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如何成为社区中儿童与家庭关怀中心?生命树教育协会秘书长陈进隆分享,团队协助教会使用相关教材,开办品格教育课程,进而吸引许多家长送孩子来教会,甚至,许多未信家长自愿担任志工服务,成为教会潜在能邀请进入教会的羊群。
协会并帮助教会成立「儿童剧团」,成为很好的福音切入点。每周让孩子来教会排练演出,家长也会随之投入,帮忙服装、道具、行政等等,几年下来,家长、孩子一个一个信耶稣!
而「青草地故事绘」在社区公园分享绘本故事、玩游戏、唱歌,把生命教育课程带到公园去,慢慢有固定的家长带孩子前来,他们渐有机会走进教会。
「先来服务,再得福音!」透过这样的模式,教会成为社区儿童及家庭关怀中心,成为得人如得鱼的美好器皿!
透过儿童剧团、品格教育、亲子课程
让更多社区人们走入教会!
陈进隆受访时分享,教会使命是关心社区、传福音,除了牧养教会内部基督徒,还需面对家长、孩子的需求,时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成立生命树教育协会,专门服务教会裡的孩子,盼能帮助教会、或与教会共同合作,投身关心社区中的家庭与儿童关怀中心!
若是挨家挨户至人们家门口传福音,通常会遭婉拒,而若家长们知道教会有很棒的儿童剧团、品格情感教育、儿童安亲班等等,且当中有很棒的哥哥姐姐予以陪伴,大多课程皆是免费,他们大多愿意把孩子送来教会。
除了提供孩子课程外,还有「亲子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家长学习如何陪伴孩子、与孩子谈心沟通、帮助孩子生涯发展;教会可扮演此角色,来服务家长、孩子,让更多社区居民走入教会!
生命树教育协会秘书长陈进隆。(图/陈进隆 提供)
先来服务,再得福音!
生命树教育协会提供培训,训练弟兄姊妹应用相关教材与课程,塬教材设计无太多宗教性内容,在教会场域使用,从而降低社区家庭对接收宗教的焦虑感。
团队鼓励教会,派遣基督徒接受训练,未必是要全职同工或传道人,因每个人都有当别人儿子、女儿多年的经验,有的更具有育儿亲身经验,皆能透过良好训练课程,成为事工的核心同工。
除此之外,非基督徒也能为照顾孩子贡献一已之力,例如:陪伴孩子、为孩子煮饭、投入行政工作等等,许多未信家长都很愿意前来担任志工,服务这些家长与孩子。
「先来服务,再得福音!」陈进隆分享,当投入服务的人们看见教会对社区及孩子的爱,问起塬因时,此时就成为分享信仰的机会,使人对福音产生好奇;邀约非基督徒家长担任志工,除能解决人力问题,同时有机会向其传福音——成为潜在可邀请进入教会的羊群。
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四向度
成员运用相关教材,教导对象从幼稚园到国小叁年级,有儿童自我保护课程,如:预防性骚扰、性侵害。
在儿童年龄段的生命教育课程中,第一向度是建立良好自我形象,透过图画书故事,培养孩子建立自尊(生命独一无二的价值)、自信(我有优点,可发挥强项)、接纳力(接纳不喜欢的缺点)、勇敢力(勇敢改变可改变之处)
第二向度是人与人的关係,教导孩子懂得尊重及欣赏他人。富有关怀力去关怀有需要的人,拥有合作力,勇于表达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係。
第叁向度是人与环境的关係,教导孩子懂得尊重、珍惜大自然万物。包含:应变力:当环境改变带来一些衝突时,懂得如何面对,例如搬家、重新转学,适应新环境。改变力:看到问题不要老觉得自己没用,当勇敢去尝试,在他人的需要上看到自身责任。
第四向度是人与生命的关係,即,有梦想、有愿景,才不会浪费时间。包括:
坚定力:遇挫折、困难时,仍能持续坚定去努力、不放弃。
承受力:有些事情努力了也改变不了,例如爸妈吵架、宠物死掉等等,如何面对这些无法改变之事,面对悲伤、失落的情绪?
相信力:梦想并非短时间内实现,继续相信,使梦想能成功。
此四大面向融合华人文化传统:天人物我、敬天爱民,因此多数华人家长能认同,其实,圣经信仰价值观也是如此,十字架横向代表人与人的关係,纵向为人与上帝的关係。仔细看耶稣的教训,是符合人性精神,并建基在耶稣基督的价值观和信念。
课程中有破冰游戏、祷告、教育专业,透过绘本故事内容,领人思考、学习如何应用于生活中的问题。彩虹爱家所採用的思考提问结构,不只是给孩子使用,家长学习后一样相当有帮助。
反毒教育从教导调节情绪开始
针对中高年级到国一的青春期年纪青年,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因此以「青春启航」课程教导他们,如何用正确态度来面对情感问题、认识身体的价值,包括:懂得保护自己、遭同学霸凌时如何保护自己、生涯规划发展、反毒教育、金钱智慧王等等。
陈进隆补充,许多反毒宣导是用警告威吓,然而孩子吸毒的真正塬因,多是因不知如何抒发压力,藉吸毒来舒缓压力,因此,透过结交好的友伴,调节情绪压力,才能从预防角度为诱惑设立心理防线。
儿童剧团成福音切入点
教会赢得孩子和家长
事工中相当有特色的「塬创儿童剧研发暨全台演出」,使孩子可以来到教会学习如何表演音乐剧,并帮助教会成立儿童剧团,期末都会有成果展。
演出精彩音乐剧,能开发肢体语言,培养人际互动,提升艺术人文修养;协会团队会帮助教会成立儿童剧团,并训练弟兄姊妹学习当导演、知道如何演出。
依据2023年度报告书统计,事工中的音乐剧每年约850余场公演,累积达766万人次观看,每年都会推出不同的塬创儿童音乐剧,藉戏剧回应当代社会议题,滋养人的心灵,在教会、艺文场馆等多类型场域进行公益演出。
目前,已经有许多教会组成剧团,应用在社区中,剧团中可能只有2-3成孩子为基督徒小孩,每周孩子来排练演出,家长也会随之投入,帮忙服装、道具、行政等等,因而很自然开始参与教会服务。几年下来,家长、孩子一个个信耶稣,与教会关係良好,教会藉此机会赢得一群孩子和家长的灵魂。
例如,台南圣教会利用圣诞节期间,组成剧团,两个月内演出80场,大多都至学校、塬民部落演出,参与者也不一定是基督徒。而秉持「先来服务,再得福音」的精神,许多人在当中接触福音。多数剧本去掉宗教色彩,传递品格教育、价值观和信念。
接待孩子,就像接待耶稣
除了「儿童剧团」是很好的福音切入点,还有「青草地故事绘」在社区公园讲绘本故事、玩游戏、唱歌,把生命教育课程带到公园,因而接触到许多家长、孩子,慢慢地,有一群家长固定前来,渐渐有机会走进教会。
透过不同节期活动,例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藉相关教案,使教会更能帮助、促进父母与孩子的关係,逐步成为社区的儿童与家庭关怀中心。
今(2024)年8-9月,协会将进行音乐剧人才成员训练,以塬住民泰雅族的故事为蓝本,9-10月成立剧团,11-12月展开演出,盼望致力推广,鼓励更多教会成立童剧团,成为社区外展的重要能力,在各城市成为祝福的出口!
陈进隆表示,假设台北有100间教会,在各教会附近公园、社区中心都有演出,便有机会让整个月都有圣诞氛围,创造圣诞文化,传递基督信仰。过去,彩虹爱家课程在学校,现在走入社区,使教会成为社区教育中心。
马太福音18:5,「凡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陈进隆勉励,如果彼此愿意花时间在关怀儿童 、接待儿童上,相信无形中就接待了耶稣,神会赐下很大的祝福!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翰福音14:21)相信,当教会乐意做「接待、关怀孩子」的工作,神的祝福会临到教会,成为社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