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我们能从安倍晋叁事件中,反思哪些生命议题呢?施以诺教授受访分享。(图/日本自民党官网、施以诺提供)

前日本首相安倍晋叁于上週遇刺身亡,昨(12)日丧礼于东京增上寺举行,这塬本是一场私人丧礼,仅限家人和挚友参加,但大批日本民众仍聚集在道路两旁向他送别、献花致意。载着安倍遗体的灵车也在仪式结束后,绕行东京街头、首相官邸等地,运往火葬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多名内阁官员在首相官邸迎接,并目送灵车离开。

 

那么,我们能从此次国际事件,可以反思哪些生命议题呢?「辅大医学院职能治疗学系」教授暨系主任施以诺受访表示,若以兇手山上彻也向媒体表态的内容而论,我们必须正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爱,是不轻易『迁怒』。

前情提要

8日中午,安倍晋叁于奈良市遭到枪杀昏迷,到院抢救后宣告不治。兇手山上彻也犯案后,向媒体与警方供称,疑似因母亲信奉特定宗教,将财产捐献出去,且据传安倍晋叁生前对该宗教曾表态支持,故而引起兇手心生不满,愤而痛下毒手。

 

目前关于详细塬因还有待釐清,不过日前该宗教已发出声明,证实山上彻也母亲的教友身分。

 

爱是不轻易迁怒

哥林多前书13:4-7告诉我们:「爱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我们很常听到「爱是不轻易发怒」这句话,但其实现代人还会碰到一个问题是:「爱是不轻易迁怒」。意即,很多人会把怒气,发在根本不是所谓「得罪我们的当事人」身上,以此发洩个人怒气。

 

施以诺分享,若依照上述兇手的口供来看,山上彻也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迁怒」,不论是基于爱他的母亲,或是关注家中的财产,而将这样的怒气转向特定宗教和安倍晋叁的身上,最终导致一条人命被牺牲,山上彻也自己亦必须付上相关法律责任的代价。

 

对于山上彻也的母亲而言,这样的结果可能令她更加难过,也让其家庭带来无法计数的损失。

 

反观安倍晋叁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在案发时间后似乎没有对兇手,或对该特定宗教团体有过多迁怒的描述。若山上彻也口供属实,杀人此举明显是迁怒的行为,但被害方至今没有特别的表述,双方态度形成一个截然不同的对比,也让我们可以更多的反思。

 

是我们容易迁怒的目标

施以诺提到,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有两种人最容易让人迁怒。

 

第一个是「家人」。可能因着与家人有长时间的相处、建立关係,让我们的潜意识裡认为「得罪一下家人也没关係」,但现在层出不穷的婚姻问题、家庭关係破裂,让我们也必须去省思难道最亲近的人,就该接受我们最糟糕的对待吗?

 

第二个是「公众人物」。可能我们的生活上面临一些不如意,这时很可能迁怒到某些看似「过得不错」的公众人物身上,把自己对于人生的不满,投射到一些相对很顺利的人身上。但,这样做,真的对自己的生命有益处吗?

 

迁怒的后果,人能承受得住吗

从心理学中,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归因」。可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内归因是指「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是自己的错」,外归因则相反「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是别人的错」,两种极端的归因想法都不好,也会让人的生命徒增许多痛苦。

 

*归因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塬因的过程。

 

传道书8:8前半部记载:「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

 

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会先临到,除了创造我们的这一位主。

 

试想,在我们一天有限的24小时生命中,若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天,却花在「迁怒」旁人一事上,是否太过可惜呢?在人生走到尽头的那一刻,你会想要花时间迁怒别人,还是好好拥抱家人?

 

另一方面,活得长、活得短,便足以定义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吗?

 

生命长短,不是评断生命价值的标準

安倍晋叁享寿67岁,有一部分日本国民感嘆痛失英才,可惜了这样优秀的生命。但在上帝的眼裡,人的价值真是用「寿命」来评断吗?

 

华人世界普遍认为长寿是好事,但在圣经中,要评断一个人的生命是否有价值,未必是看其活的岁数,如旧约人物大多活到几百岁,但新约时代耶稣、司提反等人则是年纪轻轻就离世。

 

有些在旧约中活得很长的人物,他的评价不见得会比新约活得短的人来得高,因为寿命,本不是上帝用来评价我们的关键。

 

努力得活在当下,把每一个上帝要交付给我们的使命做好,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生命。」施以诺分享。

 

时间,是上帝给我们最公平的礼物,无论是恶人或是义人,彼此都拥有相同的时间。神的儿女应该用尽一生,献上每个时刻荣耀神。

 

相关报导》

前日本首相安倍晋叁遭枪击不治,享寿67岁 日牧者第一时间发起代祷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