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会面对社会环境少子化、社青晚婚与其它外在因素,导致儿主及学生团契人数骤降甚至消失时,在台湾各地,仍有许多对年轻世代满有负担的牧者们,正卯足全力,想尽办法以各种方式突破困境。
「中华青春飞翔青少年全人成长协进会」是帮助各地中小型教会,在青少年事工上往前迈进的重要帮手,团队透过神学院体系接触对青少年有负担的神学生、连结各地青少年事工牧者,并派任传道至各教会携手青少年事工项目。
目前委身于「青春飞翔」的柯明邑,就是其中一位被派任帮助地方教会的机构传道,他以实际行动观察、协助教会在青少年事工上所遇情况。此次专访,柯明邑娓娓道来在信仰路上,上帝是怎么一步步带领自己,走上唿召的道路……
「上帝求祢帮助我,帮助我可以更多地去爱他们。虽然我不知道怎么样爱,虽然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来……」
忆起多年前,刚回到教会担任干事的那段日子,青春飞翔青少年全人成长协进会传道柯明邑曾有近两年时间,不断重复如此祷告,只求自己即使在逆境状态下,仍拥有从上帝而来的恩膏,来装备和牧养眼前这群孩子。那时的他,带着被职场摧残后的身心回到教会,甚至一度忘了,该如何陪伴自己一直以来最有负担的学生族群。
从小在儿童主日学薰陶下长大的柯明邑,自高中阶段开始,就在母会中坜播道会(现为播道会A21)辅导课辅班学生,即使每次辅导时间只有短短半小时,他也甘愿花费近一小时,往返于家中和教会之间。
「我很想把时间都放在教会,因为我是在教会长大的,在那裡做事对我而言轻鬆自在,好像自己本来就适合在教会服事。」很早就意识到自己喜爱教会氛围,也希望走入教会全职服事的柯明邑,即使在大学选填志愿、出社会后工作头几年,都依循非基督徒父亲的期待,但从小与妈妈、妹妹在教会中长大的经歷,最终带领他回到神的家中。
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约翰福音10:14)
回想那段在无助中祷告的日子,柯明邑说,上帝以「让我看待他们的眼光开始改变」来回应其祷告。
「上帝好像让我看到祂当初创造他们的时候,那些与我不相同的地方,祂是怎么想的。」长达近两年祷告中,他开始去欣赏那些和自己不相像的青少年,花费时间与心力和其培养关係,并透过各种资源予以帮助。
如今,经歷母会全职同工与华神道学硕士的锻鍊,柯明邑目前委身于青春飞翔青少年全人成长协进会,以机构传道的身份,被指派参与在台中客西马尼行道会的青少年事工中,同时连结对青少年有负担的神学生和众教会牧者。
在客西马尼行道会今(2024)年的「学生牧区主日」上,柯明邑在舞台旁,为所带领的青少年敬拜团伴奏诗歌。(图/记者高昕正)
改变并非一蹴可几,是年日中「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结果
身为机构传道的柯明邑,週间大多处理「青春飞翔」机构服事内容,包含:接触对青少年事工有负担的神学生、联繫众教会青年事工牧者,或是处理寒暑假由他们主办、连结与帮助各地中小型教会的灵修营事务;等到接近週末,再到客西马尼行道会为教会内学生事工做预备,如,参与教会牧养会议、指导青少年敬拜团。
自去(2023)年起,因教会看见诗歌敬拜上的需要,由柯明邑承担起带领客西马尼行道会青少年敬拜团的重责大任,两週一次的团练时间,他一步步从圣经、敬拜发展及理论、技巧及串词的安排等,教导这群渴慕神的青少年投入敬拜。
因母亲的缘故,柯明邑从小学钢琴,并在国中一年级开始在教会司琴。善用自身经验与能力的他,从去(2023)年起带领客西马尼行道会的青少年敬拜团。(图/记者高昕正)
上(9)月底,在客西马尼行道会一年一度的「学生牧区主日」上,主讲者从单一讲员变为青少年团契及青年团契,成员分别用舞台剧及话剧方式,将「传承」和「成长」两大主题呈现会众眼前,加上青少年敬拜团的服事,整场主日下来,柯明邑几乎参与在所有过程中。
我儿啊,你要在基督耶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 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 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像基督耶稣的精兵。(提摩太后书2:1-3)
舞台上,青年团契成员们述说着他们为何愿意承接下传承棒子:「如果当时没有这些哥哥姐姐陪伴还是高中生的我们,以『生命做为榜样』带领我们成长,我们不会愿意走上服事下一代的道路。」
「生命影响生命」说来简单,但在实践中,却如同柯明邑那长达近两年的祷告,必须持续盼望、仰望上帝的带领,才有机会塑造对的环境,让累代果子持续在教会中得着见证。而多年前,柯明邑的生命也正是因着如此环境,得着救赎。
上帝应许给人丰盛生命,自己也须负起摸索生命的责任
「我就是那个一直举手的人。」回顾儿时决志经歷,柯明邑想起每当儿童主日学老师询问台下有没有人要决志时,他总因着「老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做将手高高举起的那个人。
直到升上国一,发现「生命中有太多问题无法靠自己解决」,才发自内心做决志祷告,认定基督耶稣是一生的救主。
决志后,上帝却马上为其信心设下巨大考验——来自学校同侪间的排挤。
「我后来知道,可能是自己讲话太臭屁,又或者容易做出侵犯他人界线的行为。」因着种种塬因,柯明邑描述着自己国一时,在学校被同学排挤的经歷,并归纳出叁点没有因此沉沦的塬因。
之于自己,他选择不因为同侪排挤而自暴自弃,并维持自身标準:「就算你们都排挤、讨厌我,但我还是要把自己表现好,我不想受到你们的影响」。
之于信仰,因着教会中儿童主日学的教导,当同学开始排挤,他反倒想知道,这位在各处行神蹟奇事的上帝,能为其景况做出怎样不可思议的改变。
最后,之于关係,即使在学校无法得到同学的照应,但他却在週末的教会生活中,藉着肢体间的互动,平衡了在学校未得到的同侪关係。
有教会生活的支持、自我标準的掌握,以及对上帝的盼望,没想到在国叁那年,他真的迎来不可思议的转变:以最高票数当选班长一职。
柯明邑说:「我想它不是偶然发生的,上帝使用了这样的经歷,调整我生命当中的一些议题。」
国中时期的经验,也进一步影响他后来高中与大学阶段,选择回到教会辅导学生、投入教会营会与团契的种种服事。
从学生时代就投入教会课辅、营会与团契服事的柯明邑,至今仍选择投身于青少年事工中,他说,自己对于青少年事工从来都没有排斥,甚至渐渐从中得着使命与唿召。图为客西马尼行道会学生主日中,柯明邑在台下预备上台协助青少年团契表演。(图/记者高昕正)
上帝的供应,在真切觉察中显明
大学毕业后,柯明邑曾依着父亲的期待而进入一般职场,做过保险业务员与会计师事务所员工。回头望去,即使那段日子与神国唿召无关,在看似绕远路的经歷中,柯明邑反倒认为,更像是上帝「刻意地带领」。
透过保险业务工作,上帝使其学习如何与陌生人交流、增进说话艺术;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期间,就算工作曾累到让其肝功能指数飙破200(编按:正常肝功能指数应在44以下),却大大增进他目前在教会服事上的行政能力。
「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裡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书4:19)在柯明邑看来,所有经歷就像上帝为他供应一件件盔甲,为的是当走在祂所唿召的道路时,有能力去面对一路上重重挑战。
于教会担任干事两年后,因着感受到自身不足,柯明邑报考中华福音神学院道学硕士班,更明确走上服事主、服事青少年族群的道路。(图/柯明邑 提供)
教会是基督的新妇,也是建造生命所在
「所谓『爱』,它不是一种短暂、随时会消失的感觉,它是一种会一直存在并且持续往前,必须不断做决定与付出的概念。」
2023年,柯明邑在结束华神的神学装备后,除接续于台中客西马尼行道会的青少年事工项目,更全面地执行在青春飞翔青少年全人成长协进会中,培力各地教会青少年事工的服事内容。对于目前台湾中小型教会在青少年事工上常见的困难,访谈中,他提及以下两点建议:
一、主任牧师应认真看待教会中各年龄层学生聚会人数
大多情况下,主任牧师难以直接掌握教会青少年聚会人数,因此于核心同工会议上,若学生牧区主责同工无报告详细数据,久而久之,极有可能沦为「我感觉青少年都有来教会,但实际上会众早已在某一年龄层出现断层」的现象。
对此,柯明邑建议,除做好教会内学生群体的人口调查外,主任牧师在牧养家长时,也可更多思考如何透过家长,让其子女回到教会聚会的方法。
二、外展中消失的青少年族群
在教会的社区外展事工中,青少年族群时常是「被忽略」的一块,该如何让社区家庭在发现教会很棒的同时,也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孩子在教会中可能因此得到(生命)改变」,并愿意将孩子送来教会。此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又或者,在外展事工当中,针对社区青少年族群设计活动,如:品格营、社区篮球比赛等,先让孩子有机会进到教会,其后,若家长看见孩子在参与教会活动中产生改变,才进而更有意愿让孩子来到教会,产生正向循环。
爬梳柯明邑的信仰歷程,与客西马尼行道会学生牧区主日上,团契成员所分享的主题——「传承」与「成长」,所望见的是一间教会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和其所造就的生命。
面对时代挑战一个个接踵而来,教会如何将信仰与爱的根基深植在年轻世代的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说来简单,却必须在过程中负担起各自所承担的轭,坚定抬头仰望主耶稣基督。
「至于我,我要仰望耶和华,要等候那救我的神;我的神必应允我。」(弥迦书7:7)如同上帝在柯明邑生命中所作的工,祂也将应允那单单仰望祂的人,赐恩膏与怜悯,造就年轻世代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