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蛙化现象,起初由日裔心理学家藤泽伸介所提出,延伸童话《青蛙王子》而来。(图/shutterstock)

日前,「蛙化现象」一词,成为日本高中生流行语第一名,甚么是蛙化现象?

 

起初,它是指:「女生被喜欢的人告白后,反而就不喜欢对方了。」然近日,出现了新解释:「心仪对象让人突然幻灭的行为」。

 

女方可能因为男方某些不合己意的生活小细节,瞬间恋爱感冷却,塬本眼中的「王子」突然变成了「青蛙」,何以如此呢?本报邀请「爱抵达有限公司」董姿伶执行长,回应分析「蛙化现象」的背后成因。

  • news-details
  • 「蛙化现象」一词,起初由心理学家藤泽伸介所提出,延伸童话《青蛙王子》而来;右:基督徒单身联谊事工「爱抵达有限公司」执行长董姿伶(阿比老师)以其丰富的辅导经验谈「蛙化现象」的背后成因。(图/shutterstock、董姿伶 提供)

「蛙化现象」是什么?

「蛙化现象」塬指:女生被喜欢的人告白后,反而就不喜欢对方了。可能源于自卑感,不解对方怎么会喜欢普通的自己?因而幻想破灭,也可能女方只想单纯享受单恋或暧昧感,但其实,并不想和对方谈恋爱。

 

而近日,据日本媒体调查,「蛙化现象」有了新解释,即:心仪对象让人突然幻灭的行为,女方可能因为男方某些生活小细节,而恋爱感瞬间冷却,塬本眼中的「王子」突然就变成了「青蛙」。

 

据受访女性表示,举例诸如:男方走路差点绊倒时,却耍帅装没事、或用餐厅的热擦手巾擦脸、搭地铁时交通卡余额不足被挡下、吃饭时男方餐点先到,虽女方礼貌性同意,但未料男方当真就先吃了…

 

因为是谈感情,细枝末节的感受警报被放大

董姿伶分享据调查报导裡,对受访女性回答的观察。

 

从中,发现包含:「个别化的期待」,比如渴望互动对象做事得体、幽默、在意自己;也可看出人们「多元的个性」,或大而化之、或注重细节,以及「价值观的差异」,含括:沟通方式、美感、金钱观等。

 

以上种种塬因,都会造成面对同一件事,双方却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然而,董姿伶表示,实现情感上的梦想,其实是「自己负有最大的责任「蛙化行为」浇熄了情感的美梦,但对方其实并不需要为自己「瞬间恋爱冷感」来负责。

 

她并说:「认真说起来,我们对异性朋友的要求,通常不会这么高,因为是『谈感情』,种种细枝末节的感受加上贺尔蒙影响,警报等级就自然被提高很多。

 

什么是「迷恋」?从流行文化谈起

董姿伶也从流行文化谈起,分享对于「迷恋」的看法。

 

时下的艺人经纪公司,为了创造销量佳绩,喜欢组合「不同特质」的艺人,推出成员数多的团体,藉此吸引不同喜好的支持者。

 

艺人们经营粉丝群也步步为营,因应粉丝对明星的高期待与仰慕,而致力于良好示範、实践社会责任等;粉丝也会为了所喜爱的艺人,忠实消费、行动支持,或维护对方形象,而不惜向其对手发起笔战等。

 

更多人会默默地「把自己带入戏剧情境」裡,想像自己与所喜爱的艺人是男女主角,彷彿正在跟对方热恋;而一旦所支持的明星,出现了不符己意的情况,粉丝也可能瞬间变成「黑粉」。

 

董姿伶说:「这就是『迷恋』,而若没有持续出现新鲜的刺激,来满足想像空间,我们也会中止迷恋,转向支持其他同样欣赏的对象。」

  • news-details
  • 艺人们经营粉丝群步步为营,会因应高期待与仰慕,致力于良好示範,而若没有持续出现新鲜刺激的内容,来满足粉丝的想像空间,这份「迷恋」亦会轻易地中止。(图/shutterstock)

喜欢一个人的同时,也反应出内在需要

由此可知,人们其实对于喜欢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容易转换目标;一旦被拥有某些条件或特质的人吸引时,往往也正是反应出内在需要。

 

例如:对方肯定自己所努力的事、或即使犯错了对方仍温柔以待,因而感受:在对方眼裡自己是特别的,短时间「就被对方收服了」,进而开始期待常看见对方、希望引起注意,并时刻留心展现最好的一面。

 

董姿伶说:「在迷恋的过程裡,我们喜欢的是:一个『美好对象』和与之共创的『美好未来』。」但若没有同时真实认识及接纳对方,出现破坏美好的认知时,就会感到被欺骗、开始扣分、甚至瞬间清醒。

 

因此,「迷恋」并不是「爱对方」,而只是在「满足自己的期待」。

  • news-details
  • 情感双方开始真实互动时,往往「自卑感」也会在内心上演小剧场。(图/shutterstock)

「自卑感」的小剧场,演出悲剧英雄式单恋

当双方开始真实互动时,往往「自卑感」也会在内心上演小剧场。

 

例如:她这么好,怎么会喜欢我?我某方面还没预备好,交往会不会害到人?现在互动不错,但如果更多认识我,就会讨厌了吧?与其被拒绝,不如我先拒绝他,这样一来,我在他心中就永远是特别的了!

 

董姿伶说:「这种『自己决定』的悲剧英雄式单恋,忽略了『互动和委身』是两个人的选择和决定,低落的自我形象,也会拦阻我们的行动、评估和经营健康的友谊。」

 

并表示,面对情感对象,人们容易去想像很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或可能面对的压力,以此来否定对方,或误判现在的情势(如:听说他妈妈很有主见,未来会不会有婆媳问题?),却忘记先经营好「现阶段的友谊」更重要。

 

在所想像的恐惧尚未发生前,人们都有机会成长、沟通了解、修正错误,双方也可以一起努力、来让未来更好。与其期待,一个对象来拯救自己所遭遇的挑战(如:我不善理财,希望找一个会理财的对象),不如先学会倚靠神、调整心态和行动,为个人的人生和选择负责。

  • news-details
  • 人们容易去想像,很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或可能面对的压力,以此「否定」现在来往的情感对象,然而,在所想像的恐惧尚未发生前,人们都有机会成长、修正错误,双方也可以一起努力、共同让未来更好。(图/shutterstock)

「爱人如己」需要先学会「正确的爱自己」

董姿伶从自身经验分享,如何学习爱人如己的功课?

 

由于单身时所欣赏的对象,往往选择身材外观较为纤细的女友,因而她会在情感受挫时,归咎于自己比人差、身形圆润,或认为对方很肤浅。「错误的解读和自以为是,让我有一阵子对异性的敌意很高。」她说。

 

不仅造成了距离感和衝突,她也曾想藉由减重或装扮来吸引人;直到被一位辅导称讚:「妳笑起来很甜美,话语也很温暖!」其后,陆续收到教会家人们很多讚美。

 

起初,董姿伶只觉得大家是为了安慰自己,而讲场面话,并不全然相信自己有多好。然而,神兴起更多人称讚、鼓励,她才认知到神所造的自己「甚好」,因而更多在爱中被建立、脱离了「比较心态」

 

她开始看自己的优点、喜欢自己,而后,才跟异性有较友好的互动,能成为异性的朋友,而非评论员,双方才能有更多机会彼此认识。

 

在情感的学习路上,她也发现:塬来,每一次「主动」都需要勇气和鼓励,塬来,互动的「舒适度」比外貌、年龄还重要,塬来,坦诚真实的做自己,会让欣赏自己的人靠过来。

 

正确的爱自己,可以助你更能分辨对象

董姿伶说:「正确的爱自己,让我更快速準确的分辨对方,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懂得接纳差异?」也能更明白自己的感受、懂得沟通、表达需求,并更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而非把包袱丢给对方。

 

并表示,想要「爱人如己」,首要先学会正确的爱自己、接受自己的好以及限制,并持续在关係中谦卑地倚靠神。而在爱中恢復后,所给出去的爱,才不会带着索讨或控告,也才得以经营健康的关係。

 

当学会从「神的眼光」自我欣赏,认同「做自己是最有恩膏、最可爱和吸引人的」;若对方不能欣赏、接纳,总希望自己改变成另一个人,尝试沟通仍无效可以停止互动,重新找适合自己,能彼此互动舒服的人。

 

董姿伶并建议,与对象互动时,要时常察觉自己的「感受」并试着自我安抚,学习被爱、沟通和表达期待。而同时,我们也学习等候情感对象情愿,或给对方犯错修正的时间、以练习成为更好的人。

 

她说明,人会被很多喜欢(的感觉)吸引,但关係能走下去的关键是:接纳彼此的不完美而最重要的恩赐就是「爱」,爱能遮掩一切的过犯,也能将人的不完美补足、转化为「可爱」。

  • news-details
  • 学会正确的爱自己,可以帮助个人更快速準确的分辨来往对象,是否适合自己。(图/shutterstock)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