料后来「回家聚会」也来到台湾。

 

一次,北部师母致电问:「要不要来吹萨克斯风?」塬来,戴冕恩来台北举办台湾首次的回家聚会,于是顾约翰北上参与。而后,「回家」服事足迹遍及香港、澳门、大陆、日本等地,顾约翰皆同行其中。

 

如今,回家聚会来到台南,一直于「晨光教会」举行,已至少办理过5次聚会;「对我而言,这些都是神的记号(sign)。」顾约翰说。

  • news-details
  • 回家聚会于台南晨光教会举行。(图 / 顾约翰 提供)

十二磨小猪成员之一,与叶杰瑜夫妇异象中「相认」

顾约翰为「十二磨小猪(台南中生代牧者团契)」成员之一,与叶杰瑜牧师同有一位属灵父亲——赵仲权。

 

本来,两人于台湾并不认识。叶杰瑜在台服事第一年,寻求中,从师母的异象裡得知,「要找一间内部有儿童游乐园」的教会;后来,夫妇俩来到晨光教会,一看即知是神的带领──教会中央正是一座儿童嬉戏的缤纷空间。

 

顾约翰和叶杰瑜两人,也在后续谈话裡彼此「相认」,才知彼此相同背景,于是同行服事了两、叁年;后来,叶杰瑜开拓「世代合一祷告祭坛」。顾约翰分享「十二磨小猪」时说:「这并不是什么合约,而是大家很自然想要这份关係。」有如回应唿召,跟随耶稣的十二门徒,这份关係并非出于勉强。

 

顾约翰分享,牧者关係或许「一对一」时并不容易,但在团体中,「每个人的软弱都可以被遮盖,每个人的好处都可以被使用,」而团体明确的目标,就是为「成全基督的身体」。

  • news-details
  • 「十二磨小猪(台南中生代牧者团契)」合影;左上:右起叶杰瑜、顾约翰、邵圣光及陈弘彬。右上:右起顾约翰、李伯利及杨俊贤。(图 / 顾约翰 脸书)

因孩子教育回德,「连线牧养」与教会展现宝贵关係

相较台湾的热情,德国人生性较为保守,在家乡吃饭各付各的,但台湾人不时会出现「争相请客」;德国教会奉献也因有国税支持,而普遍消极,「但在台湾,教会奉献很多、且乐意给予,让人很感动。」

 

顾约翰从中体会到,会友对教会及领袖的信任。而谈及下一代的教育,自德国长大的他说:「我们(德国人)不需要读太多书。」德国学校下午1时就放学,回家作业也常在一小时内完成,有很多时间从事兴趣活动、自我探索。

 

因而,他们的孩子国小毕业后,顾约翰夫妇因担心升学生活会吃不消,便作出重大决定:将孩子送到德国完成中学;两人也与教会沟通「父母陪同孩子」的想法,在教会全心信任下,顾约翰夫妇用整整五年的陪伴,逐年使孩子独立。

 

这段时间,顾约翰仍是晨光教会的主任牧师,他使用网路连线讲道或开会,与同工保持密切联繫、了解教会情形。

 

随着孩子的适应,顾约翰开始往返两地服事,直到叁年前,再次将全部心力放回台湾;这段时间,教会与牧者展现出宝贵信任关係,也成为后来差派牧者开拓德国教会的重要预备期。

 

为父的心,与青少年相处融洽、照顾教会如「天父花园」

身为主任牧师的顾约翰,同时牧养青少年;他可以开怀地与青少年打成一片、玩单脚破冰游戏,其开放心胸,深获年轻人的心。

 

生日时,顾约翰总收到青少年献上的感动祝福,感谢他「给了一份父亲的爱」。访谈当日,顾约翰的桌上有一盒外地寄来的甜点,正是来自过去牧养的青少年送上。身在异地的对方,始终视「台南晨光教会」为自己的家。

 

在顾约翰的牧养下,曾有家庭破碎的青少,如今成为神国精兵,并委身参与服事;也曾有隔代教养的青少,现已为敬拜团一员,有着美好生命;不少缺乏家庭支持的孩子,在顾约翰如父亲的关怀下,长大、成熟。

 

「我可以帮忙人开启一扇门。」顾约翰认为,自己如天父花园的「园丁」,盼建立教会成为一个好的平台,且妥善保护它。若有人想控制或伤害教会,他会严格维护,若看见一些美好事萌芽,他就推其一把。

 

「很多事,就是为了团体来发生,不是为了我个人。」他分享。

  • news-details
  • 教会对牧者展现宝贵信任,顾约翰分享,自己因「不善中文,很需要帮忙」,此软弱反而带来「融合」,与会友关係紧密。该教会气氛自由、亲切,相当重视「彼此尊重学习」的文化,强调在神的话语裡,建立属灵家人的关係。(图 / 台南晨光基督教会 脸书)
  • 影片内容为顾约翰分享德国家庭的点点滴滴,并透过新书《以丰盛为名》予以勉励。(摄影、剪辑 / 记者辛毓珊)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