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我们很熟悉愤怒,因为从年轻到年老都不会摆脱此情绪,但更认识它,可以使之存在成「建造养分」。(图/shutterstock)

你我生活中,有无一种经验是:每陷入某情境或谈到某关键话题,就像点燃引信一样,引爆地雷而气愤不已?

 

其实,「愤怒」是种「被亏欠」的心情,觉得「你拿走塬本属于我的权利、价值或财产」等,是「欠债、还债」的关係,若放置不处理,随之积累、循环,恐继续影响与人的关係。

 

我们生命被夺走的一切,伤害你的人永远无法偿还,但天父可以恢復」蔡晶玫牧师分享摆脱愤怒循环的4步骤,邀请你我倚靠神,将自己从别人加诸的痛苦回忆中释放出来,得着生命的真自由!

什么是愤怒?

旌旗教会主任牧师蔡晶玫,在5月主日系列信息「解开情绪的债」,以「摆脱愤怒的循环」为题分享信息。

 

她提到,依照教会传统,5月多传讲关于「家庭」的信息,此次难得谈「情绪」,因情绪会大幅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係,如何解开情绪的债?值得一起了解与探讨。

 

此次谈论的「愤怒」,人从小到大都难以摆脱,所以我们很熟悉;若能更认识自身情绪,那么,儘管它存在,也不会带来伤害,反能建造生命

 

耶稣在世上时也会生气(马太福音21:12、马可福音3:5),然而以弗所书4:31-32说,「一切苦毒、恼恨、愤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饶恕了你们一样。

 

此处「除掉」有「摆脱」之意,愤怒的解药就是「饶恕」

 

什么是愤怒?

 

蔡晶玫举例说明,有对兄弟要一起买一块地,因弟弟赚比较多、所以多付一点钱,要登记土地权状时,弟弟因工作忙碌、信任哥哥,于是交付证件、印章,委託哥哥帮忙登记,没想到哥哥却只登记自己名字。

 

若你是弟弟,会不会生气?

 

普遍来说会,弟弟可能因被拿走金钱、权利、土地,以及对哥哥的信任而感到生气;觉得被亏欠,于是彼此产生了「欠债、还债」的关係

  • news-details
  • 愤怒是一种欠债、还债的关係,让人觉得被亏欠。(图/@旌旗教会 YT

我好生气,我怎么了?

我们是否曾因某些小事,突然生好大的气,事后觉得有点「反应过度」?或许,要好好停下思考生气的塬因。

 

创世记4:6,「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同样的,神也在问今日每个人:「你为什么发怒呢?

 

创世记4:3-8中,该隐因耶和华不看中其供物就发怒,变了脸色,甚至打起架、杀了弟弟,让生气变成谋杀事件。

 

生气是健康人的正常反应,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愤怒就演变成问题,不仅让身边人受伤、破坏关係,造成精神与生理负面影响,甚至变成犯罪行为。

 

事实上,不只生气与犯罪间有所分别,「生气的时间」也很重要。以弗所书4:26-27说,「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

 

蔡晶玫提醒,生气但不要犯罪,要学习处理自己情绪,不要让苦毒积压化脓,以致带来关係的危机

  • news-details
  • 蔡晶玫牧师鼓励,不要让苦毒变成化脓的伤口,而要积极处理,以避免带来关係的危机。(图/@旌旗教会 YT

曾经,蔡晶玫也有不成熟的表达愤怒方式,为婚姻埋下多个「炸弹」。分享回应怒气可能有的四种方式:

 

1)压抑情绪(对内攻击)

蔡晶玫记得,夫妻新婚时,萧祥修牧师很专注于工作,偶尔家裡有需要他帮忙之处,但因她压抑的个性,虽体恤先生忙碌,但有点不开心,内心彷彿储存一个小炸弹。

 

就这样,每次害怕衝突或想体恤对方,就累积一颗小炸弹,体内彷彿一个弹药库,终在第四颗时,与前面累积的炸弹一起引爆

 

倾倒情绪当下,萧祥修还搞不清楚发生何事,了解后便说:「我可以选择小炸弹一颗一颗爆炸吗?她才发现,当清楚表达自身需要,且先生是愿意回应的

 

2)大发脾气(对外攻击)

这类型的人不管旁边是谁,当情绪上来时,就是要骂人、或说出来。这要很小心,因怒气下说的话,会毁坏关係

 

蔡晶玫曾带领单亲团契,其中一位姊妹分享,自己就是在盛怒下跟先生离婚,后来懊悔不已。蔡晶玫藉此真心提醒大家,不要在发脾气时做重要决定

 

3)感到愤怒,但不立即发作

4)找到信任的人坦承分享,或写日记梳理感受

  • news-details
  • 饶恕是一个决定,当我们释放别人时,就是将自己从别人加诸身上的痛苦回忆中释放出来。(图/shutterstock)

每个愤怒者裡面有一颗受伤的心

愤怒根源,他裡面一定有颗受伤的心,一定有故事要说。」蔡晶玫指出,愤怒是一个信差,显明裡头有东西不对劲,因此生气时,不妨仔细倾听自己感受,了解内心真相

 

她记得国小时,教室外在练习大会舞,她被某位喜欢的老师误会上课不专心,而被罚站。此时,担任国小老师的母亲从教室外走过,那羞愧和被信任老师误解的感觉,永远烙印在蔡晶玫心裡。虽然对大人来说是小事件,对小小孩却是大事件。

 

令人受伤的事情很主观,小时候没有处理好的感受,随着成长发生许多事情,一再触发那个按钮,于是有相同的反应、感受,这就是愤怒的循环

 

你的故事说明了你的行为,但它不能成为你的藉口。」蔡晶玫鼓励今日听这篇信息的大家,不再当一个受害者,勇敢动一个「心灵的手术」,从愤怒循环中释放出来。

 

你的故事是什么呢?或许有人小时候被叫小胖子,所以谈到「体重」时会非常抓狂;对有些人而言,「公平」是他们的情绪地雷,只有上帝可以把那引信解除。

  • news-details
  • 饶恕不是因为对方配得,而是因我们已被天父饶恕,有饶恕的自由。(图/shutterstock)

摆脱愤怒,夺回自由

有些成长在功能失调家庭的人,对父母有很大愤怒;也许,学生时期被霸凌、情感婚姻被背叛,或职场的不公不义,让你愤恨不平,一再勾起相同情绪。

 

今天要问你自己,还要让这些人伤害、控制你多久?

 

蔡晶玫鼓励大家,今天是「放手」的时候,不必让过去掌控未来,因为那个人活得可好了!我们的愤怒是在伤害自己,摆脱愤怒有重要4步骤:

 

1)找出令你生气的对象

忘记一笔债务,跟免除一笔债务并非同一回事。清楚债务不是要追讨,而是要免除,不过不能免除煳涂帐,否则下次情绪还会在。

 

因此,要列出错待自己的名单,具体将那些妨碍人际关係的债务人,从心中清除掉。

 

2)确定他们对你的亏欠

饶恕是具体、明确的,笼统、模煳的饶恕无法治癒具体、特定的伤害

 

因此,要知道谁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的感受、影响是什么?从你身上夺走什么?也许是道歉、信任、价值感,每一个都要釐清。

 

宽恕是一份礼物,在伤害阴影下,我们感觉「宽恕」就像奖励伤害自己的敌人,「他不配得,凭什么我们要饶恕他,实在太便宜他了!但在十字架的恩典下,宽恕只是「一个不配得到这宽恕的灵魂,送给另一个灵魂的礼物」

 

处理伤害时,不妨花点时间聆听耶稣在十字架上,对你愤怒的处境说了什么?

 

「饶恕不是因为对方配得,或要对方改变」,饶恕是因为你已被饶恕,它是一个「决定」,让我们学习像天父一样来对待别人

 

3)饶恕是你跟上帝的事情

饶恕是我们单方面的事情,不管要饶恕的对方是否了解或关切我们所做的,我们有饶恕的自由。

 

饶恕是关乎鬆手;拔河比赛只要一方鬆手,战争就可以结束,若不鬆手,伤害的人会跟你黏得非常紧密,且不会离开你。

 

4)不容许怒气再次累积

「不翻旧帐」这件事好难,不过饶恕是一个过程,让我们不重申控诉,而要再次重申饶恕的决定,走向自由之路,找回自由与喜乐,相信之后的人际关係也会充满祝福。

 

怪罪无法让我们变得更好,反让伤害我们的人一次次伤害我们。」生命被夺走的一切,伤害你的人永远无法偿还,但天父可以恢復!

讲道尾声,蔡晶玫恳求圣灵光照我们内心,让圣灵显明我们裡面发生什么事情,那些一再发生愤怒的场景,看清楚那个地雷、起火点在哪裡,以及被伤害的感受,又拿走哪些,也许是信任、财务、情感、价值,我们如何回应这些伤害与痛苦。

 

今日,让我们一起来取消这些债务,正如神宽恕了你我,在基督裡宣告「他不再欠我,我已经得自由了」,还有神的灵跟能力!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