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无论年纪大小,都不应成为追求梦想的阻力;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看见别人的需要」,让梦想变成一份使命。(图 / shutterstock)

16、17岁时的你,在做什么?那时,是否觉得自己应该什么也做不了,或根本无法有能力可去成就什么事情

  • news-details
  • 知名公益家陈慧洁(前排右一)为陈伯杰牧师与周晓蕾师母的二女儿,一家六口4个女儿,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便在家自学,每一个都因适性发展而表现杰出。(图/本报资料照片)

《有了梦想,然后呢?》一书由「格子外面文化」出版,作者陈慧洁是一个在家自学的少女,从小就跟随父亲投身公益,她认为无论年纪大小,都不应成为追求梦想的阻力。她鼓励大家,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看见别人的需要,让梦想变成一份使命

 

在家自学少女投身公益

陈慧洁就像是个邻家小妹妹一样,有时带点傻劲,有时又充满热血。她认为,「公益」就是对人有帮助、对社会有贡献的好事,故而只要愿意从小事情做起,就是开始做公益了。

 

陈慧洁从小就跟随父亲投身公益——

8岁,她开始送餐给独居老人。

9岁,她上街头为急难家庭募款。

12岁,她策划举办募款音乐会。

14岁,她为东非飢荒募款,协助高中生举办跨校飢饿叁十。

15岁,她代表台湾成为亲善大使,到美国和全世界的志工交流。

16岁,她受邀演讲计达上百场,是全国最年轻的演说家。

17岁,她担任竞选团队创意总监。

 

公益从看见问题开始

许多人好奇,陈慧洁为何能那么小就开始做公益?她强调:「公益,从看见问题开始

 

陈慧洁8岁那年,她父亲「注意到」学校(国小)每天总是剩下一堆营养午餐,觉得丢掉似乎太浪费了。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决定把这些剩下来的食物,打包成便当送给有需要的独居老人。

 

父亲带着她和姊姊,去找学校的校长,表示想把学校吃不完的食物打包成便当、送给社区独居老人,获得了校长的支持;他们就去乡公所要了社区独居老人的名单,準备开始送餐。

 

隔天,校长在校务会议时,向全校老师说明这个方案,开放各班级认领便当,师生们反应热烈,第一阶段20位独居老人的送餐计画,就这样开始了。

 

一开始,只有陈慧洁跟父亲每天骑机车送餐,随着送餐的份数增加,她姊姊和教会几个工作的叔叔们也一起加入。

 

这个送餐的计画,持续了好几年,也发挥了想像不到的影响力。在推行送餐计画一段日子之后,有天,校内几个小学生跑过来对她说,希望以后能提早半个小时来拿便当。

 

因为,他们觉得若是等到12点半才将剩下的食物装成便当,那送到长辈手上时已经快下午1点了,所以想提早準备好,就可以早一点送餐。甚至,有个班级主动表示,要把上学期结余的班费买月饼,给爷爷奶奶们过中秋节。

 

陈慧洁说:「我们常关注自己的需要,多过关注周遭的需要,以致于对身旁许多问题视而不见。是父亲让我明白,想要解决问题,就要从『看见问题』开始,改变世界并不是遥远的事,遥远的是『我们如何把焦点从自身转移』,并且『付诸行动

  • news-details
  • 父亲让陈慧洁明白,想要解决问题,就要从「看见问题」开始,改变世界并不是遥远的事,遥远的是:「我们如何把焦点从自身转移」,并且「付诸行动」。(图/shutterstock)

不会就学,「一点点」加上「一点点」

结果就出乎意料

9岁那一年,陈慧洁参与「急难家庭」募款的活动。当时,她对于怎么开始募款根本毫无头绪,就去资源回收站拿纸箱做成募款箱,直接到社区的商店募款。几年下来,陆陆续续各个不同类型的募款活动,累计的募款总金额超过了50万,这是她刚开始募款时,无法想像的天文数字。

 

12岁那一年,她规划要为急难家庭募款,因而想到可以把募款活动办在百货公司裡。当时,所有人都一口同声的告诉她:「陈慧洁,我们只是一群小孩耶,谁会理妳啊!」

 

但不服输的陈慧洁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到。当她与百货公司的公关人员联络时,对方知道她才12岁却要在百货公司裡面办募款活动感到非常惊讶,但还是让她将「公文」和「企划书」寄了过来。

 

12岁的陈慧洁,哪会写公文和企划书,但她觉得「不会就学」。最后在请教教会的职员后,她写出了一份非常简陋的半页企划书,就寄给百货公司的公关人员。结果,顺利举办了那一次的募款音乐会。

 

那位公关人员,不但替他们做了一个人型看板,还申请了一笔经费,準备点心给大家享用。这场音乐会,总共募到了将近一万元。

 

14岁那年,陈慧洁上网阅读到东非的飢荒报导,发现「每六秒就有一个小孩饿死」。她心想,也许自己的力量很小,但只要集结众人力量,就能改变东非。因为,当「一点点」加上「一点点」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出乎意料的结果。

 

于是,陈慧洁联络了世界展望会,得知在不久前外交部捐了好几百顿的白米,却没有经费可以运到非洲。所以,她决定举办一场募款音乐会,还特地选在四月二十二日的世界地球日。

 

办音乐会需要很多资源和经费,光音响就要一万二千元。她问了父亲要怎么筹办活动的经费,对方给了她一叠名片,裡面有记者、印刷厂、大图输出厂、音响公司、赞助厂商等联络资料;父亲并没有对她多说什么,而是放手让她自己去摸索。

 

后来,为了举办音乐会而募得的两万多元的经费,实际上却没有花到那么多钱,因为许多厂商都热情响应,提供至少半价以上的优惠;而且所邀请的表演团体,绝大部分的表演者都把车马费回捐给音乐会。最后,总共募到了四万多元,可以运送2250公斤的白米到非洲。

陈慧洁强调:「我很喜欢圣经裡的一句话:『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提摩太前书4:12)。如果你期待一些事情发生,期待有些事情被改变,就请你成为『让事情发生、让事情改变』的那个人。做对的事情,及早做,总是对。

相关阅读》

「穷养、富养」哪个好? 从圣经观点怎么看?

来张属灵成绩单吧!採自学效法耶稣,用家影响生命作「家庭宣教士」

  • news-details
  • 也许自己的力量很小,但只要集结众人力量,让「一点点」加上「一点点」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出乎意料的结果。(图/shutterstock)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