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新年展望是什么呢?数十年来,约翰·派博牧师维持写日记的习惯,发现相当有助于保存启示亮光、提升敬拜和生活品质。
据调查,日常行为中有40%由习惯组成,制订新年计画时,若目标太笼统、缺乏具体行动,终将无法带来改变,在新年养成新习惯,首要关键还不在毅力,而是正确的计画!而写日记能帮助基督徒,越发清楚神的旨意和圣经对生活的教导,来看看有那些落实的心法和方法!
基督徒写日记有何益处?
去看见日记背后的上帝
上帝是无限圣洁、智慧、强大、良善、慈爱的存在,祂创造万有并对这一切拥有绝对权威,人则自私且会反抗神、倾向高抬自己于他人之上。
然而,面对罪有应得的人,上帝却赐下耶稣基督与圣灵保惠师。
无论人是否写日记,神的作为都荣耀无比,而身为基督徒,生命从黑暗入光明的神圣目的即:爱神胜过世上一切,且成为圣洁、荣耀神。
对渴慕神网站创办人约翰·派博(John Piper)来说,基督徒写日记的目的在于:不断追求看见基督、认识基督、享受基督、效法基督,使生命为荣耀基督而活
帖撒罗尼迦前书4:7,「神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彼得前书1:15,「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及希伯来书12:14,「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阅读」使人充实、「对话」有助于人预备心,「书写」则造就人得以準确,而派博扣紧基督徒的神圣目的,日记多谈论《圣经》相关内容,尤其珍惜纪录灵修蒙光照时所得的新鲜吗哪(Rhema),那些神对你我内心所说的宝贵话语。(图 / shutterstock)
「写作」本身好处多
基督徒写日记扣紧神圣目的
派博分享个人经验所见,感到「把想法写下来」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想法,即使当下思绪感受混乱、不知道在想什么,但当开始动笔或打字时,眼前就会开始逐一呈现「所有值得思考的事情」。
坐下来、写下第一个想法、第二个、第叁个...令人惊讶的是,当把想法逐一写出来时,思想之间的连结就会越来越清晰。
派博说:「澄清想法,是我写日记的一个重要塬因。」加尔文也曾引用奥古斯丁的话表示:「我认为自己是边学边写、边写边学的人。」
而扣紧基督徒的神圣目的,派博在日记本中多谈论与《圣经》相关的内容,而非随机或理论性的东西,例如:「这段经文是什么意思?与我的婚姻有何关係?」、「这段经文对孩子的处境有何影响?」...
基督徒写日记一举多得.派博且补充另外两个益处:
1.保存启示亮光
当灵修蒙光照时,我们常可从看似熟悉的经文看见「前所未见的智慧」,神常使用圣经(Logos)赐下新鲜吗哪(Rhema),这些神对你我内心所说的话非常宝贵,能甦醒我们、引导我们走义路。
派博说:「启示亮光有助于提升敬拜和生活,但这些洞见往往第二天就记不起来了,没有即时记录下来保存,那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
2.训练领袖清晰表达
再者,写日记对领导者而言深具意义,因为领袖不仅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想法,还要能够用清晰且令人信服的方式表达出来。
派博说:「我认为这就是领导力的本质:清楚思考你的团队未来及当中的圣经基础,然后用吸引人、清晰、优美的语言,来阐明愿景。」
当领袖能清晰表达时,将得以带领团队离开迷雾、使困境在真理的光中明朗起来,众人所见且开始宽广辽阔,得以在清新氛围中前行。
基督徒写日记的「心法」
派博写日记时,会交互运用两种不同的思维。
一是每天结束时,花几分鐘写下当天发生的重要事情,并加上一些心得来总结经歷,二是笔记思想,目的是釐清、察看和保存洞见。
前者对认识神的信实非常有价值,诗篇105:5b也嘱咐:「你们要记念他奇妙的作为和他的奇事」,及诗篇78:7b:「不忘记神的作为」。
关于后者,派博则解释:「与其说是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不如说是记录头脑和内心发生的事。」这两种类型不尽分离,但笔记思想的内容,他更着重于对「身分」的反省,例如:父亲、丈夫、牧师、朋友等。
组合「记叙生活」和「釐清思绪」,写日记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很多时候,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也将激发洞察力。
在日记生涯中,派博并不抱以「例行公事的心态」或「强迫性的纪录流水帐」,而是不断回到初心:「要清楚上帝的旨意」、「要清楚了解圣经对生活的教导」,包括人生抉择、神对各种关係的心意。
而关于记录「思想轨迹」,派博有以下塬则性的建议:
1.有条理
相较在任何笔记、纸张、文件随机书写思绪,以致散佈在电脑、办公桌、抽屉等处,见解将不易统整,採用日记本将能有顺序的保存想法,也建议,可使用「索引」或其他系统化的方法,来将思绪内容归类。
2.诚实
派博坦承,他并不喜欢早期日记中的自己,因从现在眼光看,当时不仅幼稚、自私且钻牛角尖,但「真实」就是日记最好的呈现,试图在其中伪造终将毫无意义,真实的过去也将见证自己何等蒙神怜悯。
基督徒写日记的「方法」
渴慕神网站执行编辑大卫·马西斯(David Mathis)也曾在文章《写日记的五种方法》中分享,好的日记习惯不仅有助于内省,也是通往快乐的途径,以及学习去爱的强大工具。
而事实上,写日记的方法没有所谓的对错、真正的规则,日记是自己可以去创造的个人纪录,我们大可发挥创意、拥抱多样性并根据喜好来组合,马西斯强调:「让它(日记)成为你自己的,不要侷限于一种方式,也不要被别人的典範窒息。」
以下马西斯有五个建议,期待有助于基督徒蓬勃发展日记习惯。
1. 保持简单
写日记是一份长期的礼物,昙花一现的尝试价值有限,因此,实践写日记的一个重要塬则就是:保持足够简单,以便可以持续去做。
用谦虚的态度开始计划,如果期望过于高大、复杂,随着时间推移就将难以延续,例如:如果写日记的模式,动辄要半小时或45分鐘,那养成习惯的可能性将比「五分鐘即可完成的方式」要小得多。
马西斯表示,不要试图从零跳到六十,而是「规律地小步前进」,尝试在每天灵修时写下短语,甚至只是一句话,都是保持动力的好方法。
2.不要追赶
即使你不是「完美主义者」,但可能也会被类似的心思扰乱计画。
例如:人们容易认为,日记必须包含生活所有的重大事件、想法和感受,然事实并非如此,甚至最好的终生日记都是「不完整的」,因为它们本来就不可能包含所有东西,抱持这想法的人往往很快就会放弃。
写日记「不是上帝所给的负担」、「无须详尽记录整个生活」,而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为来祝福自己,通往喜乐、敬虔的一种方式。
3. 专心认真对待神
让写日记为灵性成长效力,关键就是把「神的话(圣经经文)」和「祷告」加入日记裡。
马西斯由衷建议,写日记不要流于自我中心,甚至去揣想有一天日记本或许会出版、为大众带来启发等,最好的日记乃是「只写给自己和上帝的」,而非不断回头思考:如果别人读了会怎么想?
藉由日记认真对待《圣经》神的话,当认为「听到神的声音或指示」时,也仍必须怀抱谦卑,以谨慎的态度去查验、耐心等候、分辨神在环境中的引导,不要任由戏剧性的灵感,来指导人生的重大决定。
4. 对自己传福音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罗马书1:17:「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受惠于写日记的基督徒,不仅追求祈祷、默想,更寻求将福音具体应用到生活中的高潮和低谷、喜乐和悲伤上,如同诗篇作者,即使痛苦地打开日记,也试着追随圣灵的引导、最后带着盼望画下句点。
这尝试,将使哥林多后书4:8-9变得生动起来,「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裡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马西斯说:「你的日记,是你向自己传讲新鲜福音的地方,不是像鹦鹉学舌般、重复写下所默认的真理,而是『用自己的话语』来捕捉『真实的感受』,然后寻找能满足你需要的神的话语。」
5. 坚持下去
即使把日记化为己有习惯,保持简单、不费心去追赶,然从长远来看,每个人仍需坚持不懈。
尤其当新鲜感逐渐消失、动力低落时(这是新习惯养成很自然的挑战),我们可以仰望上帝帮助自己「按着神所赐的力量」(彼得前书4:11)、「照着他在我裡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歌罗西书1:29)。
马西斯说:「通常最困难的部分就是,坐下来、转动看似生锈的部分、开始写下文字,然而一旦门打开后,哦!活水将汨汨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