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白人饭」在中国社交媒体爆红,指的是,西方人以「生食、冷食」为主的餐点,像是吐司夹起士、没有酱汁的沙拉和水果餐盒等,只需简单食材搭配,便能成为一餐。
从「白人饭」的热潮,基督徒可思考:在饮食选择上,要如何追求健康营养?在吃喝选择上,又要如何荣耀上帝?
「白人饭」反映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性,并带给人们对健康饮食有不同的看法。
对饮食文化多元的亚洲人而言,「白人饭」似乎过于单调乏味,甚至有人吐槽,是自寻痛苦的午餐。然而,对只求果腹饱足的人们来说,简单料理确实省时又省力,也是受到上班族欢迎的健康选择。
圣经中教导基督徒,在饮食上要荣耀神,不只是要注意对身体的影响,也要在吃喝上得着益处。
「白人饭」反映出中西文化差异
针对中西文化的饮食差异,网路知名营养师郑惠文表示,西方餐点主要以生食或冷食为主,像是叁明治、汉堡和生菜沙拉等,除了製作过程简单快速,也能有饱足感且携带方便。
反之,华人社会以熟食为主,在料理上採更多元烹饪方式,儘管製作过程较花时间,菜色变化性却比轻食更为丰富。
然而,现今华人也逐渐採纳西方饮食模式,像是台湾的早餐店会营业到中午,提供人们轻食选择,也有年轻人喜欢到早午餐店用餐,选择较为精緻的西式简餐。
其实,华人社会也有类似西方饮食的选择。郑惠文提及,常吃的饭糰和肉粽,也是携带方便的食物,然而,这些熟食不能放置过久,从冰箱拿出来也要充分加热,才不致孳生过多微生物。
肉粽是携带方便的食物,但建议仍须充分加热,避免食安疑虑。(图 / shutterstock)
饮食偏见?
「白人饭」也能营养健康
一开始,「白人饭」只是对西方人餐点的称唿,源自一位中国网友,分享自己外国人同事的午餐,没想到引发热烈回响。
然而,随着社群媒体讨论度变高,「白人饭」慢慢形成一种「偏见的标籤」,甚至被批评是一种敷衍饮食的文化,或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病根,被认为是不值得推崇的饮食方式。
事实上,「白人饭」就是轻食的代称,也是每个人都可能选择的餐点。郑惠文建议,製作上可以塬态食材为优先,像是马铃薯、地瓜和玉米等,而香肠、火腿和培根等加工品,可替换成鸡胸肉或海鲜,酱料也当以清爽、低热量为主。
「食物本身是中性的,不要以偏见眼光看待,」她唿吁,儘管西方餐点看来较为简单,但只要以天然食材製作,实际上也会有良好营养价值,成为不同文化可融合的饮食方式。
郑惠文提醒,食物本身是中性的,勿对不同文化的饮食方式存偏见。(图 / shutterstock)
圣经教导,在身子上荣耀神
求你试试僕人们十天,给我们素菜吃,白水喝,然后看看我们的面貌和用王膳那少年人的面貌,就照你所看的待僕人吧!—但以理书1:12-13
据圣经记载,但以理不愿以王的宴席玷污自己,选择以素菜和白水作为食物,这不只是在王的面前坚守自身信仰,也是在饮食上以神为重,不吃祭拜偶像的食物,在身子上荣耀神。
郑惠文指出,从而值得思考的是,基督徒的「身子」就是神的殿,因此应重视饮食生活,一方面要注意食物摄取时的营养价值,一方面要思考饮食上的选择,是否荣耀上帝。
蔬菜水果是许多人健康饮食的首选。(图 / shutterstock)
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歌林多前书6:20
现今社会,许多人为追求体态完美,在食物选择上有所控制,甚至节食,导致身体出状况。
或许,选择「白人饭」也有注重体态的考量。然而,从信仰的角度来看,上帝要人类看重自己的身体,因此,你我无须因节食而损害健康,我们都是来自神的创造,并且要作为上帝的殿。
「在饮食上,『节制』很重要,」郑惠文强调,食物是上帝赐予的恩典,选择要吃什么,由自己所决定,不论吃多吃少,若是在饮食上失去节制,不只是糟蹋身体,也无法在身子上使神得着荣耀。
郑惠文勉励,在餐点选择上重视健康,并在食物份量上适时调整,也能在饮食上活出信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