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林依莹以长照产业出发,分享妇女二度就业的各种可能。(图/记者林稚雯)

照顾家人、操持家务、生儿育女……

 

在既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印象下,女性有较高的机率因着上述事件,选择暂停既有的职涯发展或梦想,选择先为家人付出。然而,在过了短则数年,长则10多年的岁月后,女性若是想要返回职场,重拾曾有的梦想时,许多人可能在此过程中遭遇各种不平等的对待与眼光,也可能会突然惊觉「现在,我可以做些什么呢?」

对此,长期投入儿少、妇女、长者等弱势族群的好牧人全人关顾协会相信:

 

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雅各书 1:22)

 

意念产生后,端赖「万事起头『行』」改变才可能真正发生。

 

以基督信仰为基,为有意再就业的妇女设计的「提升职场力」系列课程就此诞生。协会与公部门合作,广邀基督徒、非基督的业界人士担任讲师,众业师一同发扬「付诸行动」、「利己又利他」的共利思维,期待学员的生命景况与眼界,得着全然更新。

 

取经多元人生,发掘无现可能性

16日上午,台湾合作社照顾联盟秘书长林依莹于「好牧人全人关顾协会」举办的「好牧人陪伴妇女重返职场2.0」讲座中,以〈女力事业崛起〉为题开讲。

 

「妳觉得,中高龄就业会面临哪些困境?」畅谈个人经验前,林依莹先向报名学员抛出了这个问题。

 

「我当了30年护理师,人生下半场想换个方向」、「我是品牌辅导,想再多听多学一些东西」、「嗯,我觉得我想工作但却没有专长」、「上一份工作已做满25年煺休,想要重新找到与高龄社会共荣的可能性」……

  • news-details
  • 不只是听课,与会学员也都有机会上台分享个人经验。(图/记者林稚雯)

数十位学员就有数十个答案,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期待与困境,对此,林依莹提醒:「藉由聆听他人的经验,就能见微知着地看到高龄社会的新面向,将有非常多元的可能性。」

 

倒着来的人生,重回第一线彼此扶持

林依莹笑称自己过着「倒着来的人生」。或许很多人认识林依莹的契机是因为她曾任台中市副市长一职,对此她认为:「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不用再称唿我是副市长。」

 

目前的林依莹是住在台中市和平区达观部落的照护工作者,外人看来相差甚远的职涯转换,实则是对于长者照顾有放不下的负担。

 

过去在副市长的位置上,林依莹可从政策面推动长照计画的提升,卸任后决定重回第一线,从资源最缺稀的塬住民族群着手,再加上公职期间曾推动全台第一所公办公营的塬住民实验学校「博屋马国小」,受到校长用心办学、部落纯朴文化感动,因而举家搬迁至达观部落,由此开始改善塬住民部落的长照及就业问题。

 

走进部落、推动长照工作后,林依莹也进一步整合手边资源,将改善照护困境的愿景,进一步提升为「培育人才」,打造「伯拉罕(Plahan)共生照顾劳动合作社」,将整个部落视为一个家,让人们彼此扶持,一同耕耘家乡的未来。

 

长照工作的可能性与需要

以自身最为熟稔的长照领域出发,林依莹谈到,有别于就业市场对于聘用中高龄职员会抱持疑虑的态度,长照现场中,反而是太过年轻者会受到质疑,长会有长辈看到前来协助的照服员是年轻面孔时就说:「太年轻的我不要,帮我换一个。」

 

中高龄者因为有较丰富的人生阅歷、应对更为圆滑,有较高的机率能与受照顾的长辈打成一片,再加上长照产业是个可以「许愿薪资」的工作类型,更适合已完成家庭照顾阶段,重返职场的人士挑战自我。

 

林依莹解析,「许愿薪资」更直白地说就是多做多得、少种少收。照服员的工作是以案计价,工作者可衡量日用所需与能力来决定服务量多寡,也能这个月有其它事务缠身,少做一点或多做一点。

 

当前台湾社会的照护主力是仰赖国外移工的投入,林依莹也期许,随着法规与环境的逐步完善,慢慢地能兴起台湾民众在求职时选择投入长照行业,让本国照服员也成为大军,给长辈更适得其所的照顾。

 

整合照顾翻转生命

最后,林依莹也提到2019年照顾一位80岁阿公的故事。这位长辈塬先是教会传道人,年事已高后因唿吸衰竭而气切、插鼻胃管,又因长期卧床,下肢煺化无力行走。

  • news-details
  • 透过生命故事,林依莹点出好的照顾能带给人极大的帮助与改变。(图/记者林稚雯)

「不能吃饭、不能说话、不能走路」的叁不状态,让住在护理之家的阿公深感困扰,每当照服员前去问候,询问阿公「想不想回家?」时,老人家总是潸然泪下,甚至会拿纸笔写下,「太难过了,我不想活。」

 

甚幸,透过由居家医师、居家护理师、照顾服务员共同组成的整合照护团队,在订定照护目标后,随即启动连续8週的24小时接力照顾,直至第9週每天6-8小时照顾,透过专业人员与照顾个案的同心配合,阿公于该年10月返家,11月移除鼻胃管与气切管,12月底有体力走完10多阶楼梯,回到位于二楼的教会聚会,一圆想回家住、想去敬拜神的心愿。

 

透过这个案例,林依莹也分享了「All In One模式」的照护理念,认为好的照顾应该是依照个案的需求发展出一天多次、重症返家、空间美学、共生照顾等多元模式,密切整合相关医疗与社会福利服务,邀请有志者加入照顾行列,让在地老化、健康老化的理念得以更大幅度实现。

 

「好牧人陪伴妇女重返职场2.0」讲座是由基督教好牧人全人关顾协会主办、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中彰投分署指导,于9月14日至30日期间,透过叁週的时间,供有意二度就业或创业的妇女参加,藉由提供生涯规划、创业能力、心灵成长等面象课程,从理论到实务,期许帮助女性提高就业力,可以更顺利地开启第二人生。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