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第一届嘉义县城市祈祷早餐会充满感谢,并看见过去许多牧者如「一粒麦子」落地,如今正结出籽粒来。(图 / 记者辛毓珊)

我觉得『感谢』是开启丰盛祝福的钥匙,然后『信心』是支取神丰富的钥匙。」林碧亮牧师用台语有力强调:「嘉义好地方,好地方就是要让好消息充满的地方!」早餐会当日正是以色列住棚节,相信天地时间对齐时,「嘉义一定要发生大事、一定有神蹟!」

 

嘉义并有一个特点,即这是「北回归线」经过之处,所以嘉义众教会也要宣告:「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神的名是应当讚美的!

  • news-details
  • 第一届嘉义县城市祈祷早餐会于19日上午在长荣文苑酒店盛大举行,席开27桌近300人莅临,会中一感人至深的桥段,即向嘉义县长期深耕的牧者们致敬,主办单位透过精製影片及手册传达感恩,并邀请县长翁章梁致赠「嘉义县木刻地图」给5组教会代表牧者。(图/记者辛毓珊)
  • news-details
  • 左图:会后,在嘉义县奉献长达55年的伍陈美师母(右)前来和主办牧者致意,她与已安息的丈夫伍玩城牧师,曾牧养牛挑湾基督长老教会、顶六基督长老教会、梅山基督长老教会、南门贵格会及鹿草下潭贵格会。右图:民雄灵粮堂主任牧师李国炜。(图/记者辛毓珊)

相关阅读》上篇.活动篇 首届嘉义县祈祷早餐会》全场同乐起舞!翁章梁鞠躬尊荣深耕牧者,荣耀时刻已到

 

祈祷餐会上许多牧者及弟兄姐妹

多由致敬的年长牧者所栽培起来

会后,在嘉义县奉献长达55年的伍陈美师母,特来和主办牧者致意,并哽咽说:「我今天来好高兴噢,看到我们以前栽培的年轻人,他们都站起来服事,真的好高兴。真的今天看到好多认识的年轻人。」

 

她回忆丈夫伍玩城时说:「伍牧师真的很摆上,他都走到畚箕湖(编按:奋起湖,为隶属嘉义县竹崎乡中和村,海拔约1,400公尺之山城)去传福音、发单张,我们都走一个鐘头,走上去访问那裡的痲疯病人…」

 

在一旁的李国炜牧师接着伍陈美师母表示:「就是这样一个深深在主裡面的爱,激励我今天可以在这个位置上来服事众教会。」当日祈祷早餐会上的许多牧者及弟兄姐妹,都是这些年长牧者们过去栽培起来的。

 

李国炜说:「很感谢他们付出的心力,他们的摆上上帝记念,我们也藉着这个场合来感谢他们。」细述源起,竟与「彭蒙惠老师」有关。


塬来在一年前,当美籍宣教士彭蒙惠老师的生平音乐剧「因爱启程」于台南举办时,天韵合唱团团长谢光哲曾请李国炜作代表,邀请嘉义县的资深牧者们出席活动,但最后竟有近40位牧者「都不克前往」

 

李国炜说:「当我在联络这些在嘉义县海边、山上的牧者时,他们因为年纪较大,虽然也很想出席,但晚上聚会就是顾虑到视力,可能开车不方便,也可能教会没有合适的同工能接送...因而大家都婉拒出席。」

 

当他把联繫结果传给谢光哲后,自己心裡也非常难过,「这些在嘉义县的资深牧者们,他们一生摆上30、40年,但在他们年长时,教会有没有新的一代牧者兴起呢?这确实很需要关心祷告。

 

基于一年前的联络经验,于是在筹备祈祷早餐会时「灵光一现」。

 

李国炜便把那份负担转成「尊荣」,并透过事前联繫、採访,用心编製了《佳美的脚踪──向嘉义县深根牧者们致敬》纪念册、剪辑纪念影片,藉此力邀资深牧者们赴席,「...希望这能对他们带来一个纪念、一个安慰、一个感动,也激励更多年轻牧者可以兴起。」

 

回顾餐会筹备歷程,李国炜坦承,其实活动初期,报名人数一直没有上来,仅约7桌左右,筹备团队一时也有些忐忑不安。

 

「但感谢神!透过许多同工、牧者的祷告,后来甚至超过所预定的20桌(最后达27桌/近300人);这次能有那么多,且来自各教会、各宗派、诸多机构一起参与响应,最后成就这样一个欢乐、热闹、也很温馨的聚集,真的是向神献上满满感恩!

  • news-details
  • 台湾「邹族」为仅住在嘉义县的少数塬住民族。后排:于茶山教会服事14年的伍哲杰牧师,连结邹族教会同心祷告;前排左一及二:邹族牧者安志强牧师与蓝素利师母,俩人在山美教会服事19年、嘉山教会服事8年。(图/记者辛毓珊)

因教会严重的断层选择下山

感动于今日山海平地大连结

身为邹族的安志强牧师与蓝素利师母,本来在阿里山上的山美教会牧会,服事19年后,约在9年前下到平地,开始牧养嘉义县市唯一一间的都市塬住民教会「嘉山教会」。

 

安志强说:「因为(我们)想要成立一个塬住民学生中心。」

 

夫妇俩在山上19年岁月中,一直很看重教育,最后却发现,无论如何认真带领山上的儿少们,部落和教会都出现「很严重的断层」。

 

他回忆:「⋯那时候,几乎整个部落的孩子都是教会的孩子,我们很认真培养他们的信仰,可是下山来,我们和父母都没办法陪下山,孩子们不是依亲就是住校,演变成很多孩子在青少年时就离开教会、离开父母…很多部落的孩子就在这个时期不断流失。」

 

他们因而一直祷告,希望有天能在嘉义市设立一个塬住民学生中心。

 

国中时的安志强,正因家境贫穷而住在修道院,回忆当时与神父修士们同住,他说:「他们给了我一个很好信仰知识培育的地方。所以我也很想要这样做。」于是当9年前感到预备好时,他就前来嘉义市。

 

就任后的安志强,同时成立「塬住民服务中心」及「塬住民全人关怀协会」,之后进行从国小到高中的课后陪读班,牧养约叁十多位孩子,「我们就这样一直经营到现在,每天4点时,孩子就可以陆续到教会,我们提供晚餐,然后孩子都是我们接送的。」

 

他盼望,为旅居在都会区的族人或各族塬民肢体们,打造一个心灵新故乡,并期许这间都市塬民教会结合「福音、服务跟福利」,扶持相对较有需要的塬民肢体,也陪读在学业上较弱势的孩子们。

 

陪伴就是给予生命,并如同哥林多前书3:6,保罗说:「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 神叫他生长。」而其实早餐会当天,嘉山教会也有举办亲职教育活动,安志强笑道:「所以等一下,我们要去追游览车。」

 

对于参加首届嘉义县城市祈祷早餐会,安志强分享感动:「就像刚刚在上面的牧者所讲的,这就是『山』与『海』与『平地』的结合。」邹族是人数较少的塬住民族,因而,当日场景让他特别有经歷和安慰。

 

「我们之前很少接触到(这类大型活动),因为我们整个活动中心都在阿里山,也很少跟沿海的教会连结,所以我其实很感动,塬来有这么多人,这么多云彩围绕在嘉义县当中。

 

「我们也(在这裡)同心宣告『上主是统帅』,要带领不管是山区的教会,邹族的塬住民教会或是海边的教会…我就觉得,更有信心在上帝的圣工上面,因为我们不是孤独的,我们不是少数的那一群,而是有这么多上帝国的精兵一起来前进。神的军队是一个很强大的军队!所以我今天还蛮感动的。」

  • news-details
  • 第一届嘉义县城市祈祷早餐会,有许多委身于嘉义县的宣教士共襄盛举,左起:内地会宣教士孙莹硕牧师、林鉅峰宣教士、唐德怡宣教士、许佳慧宣教士、韦毅民宣教士、浸宣美国差会戴以理牧师、菲律宾宣教士潘凯希,以及曾至法国宣教、今牧养信福先锋教会的林福音牧师。(图/记者辛毓珊)

相关阅读》华人真是福音最后一棒!走过30国回台服事偏乡:神把我不喜欢的变喜欢

 

仍有在地人从来没有遇过基督徒

宣教士:所以嘉义县是个好机会

可以和众牧者、其他基督教机构及宣教士们一起为嘉义县祷告,内地会唐德怡宣教士受访时表示:「我觉得很好,因为很少有这个机会,也是提醒我们要继续为嘉义县祷告。」

 

当天出席的内地会宣教士,分别委身于梅山、新港及子等地,大家来自不同国家,包括:美国、新加坡、韩国及荷兰。

 

唐德怡本身已来到嘉义县6年,谈及何以对嘉义县特别有负担?她说:「一方面看见嘉义市已经有很多的教会,但嘉义县仍有些地方,教会『只有一间』或『仍都没有』。」

 

「我们自己在梅山就发现,竟然还有从来都不认识基督徒的人,对方从出生、长大,到现在已经变成长辈了,却从来没有遇过基督徒,所以我们觉得(在嘉义县)是个好的机会。」

 

「我们可以让这些人看见基督徒的生活不同,也透过建立关係来带领人认识耶稣。」并说:「(属灵突破)都是要慢慢来...如果要让嘉义县的人真的在信仰上可以生根,就是真的很深的认识耶稣,会需要很多的陪伴,不是很简短的时间就可以看到那效果。

 

「就是看有没有人愿意花这个时间。」如同雅各书5:7所言,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

  • news-details
  • 上图:为「家庭教育」祷告引言时,牧者提出数据说明嘉义县有1/5的婴幼儿由祖父母照顾。下图:前排左一(白衣者)为「乡村福音佈道团(简称:乡福)」牧者代表中埔教会郑铭章牧师;「乡福」为1971年由美籍宣教士魏德凯牧师夫妇所成立的本土宣教机构,异象为:在台湾没有教会的乡村开拓并建立教会。  (图/记者辛毓珊)

相关阅读》「只要信心看得见,就会走到那里!」 平淡带挫折的乡村福音接力赛,20年宏观见证应许

 

60岁那年实现「全职事奉」梦想

北部大学煺休教授委身偏乡已十年

乡福中埔教会郑铭章牧师,过去为中央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教授,曾以9年时间边教书研究、边到神学院受装备,终于在60岁那年,实现了自己20岁时的梦想─献身成为全职事奉者。

 

2014年,郑铭章自教授职煺休,便与师母何秀慧举家从北部搬到嘉义庄脚,将人生下半场投入于陪伴嘉义县的乡亲,至今走来已十年寒暑。

 

他分享参与首届嘉义县祈祷早餐会的感想:「感谢主!嘉义县这样一起配搭,特别看到筹备团队设想周到,牧者有山上、海边,也有国外宣教士。」例如,上台接受赠礼的5位资深牧者代表,其中就有2位宣教士。

 

本地人面对嘉义县的福音需要,应更看重如何接棒、如何跟宣教士们配搭,郑铭章说:「特别是我们处在一些偏乡地方,更需要彼此合作来传扬福音、造就门徒;我想就是『不断连结』。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埋在偏乡?

就是看到那个需要、那个盼望

此届早餐会不少「为人师者」出席,郑铭章身为中央大学煺休教授,也以相应身分回应所见的在地教育挑战。

 

他认为,教育政策的目标应「準确化」,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都应有全盘考量,相较讨论「补助多少」,更要紧的是「愿景」,「应该要把教育政策定得更清楚。」

 

餐会祷告主题中第二段强调「家庭」,呈现统计数据为「5个婴幼儿中有1个由祖父母带大」,郑铭章就其所感认为「比例可能还更高」。

 

他强调,不是祖父母带长大就不好,而是「乡下一普遍现象」是:长辈因无暇无力给予关注,导致真正影响孩子们的其实是「手机」。

 

在乡村,孩子们受网路负面影响甚鉅,并延伸有毒品、滥交、甚至是诈骗等陷阱,因而,「教会」更有其应出力的角色。

 

回应餐会最后桥段「东石大(Don't stop)乐团」的表演,年轻成员个个来自弱势家庭,但因着教会而拥有崭新舞臺及生命。

 

郑铭章说:「我想,这就是我们很多教会为什么会到偏乡、会这样愿意埋在那裡(的塬因),我想,就是看到那个需要、看到那个盼望。

  • news-details
  • 上图:东石大(Don't stop)乐团表演歌曲《高山青》,成员来自东石灵粮福音中心,为在嘉义县政府社会局小卫星计画下成长的孩子。下图:太保火把教会青年敬拜团。(图/记者辛毓珊)
  • news-details
  • 左起:新塭长老教会康文祥牧师、「台湾西海岸发展协会」理事长暨嘉义圣教会主任牧师林洽松、「台湾西海岸发展协会」总干事暨东石灵粮福音中心林碧亮牧师。(图/记者辛毓珊)

相关阅读》復育土地作光盐,围篱定沙、植近万株木麻黄 政府讚:神助!

 

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

这是神在基督耶稣裡所定的旨意

康文祥牧师于早餐会上报告,隔(20)日下午3时30分,嘉义中会即将举行约300人的围篱定沙行动,欢迎在座牧长及肢体一同来参加。

 

他见证:「我们已经种了14,000棵的树,所以海边变成一片森林。」并特别感谢上帝带领、感谢翁章梁县长,因对方提供沙滩车及许多相关技术援助,台下因而再次响起一片感谢掌声。

 

用餐祷告前,东石灵粮福音中心林碧亮牧师特别引用圣经帖撒罗尼迦前书5:16,「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专访时,林碧亮表达自己「非常感恩」的心情,说:「就是从去年第一届的祈祷晚餐会开始的结束,其实就预约了今年的祈祷早餐会。」

 

起先,「台湾西海岸发展协会」承担了筹备责任,后来召聚扩大、筹备团队成形,许多活动就开始启动;相较去年的祈祷晚餐会,首届早餐会让他尤其感动的,亦是透过「感恩」来「尊荣」许多深耕嘉义县的牧者们。

 

「我觉得『感谢』是开启丰盛祝福的钥匙,然后『信心』是支取神丰富的钥匙。」经费也是在信心唿求中,从「云端」向神来支取。

 

他回忆歷程时感谢不断,包括:感谢全福会带来极大活力、感谢嘉义福音队支援人力、感谢基甸会的参与...,「还有今年,我们也感谢社会局和西海岸协会一起,就是支持弱势偏乡孩子成立的东石大乐团。」

 

乐团其实已在去年成立,但因练习有限,笑称是「哩哩啦啦乐团」,然今年变得不同、已练起水準可以展演,「所以神儿女应该可以有一个信心,我们不用跟别人比较,我们是不断在进步、成长、对齐神。」

 

嘉义何等嘉美!他用台语有力强调:「嘉义好地方,好地方就是要让好消息充满的地方。」早餐会当日也是以色列的住棚节,相信在天地时间对齐的地方,「嘉义一定要发生大事,一定有神蹟,且要让祷告祭坛遍满整个嘉义!」

 

「让这个祭坛真实在主的面前得喜悦。献上祭物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是祭司也是祭物。」并分享所见:「嘉义有一个特点,这裡是北回归线经过的地方,所以也要宣告『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神的名是应当讚美的!

 

「台湾西海岸发展协会」理事长林洽松牧师,于专访时感谢主,因此次餐会圆满背后实则不易,「不容易就是在嘉义县,并没有一个主要的连接单位,例如联祷会或协进会,但(嘉义县)都没有。」

 

而当天,嘉义县众教会牧者及肢体的参与度非常高,且透过餐会,执政掌权者看见教会对人民的付出,林洽松相当感动于祷告蒙神垂听,城市级祷告祭坛得持续举行,「(让)每一年都有这样的祈祷早餐会。」

 

「我相信,神会带领教会跟地方首长有更好的连结,对于在地教会服事有更多的帮助,特别在传福音上,我相信会更上一层楼。」

  • news-details
  • 第一届嘉义县城市祈祷早餐会「农工科技大县.携手神爱无限」大合照。(图/记者辛毓珊)

每当这样聚集就是再高举主的旌旗

不是在筹备事情,而是从祷告出发

参加首届嘉义县祈祷早餐会的云林父老纪志煌牧师感谢表示:「云嘉本一家,早期的移民从云林一直到嘉义,所以这是一个属灵方面很特别的地方。」深感每当如此聚集时,就是把主耶稣的旌旗再高举起来。

 

在聚集场合同时看见「神的动工」,纪志煌说:「就像圣经裡面说,神预备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有7000人,当这样聚集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大家都有心要一起看到这裡的復兴。我们很期待神来动工!

 

早餐会筹备团队「祷告组」主责牧师陈芳茹分享,本来在安排叁大段祷告时,很多时候是「用讨论的」,但之后大家心裡觉得「应该回去寻求」,经寻求后就出现感动,才明白神对餐会的目的与心意。

 

「就是我们有一个机会,告诉这城市的治理团队,从神领受的治理心意是什么。」因而整理出一张祷告卡,团队也藉由写代祷信,在会前7天发出每日代祷内容给联祷会传递。

 

「所以这次,我感觉到是一个有启动的祷告,是大家一起为这个祈祷早餐会祷告。」包括事前祷告;当有牧者面对属灵争战时,就有其他人起来为对方祷告,「我相信大家裡面都会觉得,真的,我们进到祷告裡面。」

 

陈芳茹感动说:「那主裡的同心我觉得是很棒的...不是在筹备一件事,而是从祷告裡面出发,去真的参与这个祈祷早餐会,我觉得对嘉义县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棒的突破。

 

嘉义县荒凉的时间已经过去

可以看见那「未来欣欣向荣」

大卫会幕祷告中心章启明长老于会后分享:「我觉得第一点,当地牧者们多年辛苦栽种的种子,在这个时间已经发芽,而且我觉得它(嘉义县)荒凉的时间已经过去,好像以赛亚书62章裡所讲的,嘉义这土地不再被掩盖或不再被人藐视,而是要成为神所祝福的。」

 

「我可以看见到,未来不管是嘉义的产业,包括塬来的农业、工业以及科技业都会蓬勃发展,青年孩子们会回流,在这裡面整个会欣欣向荣,最重要是教会—会突破文化上某种挟制,进到一个天国文化、荣耀的氛围裡。」

 

「因着牧者的合一,像他们所做的这份手册,是过去其他地方没有的,因为这份手册能传承,把过去的工作跟现在以及未来的工作,整个串联在一起。」

 

包括嘉义县长翁章梁,也十分谦卑接受牧长们的祝福,并高兴能与教会合作,「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在这地方感谢神...看到越来越多(台湾)的县市首长,他们跟教会之间密切连结在一起,感谢神!」

  • news-details
  • 上图左至右:在餐会前,嘉义县牧者于17日召聚祷告,会前7天并发出每日代祷内容给联祷会传递,陈芳茹深感,对嘉义县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棒的突破」。下图:大卫会幕祷告中心章启明长老祝福祷告,他表示自己已可见,未来嘉义县将欣欣向荣,最重要是「教会」—会突破文化上某种挟制,进到一个天国文化、荣耀的氛围裡。(图/主办单位提供、联祷会群组截图、记者辛毓珊)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