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示意图。(图/shutterstock)

六至七月的地球,前有印度、孟加拉「此生未见过的灾难」最惨水患,后又传出北半球义大利「70年最严重乾旱」,3个多月来一滴雨都降不下来,造成「乾旱、野火、冰川消融」叁重苦。

 

极端气候造成两样情,南半球的澳洲雪梨,现在则是大雨成灾,短短四天累积雨量,相当于过去八个月的降雨量;而大陆,传出珠江「百年一遇大洪水」,酿惨重损失;日本则是受「百年一见的热浪」侵袭...

 

这些「气后灾难」,在在使各国百姓身陷「水深火热」的苦不堪言中。全球气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洪灾为患,噩梦再起

泥黄河水淹没雪梨大片土地,全因澳洲东岸自2日起,连续3天降下大豪雨,这是该地过去18个月以来的第四次洪患,也是最严重一次,导致新南威尔斯州(New South Wales)有超过8万5,000人撤离家园。

 

雪梨居民痛心地说,「他们都说这是百年一次、千年一次的暴雨,到底要到什么地步才会停止?

 

在气候变迁和反圣婴(La Nina)现象的双重夹击下,部分地区甚至在短短几天内,就降下超过整年一半的雨量。

 

酿严重水患,致使多处被洪水围困,道路中断,房屋遭淹没,数千人断电;救难人员彻夜抢救受困洪流的汽车乘客,已知至少一人溺毙。

 

新南威尔斯州官员表示,「这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澳洲财长则发出警告,在抑制通膨的处境下,此次洪灾对经济影响「非常巨大」。

 

洪水可能淹没数个粮食产区,估计影响粮食供应并推升价格,在蔬菜水果价格飙涨之际,将使澳人生活压力更大。而当地收成告吹的情况,势必加深农业、畜牧业危机。

 

农产报销,飢荒危机
难以想像,地球另一端,则是完全不同的情景。

 

北半球的义大利,3个月来一滴雨都降不下来。70年来前所未见的大旱,致使义大利最长河流、北部波河河谷地区的水位降至歷史低点,据外媒报导,今年该区域前5个月的降雨,比过去30年平均少了50%。

 

但一样的是,不论是大水或大旱,皆严重影响农牧产出。

 

「这一次,我们必须提高警觉,...情况已经很危急,而且只会变得更糟。」俄乌战争下,已加剧世界粮食危机,致使贫穷国家更加痛苦、雪上加霜,此次受旱灾影响的波河河谷,为欧洲主要农牧业产区,佔义大利30%的粮食出产。罗马官员指出,「若未来10至15天再不下雨,还未收成的农作物将全部报销。」 

 

大陆自6月中起,南方珠江流域因暴雨造成严重水患,导致数十万人疏散。初估,珠江流域经济损失高达17亿人民币。同样深受水患所苦的印度阿萨姆邦,财损则超过100亿印度卢比(约台币38亿)。

 

不只房子被洪水摧毁,阿萨姆邦的灾民说,「麦、米、母鸡、奶牛都没了,耕作土地被(洪水)淹掉,养殖的鱼也被冲走,每天都必须竭尽全力、歷经万难才能找到东西吃。」今年,人民已无法再耕种,超过740万人成为一无所有的灾民。

 

地要大大震动,多处必有饥荒、瘟疫。—路加福音21:11

 

全球气候灾难越发严重,因此而流离失所、或被飢饿吞噬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你我,或我们的下一代将面临的真实光景。

 

「全球正迈向气候灾难的快车道上」

气候变迁灾害越发频繁,全地人类生命与财产皆因此遭受威胁。联合国语重心长指出:「人类对待大自然的方式是加速地球暖化,无异于『慢性自杀』。

 

现今在网路搜寻引擎上,打上「极端气候」的相关字,灾难事件已不胜枚举,好似残破的地球,正对人类进行反扑怒吼。且,后续蝴蝶效应更不容小觑,例如,专家强调,未来30年内将有2亿人,会因极端气候致灾需人道援助。

 

佛罗伦斯大学地质学家与雪崩专家卡萨吉也提醒,气候变迁是全球性,且极具破坏性,若人们再不改变、再不採取果断行动应对,气候灾害将越发频繁,包括某种类型的土石流、洪水或雪崩。

 

论及气候灾难议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唿吁:「这是整个地球的慢性自杀」、「我们正在迈向气候灾难的快车道上」。然而,虽全球正在迈向气候灾难的快车道上,但经济的现实面,却迫使各国政府不断反悔或缩减对气候变迁的承诺。

 

绿色和平欧洲分部欧盟经济顾问 Markus Trilling 提出省思:

经济成长就等同于繁荣发展吗?全球歷经疫情重创,正是反思这个无视地球限度、引致气候危机的经济体系的最好时机。

 

身处气候危机、疫病大流行、战争与当今世界面临的其他复杂挑战,我们不知为何陷入了想像的危机。...我们逐渐意识到,以当前经济系统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即建立在不平等与过度消费之上,追求无止境的成长,却以牺牲人与环境为代价,不永续地开採有限资源。现行生活的基础,是伤害而非和平,经济结构亦然。

请为极端气候问题代祷,求主怜悯这地,翻转人心,使各国上位者有治理土地的智慧,使全地人民意识到此危机之严重性,不过度消费,能回转过简朴、知足、节能减碳的生活,彼此相爱与扶持。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