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谨慎,因为将来有假先知起来,到处招摇,使多人受迷惑。」(马太福音24:11)
近期诈骗集团将魔爪伸向基督教生活圈,假冒各大基督教机构名义行骗,手法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从招募圣经朗读工作者到徵求福音事工志工,诈骗者巧妙利用信徒爱主的心,设下陷阱。
2024年末以来,财团法人信望爱资讯文化艺术基金会、基督教今日报等多家基督教机构,发现遭到诈骗集团冒用名义。
诈骗者不再只是单纯要钱,而是以提供工作机会、邀请加入投资群组等方式,意图窃取信徒个资。本报解析最新诈骗手法,提醒信徒提高警觉。
伪装越精緻的诈骗手法
财团法人信望爱资讯文化艺术基金会上週在脸书发布重要声明,指出不肖份子利用IG和LINE假帐号,假借该会官网「信望爱信仰与圣经资源中心」名义,张贴「圣经唸读事工」的诈骗徵才广告。诈骗者甚至盗用知名台大教授张文亮的文章,以增加可信度。
该会表示:「本基金会特此声明,并未公开徵求圣经唸读工作者,亦未在任何平台张贴任何徵才广告,更无内部人士以公开或非公开形式从事非法与不当行为。」
同样的背景图与简介说明,假帐号更直接加上「信仰」与「圣经」以取得更高信任度。目前假帐号已搜寻不到。(图/财团法人信望爱资讯文化艺术基金会、网路截图)
诈骗手法进化,提防新型态诈骗
本报整理反诈、识诈各方报导,发现,当前诈骗手法已经进化,不再以直接索取金钱为主要目的。
诈骗者往往会先取得受害者信任,再诱导加入投资群组或提供个人资料。这些资料可能被用于后续更大规模诈骗行动。
建立防御网络
面对诈骗集团层出不穷手法,基督教各大机构也开始建立起防御网络。信望爱资源中心特别提供电子邮件信箱([email protected])供查证,今日报也唿吁读者若遇可疑讯息,应直接联繫官方管道查证。
如何避免落入陷阱
本报特别整理防範要点:
1. 多方查证:善用搜寻引擎查找机构官方联络方式
2. 主动联络:直接联繫机构官方窗口进行确认
3. 即时通报:发现可疑讯息应立即通知被冒名机构
4. 相互提醒:在教会群组中分享防诈资讯
「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5:8)
在网路发达的时代,更要学习分辨,彼此提醒。
对于任何优渥工作机会或投资建议,都应存着谨慎的心,透过正当管道查证。让我们一同守护这块信仰园地,不让诈骗有机可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