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国际社工月,又称世界社工日(订于每年3月的第3个週二);近期台湾儿虐事件中,发生社工遭上铐,藉此重思儿少社福体制。现任社工受访时分享工作困境,以及对社工使命的负担与感动。(图/shutterstock)

今(19)日是国际社工月,又称世界社工日(订于每年3月的第3个週二)。近来,台湾儿虐事件中,发生社工遭上铐事件,各界负面声浪中,也重思儿少社福体制。

 

而我们对于「社工」的了解有多少?社工究竟面临哪些困境?

 

走过近25年社工生涯的毕国莲,受访时提出几项对体制的反思,以及对社工使命的负担与感动

 

对于许多社工因近期新闻事件而出现「集体创伤」,甚至自我怀疑,毕国莲分享到,其实自己时常反省在工作中所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个决策,也曾向辅导个案道歉。

 

「我的确不能包办所有难处,所以,更多时候,我的无力只能交託我的上帝!」并能体会社会正在走一段「悲伤辅导」歷程,走过悲伤后,才有办法冷静检视,并开启下个篇章。

社工是专门助人的专业

台湾社工面临哪些困境?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而「社工」运用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能,帮助脆弱家庭和扶助弱势群众、救援,协助受暴力侵害的被害人及其家庭;他们在医院、学校、法院、社会福利机构、心理卫生中心等各角落,协助有需求者。

 

社工服务的对象多为弱势族群,包括:受虐儿童少年、家庭暴力被害人、家庭暴力加害人(相对人)、患有药(酒)瘾、心理疾患、脆弱家庭、身心障碍者、独居长者、无家者或受压迫群体、贫困和受剥夺社区...等等。

 

国际社工日(World Social Work Day),又称世界社工日,是一个由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发起的庆祝节日,订于每年3月的第3个週二。世界各地的社工团体会在当日举办相关活动,增进公众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今年的主题为「Buen Vivir(西班牙语:美好生活的权利):变革的共同未来」。近来,台湾儿虐事件中,发生社工上铐事件,有学者认为,参考其他国家的社工负荷,目前台湾的社工服务量皆「过重」。

 

在各界不同声浪的挞伐中,你我对于「社工」的了解有多少?社工究竟面临哪些工作困境呢?

  • news-details
  • 毕国莲(左)一家人合影。(图/毕国莲 提供)

安置资源、人力不足

曾在社会局及家防中心担任儿少保护社工,目前于儿少安置机构担任主任督导的毕国莲,工作内容是督导政府公设民营的紧急短期儿童安置机构,以及母会中长期儿少安置机构,安置对象有社会局、家防中心,也有法院转介个案,这些个案大多是需要长期安置服务;6岁以下的婴幼儿则大多要进行国内或国际出养媒合。

 

据自身工作经验累积来探讨儿少体系,她看见,许多孩子因着法令保护,被带离出伤害他们的塬生家庭,但后续安置资源却不足够。

 

近两年来,整个社福体系已在探讨「知情创伤」,即,看见孩子的行为和情绪问题背后,是因早期生活的塬生家庭所导致,透过这样的理解接纳,就不会只停留在表面行为纠正。

 

照顾者就像保全人员一样是「24小时」,当夜间也算工时,就需要更多人力,因没有那么多人力进来,只能缩编安置人数;安置机构也无法安置太多孩子。盼望,未来能更多增加亲属家庭、团体家庭方案等不同寄养方式。

  • news-details
  • 毕国莲指出目前安置资源不足的因境。(图/shutterstock)

访视过程透过互动量表来检视

对于此次保母虐婴事件,毕国莲表示,无法完全得知该名社工视访情况,而从体系来看,可以有哪些筛选机制,避免虐童事件发生?

 

她分享,若是托育系统,透过监视系统可监督人员管理;若是由保母照顾,3岁以前孩子皆固定要打预防针,将接触到外部系统,由医院方就会检视到;而孩子上托儿所时,除了保母外,还会有老师方的双重检视。

 

社工访视过程,针对不同年龄层,会有互动观察量表,年纪太小的孩子虽无法以言语表达,仍能透过互动量表与孩子互动,以观察有无异状。

  • news-details
  • 社工访视时,可透过互动量表与孩子互动,检视其状况。(图/shutterstock)

     

陪伴具力量和意义

盼做在最小弟兄身上,也是做在主身上

近期社会疯狂讨论、检讨在保母虐婴案中的社工,对于社工承接的角色与使命,有何样感触?毕国莲表示,回想过去曾辅导过一个吸强力胶的少年,家访时与少年及其父亲聊天,她心中就有一种感受,社工所能做的就是「陪伴」。

 

陪伴具有某种力量和意义虽不一定能看到立即性改变,但或许在辅导关係结束后,未来有天他们回想起她曾说过的某句话,能成为服务群体心中的力量!

 

不论是何领域的社工,都能用所学来进行专业陪伴,陪伴过程需谦卑自己,因为不论是何种处置计画,若人不打从内心去接受或改变,则难以达到真正果效,因此,这是需要「等待」的过程。

 

身为基督徒的毕国莲,引用马太福音25:40:「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位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这段经文陪伴她走过近25年社工生涯,从事社会工作,就是为这些弱势族群来发声,而做在这些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主的身上了!

 

对其来说,担任社工的中心思想,最大的是在他人的需要上以爱来服事!

  • news-details
  • 陪伴具一定的力量和意义。(图/shutterstock)

时常反省自身言行,并将无力交託上帝

看见保母虐婴案中,社工遭上铐的画面,当晚毕国莲难以入睡。回想起自己大学毕业刚成为社工时,探访一个儿保疏忽案,下班后回到家中,脑中不断想着:「唉!我刚刚应该怎样对话!这样说可能会更好」之类的想法,接着就陷入无止尽循环的自责。

 

此时,前辈同事安慰她:「没关係,这是很正常的工作反应,也表示妳愿意自我觉察⋯⋯。」

 

过去她曾参加一场研讨会,遇到一位长大后的安置少年分享,恰巧,对方正是毕国莲在当儿保社工时所经手过的个案。当她听见少年描述当年被安置后发生的一些事情,毕国莲决定向该名孩子道歉;虽毕国莲知道当时体制的有限和资源不足,并非一个小小社工所能撼动,但她深知,孩子很需要一个道歉。

 

其实在夜深人静时,她常反省自己无意间说出的话语,成为主管后,也常为决策感到难过、懊悔,但她仍不想放弃,所能做的就是虚心检讨,谨慎与身旁同事多元讨论,告诉自己要认真、真诚走每一步!

 

毕国莲说:「我的确不能包办所有的难处,所以,更多时候,我的无力只能交託我的上帝

  • news-details
  • 人的有限无法包办所有难处,但可以将无力交託给上帝。(图/shutterstock)

盼社会走过悲伤辅导歷程,改善制度、开启新篇章

此次社工上铐风波,毕国莲坦承的确经歷了一场「集体创伤」,使社工群体感到震惊、害怕、愤怒、难过、挫折,不只是社会观感,可能就连亲密的亲朋好友,都会开始质疑社工专业,甚至导致他们也开始产生自我怀疑。

 

但她也深信,风雨过后,依然还是有社工愿继续留在自身岗位上。

 

如何撑过来的呢?她想,那是因为「学习谦卑」。先承认我们自己可能有疏失,真诚检视到底发生什么事?接着,在个案工作及制度上,做改善及倡议,若要落实到实务现场,更是需要专业网络共同合作。

 

希望如同耶稣一样,不急着为自己辩解,而是安静等待;她也能体谅,如今社会正在走一个「悲伤辅导」歷程,有愤怒、难过、委屈,都属正常,而当悲伤走过后,才有办法放下情绪,好好检视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才能翻到下一个新篇章。

 

盼望,神亲自安慰所有需要被安慰者,仰望天父是公义的神!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他凭真实将公理传开。—以赛亚书42:3

  • news-details
  • 走过悲伤,愿制度被改善,并开启下个新篇章。(图/shutterstock)

  • news-details
  • 诚挚邀请您以奉献支持福音新闻媒体,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