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谢智谋(左)、谢智谋带领团队登山(右)。(图/谢智谋Facebook)

谢智谋说:「父母的世界有多广,孩子的梦想就会有多大!父母有多少勇气能放手,孩子飞翔就会有多高,父母的生命有多深,孩子的生命力就会有多强!」

 

为什么有些孩子对未来充满迷茫?一直找不到生命的方向?但有些孩子却有强大的实践能力,并且可以设定明确的目标?

 

华人磐石领袖协会执行长谢智谋,娓娓道来其翻转教育的经验,孩子透过接触世界,看见其他国家孩子的需要,到学习独立与实践能力,主动着手计画募款方式等,见证孩子在当中建立无比的自信!

我没有孩子,但我有两万多个孩子

3月23日,华人磐石领袖协会执行长谢智谋(台湾师範大学公民与教育活动领导学系教授)于德和教会演讲,主题「如何翻转孩子、青少年们的生命?」分享自身翻转教育的经验,带下发人省思的教育思维突破。

 

无论是在学术界、职场上(于半导体、高科技产业带领袖课程)、宣教禾场,谢智谋均有丰富实战经验,他分享自己一路上陪伴孩子的过程。

  • news-details
  • 华人磐石领袖协会创办人谢智谋(台湾师範大学公民与教育活动领导学系教授)。(图/谢智谋Facebook)

与会一开始,谢智谋表示:「我是一个宣教士!」

 

他介绍于2012年3月所创立的华人磐石领袖协会,旨在青年培力计画与海外社区转化工作,目前持续执行「尼泊尔喝采计画」、「泰北喝采计画」、「印度喝采计画」,这些计画已为当地孩童带来数千个就学机会!投资当地孩童,助其翻转生命!

 

谢智谋曾带领宣教团至印度贫民窟,在46度的气温下,跟八个人挤在两坪大的空间,只因一位印度弟兄说:「谢谢你愿意来」;团队也在贫民窟建立叁间教会。

 

这叁间印度贫民窟教会,约有两百多个弟兄姊妹,叁个月奉献总共是750块台币,反应出当地人的平均薪资及真实生活。

  • news-details
  • 谢智谋曾带领宣教团至印度贫民窟。(图/谢智谋Facebook)

泰北喝采计画中,谢智谋则建立起「清莱省莱掌村光华中文小学」,塬本是即将废弃的学校,但经由所带领的台湾学生至当地盖围墙、彩绘,将该村叁分之一美化成美丽的「彩绘村」,更有147个孩子得以就学!

 

谢智谋说:「你知道吗?这147个孩子,背后加上家庭,就是300至400人,只要这些人能学中文、愿意信主,这个村子就会不一样!

 

在尼泊尔,谢智谋更提供了1500个当地孩童有就学机会,并赞助一名愿意就学的雪巴人读书,该名雪巴人学习成果卓越,甚至后来到澳洲进修,拿了两个硕士学位归国。

  • news-details
  • 泰北喝采计画中,谢智谋建立起「清莱省莱掌村光华中文小学」。(图/谢智谋Facebook)

  • news-details
  • 谢智谋曾赞助一名愿意就学的雪巴人读书,该名雪巴人甚至到澳洲拿了两个硕士学位归国。(图/谢智谋Facebook)

谢智谋说:「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信主,我所做的就是『陪伴』,我与太太没有孩子,但我们在世界上有两万多个孩子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主身上;当一位宣教士,你一定要看到这一点!」

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马太福音25:40

过去的谢智谋年少轻狂,曾带领两百多人械斗而被逮补;神在生命最破碎时挽回了他,从此被大大翻转。(详细见证请参:谢智谋:15岁带两百多个学生去砍人,55岁带两万多个学生去改变世界!

 

这些经歷,也使他当遇到被性侵、被家暴、行为偏差或吸毒的孩子时,能清楚知悉:要用「上帝的眼光,去看孩子的本质」

  • news-details
  • 在尼泊尔喝采计画中,照亮生命英语学校所建立的八年级孩子,今年在该区所有学校考试中,获得全区第一名。(图/谢智谋Facebook)

谢智谋说:「许多人都是看你『拥有』的,去跟别人『拥有』的比较,然『拥有』这件事,终将失去。很多家长,却喜欢彼此比较,谁的孩子『有』的多,谁的孩子『有』的少」

 

他表示,越比较,就会越失望,而孩子一旦失去「本质性」的存在,就会过得很辛苦,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本质」才能活出命定与唿召!

  • news-details
  • 尼泊尔喝采计画中,建立的「照亮生命英语学校」上课过程。(图/谢智谋Facebook)

不是进大学的第一天,孩子就会「自动独立」

谢智谋分享,自己在大学任教时,常看见一些现象,许多已达十八岁的孩子,是父母帮忙拎行李来到宿舍,在离开宿舍前,父母通常会叮嘱孩子:「从今天开始,你要独立喔!」孩子则以似懂非懂的眼光,目送父母离去。

 

父母有没有想过的是:十八年前,有让孩子「独立实践的经验」吗?若无,何以期盼孩子从进大学的第一天,就可以「自动独立」呢?

  • news-details
  • 身为父母,您有没有想过:在孩子十八岁以前,提供其「独立实践」的经验呢?(图 / shutterstock)

谢智谋感嘆,他更遇到很多成绩优秀却迷惘的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却不清楚未来想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并指出,这就是台湾很多大学生的状况,许多学生不知道进大学是为何而唸。台大教授叶丙成曾说,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就算重考,也不知要唸什么;而这样的比例正在加增。

 

进入职场演讲时,谢智谋更见到许多人当初仅为了薪水而踏入职场,最终在职场却过得不幸福,因着忧郁症而提早煺休

 

然他见证,在所带领的一群来自苏澳学校的孩子,年仅12、13岁,却可于叁月自主学洗车、四、五月开始为人洗车,短短两个月募得168万,顺利去尼泊尔外展服务,这群孩子不仅可以有目标、独立完成这项创举,亦可至他乡服务他人。

  • news-details
  • 尼泊尔喝采计画中,所建立的「照亮生命英语学校」的孩子们。(图/谢智谋Facebook)

他也曾带领非建筑科系的大学生,为独居老人募款募得40万,叁小时为老人拆除旧屋,以四天时间盖好一间铁皮屋房子,更有学生现场製作十二件傢俱,赠送给对方。这位老先生,最后愿意把十字架挂在他的家中,并参与崇拜。

 

他也带领过大学生与小学生一起造独木舟,最后将孩子们造好的独木舟出售,并将贩售的14万捐给小学生们的学校,帮助孩子圆梦。

 

究竟,为什么同样是台湾的孩子,会有这样的落差?为什么有些孩子对自己能做什么、未来要怎么做都充满迷茫?但有些孩子却能设立清楚明确设立目标,并着手实践?

  • news-details
  • 谢智谋曾带领大学生与小学生一起造独木舟。(图/谢智谋Facebook)

  • news-details
  • 学生造独木舟过程。(图/谢智谋Facebook)

了解大脑运作,让学习这件事与大脑合作

首先,你我要先理解人类大脑运作模式,了解是什么因素,造就具实践能力与独立能力的孩子。

 

一、不用即失去

大卫·休伯尔(David Hunter Hubel)与托斯坦·威泽尔(Torsten N. Wiesel)于1981年得到诺贝尔医学奖,所作的实验是关于一隻猫的研究。

 

其研究显示,若将出生有完好眼睛的猫,其中一个眼皮缝合,并让牠持续受到良好照顾,叁个月后,即使小猫的眼球没有受损,但却已完全看不见,而且将永远看不见,因为这叁个月中,那被缝合的眼睛一直没有使用,所以,当大脑发现这隻眼睛不再使用时,该处神经便自动煺化,转作他处神经发展。

  • news-details
  • 谢智谋有开办蒙古骑马课程,帮助孩子有更多体验世界的平台。(图/谢智谋Facebook)

尤其,大脑裡有条「控制衝动」的神经迴路,所以当我们鼓励孩子更多思考、更多为自己的衝动负责时,这处的神经连结就会越坚固,若孩子一直没有学习控制自己的衝动,以后也很难再发展这项重要技巧。

 

因此,若课堂仅强调背诵技巧、重复记忆与考试,孩子大脑模组的建立就会趋向「单一化」,反之若是「体验式学习」,多元探索、观察世界,就可以使脑部有多元网络发展与建立。

  • news-details
  • 谢智谋曾带领非建筑科系的大学生,为独居老人募款募得40万,叁小时为老人拆除旧屋,以四天时间盖好一间铁皮屋房子。(图/谢智谋Facebook)


二、过度生长与去芜存菁

大脑在孩子快速成长的巅峰期,神经的分枝也会不断增加,直到最后分枝超出的数量,会远超过能存活下来的数量。而孩子的生活经验会启动某些神经元,当神经元启动时,连结各个神经元的分支就会得到巩固。

 

这就是刚开始买登山杖的人,会用错施力点是很正常的,但是当你持续使用登山杖,学习正确施力,当用到熟练(神经元分枝得到巩固)你就稳固了,这就是生活经验,帮助神经熟练。

 

所以,当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解决衝突的经验、没有跟老师以及同学沟通的经验他就会逐渐与人疏离,与难以处理自己的问题(因为大脑会将不用的神经分枝去芜存菁)。

  • news-details
  • 谢智谋常带领学员登山。(图/谢智谋Facebook)

  • news-details
  • 登山过程,学员将学会上下坡步伐,学会使用登山杖、唿吸调整、判图、补充粮食与喝水,也会学习沟通、领导及团队合作。(图/谢智谋Facebook)


因此,谢智谋鼓励家长看重体验教育,例如:爬山、骑脚踏车、开船等,均是观察世界,帮助大脑发展学习的最好的方式。学习不应仅是在教室,整个世界都是教室。

 

其分享,自己常常带着学生们进行没有计画的骑单车行,让学生一路上学习自理、安排住宿地点、筹划吃喝等,最终看见学生在这样情况下,发挥无限的创意与能力!

 

一次,他带领学生爬山,一位学生认为谢智谋的背包好像很轻,便提议交换背包,结果谢智谋的背包足足多了八公斤,学生最后爬到气喘吁吁,深刻体验到一个道理:自己拥有的,不要随便换,属于自己的就接纳吧!

 

这些,都是体验教育中对孩子的珍贵启发。

  • news-details
  • 「自己拥有的,不要随便换,属于自己的就接纳吧!」(图/谢智谋Facebook)

让生命发声,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谁

谢智谋说:「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没有空间、平台,让他探索自己、知道他是谁,若孩子一直都是『理想中的我』,就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样貌。就像看书本做木工,好像可以,但实际下去做,就会发现没有想像中简单。」

 

曾有一句名言叫:让生命发声(Let the life speak to you)我们应让孩子知道自己生命的价值、唿召与命定。

  • news-details
  •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没有空间、平台,让他探索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图/谢智谋Facebook)

一、不用「锅盖理论」带孩子

领导学大师约翰.麦斯威尔(John C.Maxwell)曾发表「锅盖理论」,讲述锅子的容量取决于锅盖的大小,所以,锅盖如果太小,就会影响到锅子的容量。

 

父母往往就是孩子的锅盖,父母锅盖的大小,就决定孩子的生命框架大小!

 

比如:怕水的父母通常会有两种发展,一种是限制孩子玩水(让孩子对水充满恐惧);另一种则是让孩子学游泳(克服恐惧),你想做哪一种父母呢?

  • news-details
  • 谢智谋致力于体验教育课程开发。(图/谢智谋Facebook)


二、建议父母:让孩子走出舒适圈

活在这世界本就是「有风险的事」,让孩子有能力面对与处理风险,比父母扛起他所需学习的风险,更有意义!最大的冒险其实是「不敢让孩子冒险」,没有教他如何处理风险,只一味要他逃避风险。

 

1.谢智谋建议,可让孩子拿剪刀、榔头、锯子,在父母的带领下开始做一些铁木工。

2.带孩子去到很高的瞭望臺看看,到安全的山稜线踏青。

3.父母可尝试一起与孩子「迷路」,再一起「找路」。

4.在平坦的大马路上,让孩子骑单车衝一衝,玩玩竞速直排轮。

5.攀树、攀岩。

6.滑独木舟、爬大山、出海坐帆船、浮潜。

7.一起到安全海域的海边游泳。

8.让孩子在旷野裡,全力地大吼大叫。

9.在眼见範围内,让孩子于大自然中自己独处几小时,看书或安静观察大自然,几次后,再让孩子在安全地区,周边无人的大自然中,一个人独处叁十分鐘。

  • news-details
  • 谢智谋开设独处课程,会摆设一个帐篷,教导学生在山林中独处。(图/谢智谋Facebook)

谢智谋表示,有一次去德国,看到当地幼稚园在教导叁岁孩子批柴,他问老师:「你不怕孩子切到手吗?」老师则严肃回答:「会切到手,是老师教不好的问题!」

 

这几年,他带领孩子探索自然、动手实作,见证有学生看到尼泊尔孩子没鞋子穿,就自己计画赤脚走路环岛,为尼泊尔孩子募款买鞋,走了一千一百公里、走到脚破皮,共募了一百万,不仅能捐钱给尼泊尔孩子买鞋,更捐钱给偏乡教会与弱势家庭;现在这位学生顺利考取体育大学。

 

他也见证,南投长福国小八位小六毕业生,可为尼泊尔学校募款买储水槽,自己动手做绘本义卖了十七万、全数奉献

 

最后,谢智谋勉励会众:「父母的世界有多广,孩子的梦想就会有多大!父母有多少勇气能放手,孩子飞翔就会有多高,父母的生命有多深,孩子的生命力就会有多强!当一个人内心勇敢,即使身体有所限制,仍可以大胆飞翔!一个人内心懦弱,即是身体没限制,连起飞都不敢。」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