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报导,美国总统川普6日表示,除非美国与大陆、欧盟及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消失,否则不会撤回对这些国家的关税。这番言论引发全球企业与投资人恐慌…随之而来:台股下挫、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进出口贸易...等,身为基督徒当如何因应、从中有何看见?
禧年经济伦理文教基金会执行董事胡业民,现任约书亚管理学院老师暨顾问,他受访时表示,观察现今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及经济秩序带来多项主要衝击与潜在风险,可略分叁点:
1.对过去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产生破坏
胡业民提到,人类花了80年时间,透过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机制,努力建立一个可以对话、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障碍的世界。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被视为是对这80年努力的挑战,可能使世界重回关税战的时代。
2.引发全球贸易混乱与不确定性
川普政府的关税大战,造成了超出想像的全球混乱。该政策的不确定性,有些国家採取报復性关税回应,使得国际贸易秩序与定价机制产生混乱,导致企业可能紧缩,继而影响各国经济活动。
3.对美国自身经济的潜在伤害
胡业民认为,当美国「攻击」其他国家时,自身也会受到很大伤害。美国若全面提高关税,可能导致国内各行各业受到巨大衝击,特别是民生必需品价格上涨,可能引发严重混乱。
两个40年,全球经贸秩序长久以来息息相关
逢甲大学企业管理学系讲座教授、跨领域设计学院院长暨台湾智慧製造创新营运中心主任畲日新教授直指:「当前的国际关税动盪,可被视为一个结构性的改变,而非短期的波动。」当然,真正政策实施要待10日(台湾时间),可能还会有不同效应。
这一切与过去几十年的全球经贸秩序演变息息相关,畲日新以「两个40年」来谈。
第一个40年,回溯到1985年,当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主要经济体国家,共同签订着名的「广场协议」,从歷史背景来说,美国经济在相对强势下,透过主要经济体国家协调,利用货币政策促使美元贬值,调整匯率以改善美国的贸易逆差;相较之下,川普政府的核心工具,是直接提高关税进行贸易调整,被许多国家视为粗暴做法。
由于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对美国构成一定程度「威胁」,所以,川普政府亟欲缩减贸易逆差,特别是针对大陆并促进美国国内产业回流,制定「中国加一」(China Plus 1)策略,显示意图全面地与大陆生产活动能脱钩。
畲日新引用来自印度、纵横美国的政策分析家 Tanvi Ratna 报导分析:
「川普的新关税措施并不是贸易上的微调,而是一场全方位的『重置』第一步。2025年将有9.2兆美元的债务到期。通膨仍在持续,全球联盟也正在转变。如果这些债务转为10年期国债,每下降1个基点(0.01%)的利率,每年大约可节省100亿美元;所以如果利率下降0.5%,10年内可节省500亿美元。一项宣布,引发了数个连锁反应。」
对抗关税大战?对某些产业是辛苦的
胡业民再提,关税变动性和不可预测性,对于台湾进出口经济国家,即使只是14%关税,台湾可能都难以负担;例如健康食品和汽车的关税就高达30%,某些产业关税仍然偏高,最终可能转嫁给消费者,继而影响购买力。
「不要用关税对抗关税,因为这样会使双方都受到更严重伤害,」进一步建议,「学习越南的经验,以零关税进行谈判,也许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智慧做法;以降低姿态获得区域零关税的方法来跟对方对谈。」
胡业民并补充:「一些国家已经或可能採取报復性关税措施,例如加拿大对美国採取高关税进行反击,这种以关税对抗关税的方式,容易导致双方都受到更严重的经济情形。」
畲日新指出,台湾某些产业早已外移,在国际市场上佔有重要地位,如成衣厂、製鞋厂、运动用品製造,台商生产工厂多在东南亚。因此,美国对这些产品加徵高额关税(例如,对台湾徵收32%,对越南出口加徵关税后为46%,柬埔寨为49%),直接衝击在此地佈局很深的台商,对台湾产业来说是「非常非常的辛苦的」。
现阶段,美国製造业其实已经「空」了40年,供应链早转移到台湾、大陆和东南亚,现採取高关税大战,就是希望吸引製造业回流到美国本土。
畲日新因此分析,「自动化程度不同」厂家,面临不同程度衝击,自动化程度较高产业,如电子业,较易在美国运用高科技进行生产,受关税影响较小。而那些仍然依赖大量人力的产业,则会因此而受到震盪。
如果美国在关税之后,进一步採取类似1985年广场协议的匯率干预手段(货币战),促使台币升值的话,短期升值可能有利于台湾的出口,例如机械产业。但长期来看,美国政策走向难以评估,例如当年日圆大幅升值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煺、至少30年之久。更是我们需要借镜之处。
反之,若台币贬值,将使进口产品和塬物料变得更贵,引发台湾市场通货膨胀,例如:台币会升息,影响房地产市场和年轻人购房能力、企业融资也不易,并会降低创新研发的资金及机会。
这是一个「结构性的改变」,而非短期波动,将势必对台湾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胡业民最后强调,从川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关税政策,动摇现有全球经济秩序,来回顾这些年,包含COVID-19全球疫情垄罩叁年、俄乌战争又是叁年,现今全球面临又一重挑战: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我们看到的是新冠疫情(瘟疫)、刀剑(战争)、飢荒连续而来,可以说是神对世界的管教,希望我们都能够悔改,求神怜悯,让混乱情势,不管是疫情、战争、或关税制裁的景况,都能止息。」
胡业民着重点出,《以赛亚书》中,神的话明白启示对于人类的烈怒,此次台股跌幅有目共睹,台湾家庭若参与金融投资,平均来说,可能家庭损失约达200万,股灾影响成为普遍性。
面对「末日经济」,他认为,基督徒仍然不够完全行于神的道中,否则神不会来「施行管教」,你我当祷告求神怜悯,不让关税大刀延续太久,希望这只是美国的谈判策略,而非长期实施政策。
畲日新最后总结并唿吁:要以更长期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时局变化,并保持警惕,「我们是属神的人,要从上帝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一切机会!」
建议以下几点:
一、从属灵角度来看待经济变化》
无论是否为基督徒,皆受到过去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影响,这次反而是一个回归上帝教导「简约塬则」的机会,个人可思考减少不必要开支,培养知足的心。应避免仅关注短期市场反应,而需要安静学习神的心意。
二、关怀弱势群体,实践慷慨给予》
经济面临挑战的时期,更应关心和帮助那些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们,一位英国牧师曾说:「尽你可能的去赚,尽你可能的去省,然后尽你可能的去给」,在此时代,当更多地照顾穷人。
叁、不要恐慌,拉高眼光,着眼长期情势》
面对股市波动,不要恐慌,即使投资股票可能遭受损失,也当以更宏观视野来看待。对基督徒而言,更应寻求从上帝而来的平安,相信上帝所赐的是「不能被震动的国」,以更平和、安稳的心态面对生活。
四、谨慎接收资讯,避免被网路谣言误导》
建议,不要随意观看网路上的资讯和政论节目,因为有些内容可能为追求流量而散播不实或夸大言论。你我要成为有智慧的人,不受撒但的引诱。
五、寻求属灵的帮助和指引》
建议可以去教会,寻求牧者的祷告和指导,相信福音,确信神在歷史中掌权,祂的国度永恆不变。基督徒们更要抓紧时机,传扬「神的国」才是生命真正的平安所在。
相关阅读》
股票继续跌,情绪快崩溃? 「叁个感动」写给你,还有快撑不住的人
当全球股市惨跌,倚靠神的供应不恐慌! 资产缩水但上帝恩典不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