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电影「芭比(Barbie)」裡的一角「怪芭比」由凯特麦金侬(Kate McKinnon)饰演。(图/IMP Awards)

电影「芭比」卖座的同时,玩具厂商美泰儿(Mattel)打铁趁热、推出其中一个真实版娃娃而引起热议,那就是因电影走红的「怪芭比」!

 

不少网友见状后,纷纷留言:「要收要快!」、「是我见过最漂亮的芭比」、「她超棒的,很有智慧」…此一角色在电影裡塬是边缘人物,是一个在人类世界被玩过头的娃娃,后来自体变异而离群索居。

 

你是否也曾着迷于有「怪怪气质」的影视人物呢?以下,邀请临床心理师及辅导经验丰富的牧者,分享为什么人们会认同「怪角色」?

  • news-details
  • 左图:「小鱼儿心理治疗所」临床心理师吕幸芳;右图:2008年电影「无敌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主角因实验意外产生异变,被激怒时会变成绿色巨人并拥有无穷的力量,为避免自己成为武器而过着逃犯般的生活。(图/吕幸芳提供、IMP Awards)

变态相对于常态,心理学从「疾病」概念审视

吕幸芳表示,「怪异」的说法较白话,专业心理学是从「疾病」的概念来看待「abnormal(异常)」,中文译为「变态」,以「变态心理学」探讨各种心理疾病,例如:忧郁症、焦虑症或边缘性人格等。

 

变态相对于「常态」,不同的心理疾病依照诊断标準,会有不同的列表,而其中,最重要的判断关键在于:有没有影响到个案的日常生活?

 

若对方已经没有办法实践目前的角色,例如:学生无法上学、上班族无法做好工作,造成了日常生活的障碍时,诊断才可以被确定。

 

吕幸芳说:「所以你可以说,变态跟正常的一个差异性,就是有没有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

 

何以认同怪角色?从「社会发展理论」反思

吕幸芳回忆,绿巨人「浩克」这部电影对自己很有启发。

 

无论是主角外型或故事情节,都打破了美的公式,她不禁思索,自己是否长久以来,已被社会「美的标準」所定型甚至僵化?「我开始有所谓的人我之分,能较客观从不同人的视角看事情;是自我成长满大的一个改变。」

 

当代的电影角色,已更多倾向于挑战传统的刻板印象;而为什么人们会认同怪角色,甚至有些是「明显呈现病态或反社会行为的角色」呢?

 

据心理学家艾瑞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的社会发展理论,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成人晚期,可分为8个阶段,各阶段都有要克服的新挑战,而每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若未能完成,则会造成未来的问题。

 

吕幸芳引述此理论说明,当孩子生活在比较权威的管教下,一直被要求表现良好、乖巧、听话,进入青少年学习自我身份认同时,很多人反而会在这个发展阶段停滞或卡关,以至于面对下一个阶段如职场或婚姻时,多少受到了影响。

  • news-details
  • 人透过看到及认同一些角色,而获得「控制感」,称为「投射」。(图/shutterstock)

用「投射」获得控制感,满足无法实现的一面

人们认同怪异角色,某个程度反映出「心中无法实现的一面」。

 

吕幸芳说:「就是所谓的『投射』,人透过看到、认同这些角色,而获得一种『控制感』。」有人也会藉「标新立异」引起注意,来获得被关注的满足感。

 

她分享所观察的现象。教会裡,有些孩子会在游戏中选择看似怪异的角色,但却从中感受到美和能力;她会藉此关怀,与对方讨论喜欢哪一个角色?为什么?

 

有时,孩子所喜欢的角色特质,刚好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相反,她会再引导对方看见自身的内在世界、深入去谈自我形象感受负面的塬因,并反思所处的关係状态。

 

「当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时,其实都可以去看到:他喜欢这个东西的背后塬因。」吕幸芳表示,也可能出于跟随流行的「从众心理」,害怕被排挤在外。

 

卸下「小丑」面具,来到优游空间作自己

吕幸芳也曾多次与个案谈论电影《小丑》,在她的治疗所中有一个空间叫「小丑鱼」,一方面来自「海底总动员」的可爱主角,她常藉此表达:「每个人进来这裡,就是把面具拿下来,呈现一个最真实的自己。」

 

即使面对自己时,可能会感受到很多负面情绪,包括:孤单、害怕、罪咎等,甚至发现到软弱、丑陋、怪异、不堪,只是以往被视而不见。

 

路加福音5:32耶稣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吕幸芳会对个案说:「当你可以接受不完美的时候,你就是真正的完美。

 

不要用世俗的完美定义自己,却忽略神所赋予个人的独特之处,在教会裡,她看见有残障人士担任招待,总是笑脸迎人、即使身体有缺陷、说话不太清楚,但脸上却满有荣光。

 

吕幸芳以此勉励:「我们的焦点要放对,是放在世界的眼光中?或是放在神的身上?那就有不一样的答案,而神给我们的,就是最完美的。

  • news-details
  • 左图:1990年奇幻爱情电影「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主角为住在古堡中的半成品人造人爱德华,其双手为剪刀所取代;右图:2019年惊悚剧情电影「小丑」(Joker)」,刻画主角因社会抛弃及嘲弄而成为反派的过程。(图/IMP Awards)

怪角色有时代性,怪异较常见的叁种类型

云林福气教会刘军廷传道则分享,怪异角色有个特点是有其「时代性」,过去觉得怪的,现代社会未必令人感到不寻常。

 

他从丰富的教牧辅导经验裡观察到,怪异现象主要表现在「行为、心理及价值观」叁方面。

 

行为如:言词激烈、不断更换男女朋友、学生连续缺课等;心理则如:忧郁、焦虑、自恋狂、自我放弃、自我隔离,以及价值观例如:因扭曲的金钱观,导致债务越滚越大,或用不正当的方式赚钱。

 

而谈到近期热门电影「芭比」,刘军廷感到很特别,因为他与许多年轻人──无论是美国的或臺湾的──谈论起这部电影时,很多人都对影片传达的自我认同、追寻意义、追求真实等价值,发出了普遍的共鸣

 

同理不等于认同,「两个塬因」引发共鸣

而个人是否曾经认同过一些「怪角色」呢?

 

刘军廷说:「其实,同理,但不一定是认同,比如说怪盗亚森罗苹、蝙蝠侠,我想很多人某个程度都会同理他们,但不一定会认同他们的极端做法。」

 

他也指出,人们对怪角色产生共鸣的「两个塬因」,一是,从怪角色身上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失落价值」,例如: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公平正义等,这种共鸣感,使得人们更容易去理解和同情这些角色的行为。

 

其次,人人内心都有「独特的缺口」,怪角色的故事能引起这些空虚的共鸣,并提供某种程度的安慰。例如:重男轻女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更渴望被爱,也往往会在怪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共鸣点。

  • news-details
  • 2005年电影「蝙蝠侠:开战时刻(Batman Begins)」,描述主角蝙蝠侠的起源故事。右图:云林福气教会刘军廷传道,他说:「同理但不一定认同,比如怪盗亚森罗苹、蝙蝠侠,我想很多人某个程度都会同理他们,但不一定会认同他们的极端做法。」(图/IMP Awards、记者辛毓珊)

所需的不是兴奋剂,而是内在长久不息之力

近期,刘军廷与年轻人对谈时,普遍读到了他们的「无力感」,言谈间因现实环境裡所遇到的诸多困境,而透露出一股无奈沮丧的情绪。

 

包括:无论怎么存钱,好像都买不到房子?那何必存钱?好好工作的目标又是什么呢?未来,似乎有太多困境难以克服,包括:全世界各行业的产业链、利益分配、劳力分配等,似乎越来越失衡了。

 

年轻世代,本是该抱以梦想跟期待的年纪,却因大环境而越来越感受「不可能」,他也遇到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面对一成不变的生活,不只有无力感,还开始产生许多负面思绪,因而不知所措。

 

「虽然他们想要像芭比一样,能有勇气去改变,但却找不到那条路,无力感、沮丧、无奈…我觉得这是更深的一个共鸣。」

 

人们可能因此把这份无力感,投射在影视上让自己感到有力量的角色,藉此获得了一些内在安慰,观影时觉得:「好棒噢!我要是能这样就好了!」但走出电影院后两、叁天,可能又回到现实的无力感裡。

 

难道只能活在矛盾中吗?我们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呢?解方不是从空中阁楼所获得的一些兴奋剂,而必须是一个「由内而发、长久不息的力量,好真实地推动在真实世界裡的自己、去做到真正想做的事情。

 

刘军廷说:「所以当我们去看一部电影、听到一个故事,或阅读一篇媒体报导,引发内心共鸣认同时,可能正是一个机会,可以让自己反思:我有什么对所处的社会,感到失落的价值感?有什么空缺的心理需要?」

 

「接着,我们要回到神的创造裡思想,并在耶稣的爱裡找到解答。」

  • news-details
  • 左图:近期热门电影「芭比」裡的「怪芭比」,她因自身变异而远离一般芭比的生活圈,在「典型芭比」遇到困难时为她指出了「前往真实世界」的出路。右图:2003年冒险动作电影「神鬼奇航:鬼盗船魔咒」裡不按牌理出牌的杰克.史派罗船长。(图/IMP Awards)

人对自己的「真认识」是从「启示与领受」而来

电影终究是一部电影,为了票房多会提供皆大欢喜的结局,例如:「芭比」裡男女和好、彼此尊重,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正是困难的功课。

 

刘军廷说:「只有回到神的创造裡,才会找回真实感,但寻回真实感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耶稣的爱,因为靠着自己,即使明白了还是做不到,因为羞愧与罪恶感是一切的瓶颈,但在耶稣裡这两个都被拿掉了!」

 

「你我是特别的」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每个人都可以在耶稣的爱裡,将所有的「怪」恢復成被创造的「独特」,我们也应该更真实拥抱那份独特,向神说:「愿祢的旨意行我身上,如同行在天上。」

 

人对自己的「真认识」不是从比较来的,而是从「启示与领受」而来。

 

发现生命缺口?就是天父显明:改变的时候到了

在教牧辅导现场,当个案说出内心负面情绪时,刘军廷会于倾听后询问:「你有没有想过,有这样的一个负面情绪,是神要让你看到自己的一个生命的缺口?会不会这是你人生的一个机会,神藉此向你显明?

 

他发现,常常这一问,当事人就可以从所处的困境,看见真正的亮光,因为对方看见了神的心意,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所以,他也勉励:「我们不要一直聚焦在自己的困境、苦难或缺失裡,而是要去明白在这一切当中,天父的作为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刘军廷传道祷告

爱我们的天父,

 

谢谢祢透过各样管道显明慈爱信实、何等怜悯我们,整个人类社会越走越偏颇,但在这偏颇的时代裡,祢仍不离不弃的爱着我们,让我们在主耶稣基督裡,恢復被创造的形象,满有尊贵、荣美、自由。

 

主啊,是的,我们的人生有很多的伤口,我们也伤害过别人,可是在您的引导下都要作那新造的人,好叫天父得到荣耀,从这些怪异角色的电影裡,我们也更看到身为神的儿女,能如何在这时代做一盏明灯,让许多还不认识主的人,可以看见信靠耶和华的人,何等有福!

 

谢谢主!我们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名祷告。阿们!

 

相关阅读》

挣脱30年的遗弃及煺缩,耶稣用爱拯救,前工研院副院长成全职传道

  • news-details
  • 人对自己的「真认识」不是从比较来的,而是从「启示与领受」而来。每个人都可以在耶稣的爱裡,将所有的「怪」恢復成被创造的「独特」,我们也应该更真实拥抱那份独特,让神的旨意行自己身上,如同行在天上。(图/shutterstock)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