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台灣有90%都不是基督徒,可能這些人一輩子都沒走進過教會。教會如何能看見人們「生活與生命的需要」?基督之家主任牧師寇紹恩分享:「除非把『牆』拆掉,否則我們看見的,就只是『牆內』的需要!」做社福,成敗不在於教會有沒有資源、夠不夠專業,而在於願不願意學像耶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9月21日~10月4日維持疫情二級警戒,不過在「室內聚會人數」上略為放寬;雖仍以80人為標準上限,但可依據樓地板面積,扣除固定設施設備後,換算每2.25平方米容納1人的數量。若超出80人,仍允許聚會。亦即,活動場所之樓地板面積平方米(須扣除固定設施設備)÷2.25平方米=室內容留人數。
我深覺上帝藉著這一波疫情,在拆牆!所有在牆內的,無論哪一種牆、有形的無形的、種族的、膚色的、性別的,甚至區域、國界。全部把自己關牆內的,早晚吃鱉。所有能走得出牆的,全部能活,甚至茂盛。而那些「一開始就不在牆內」或者「早就走出牆的」,現在都在活得快快樂樂。 用小規模的來說,「資訊透明」就是一種拆
我深覺上帝藉著這一波疫情,在拆牆!所有在牆內的,無論哪一種牆、有形的無形的、種族的、膚色的、性別的,甚至區域、國界。全部把自己關牆內的,早晚吃鱉。所有能走得出牆的,全部能活,甚至茂盛。而那些「一開始就不在牆內」或者「早就走出牆的」,現在都在活得快快樂樂。 用小規模的來說,「資訊透明」就是一種拆牆。而「刻意壓制資訊」就是一種維持牆的概念。這在這次疫情,這兩種哲學所帶來的差異,非常明顯。 如果巴別事件,是神強制介入,把大家內聚的私慾,重新打散,好讓人遍滿全地。那麼COVID-19可能是另一個巴別事件,要把大家內聚的概念打散,好讓人遍滿全地。可是,人類在物理上,早就已經遍滿全地了啊!但仔細想來並非如此,人類不是遍滿全地,人類是佔地為王。在自己的地裡面,我們內聚。 如果人類沒有犯罪,人類遍滿全地之後,世界會是什麼面貌?應該是沒有國界,沒有藩籬,沒有牆,也不需要牆的(沒小偷也沒猛獸)。 這個「人類沒犯罪」的畫面,跟今天「罪人,遍滿地面了」兩個畫面的比較,這中間的差異,我相信就是神在推動世界轉輪、歷史發展,所要彌合的差距。那麼最明顯的,這中間的差異,就是「隔閡」這件事情。 所以讓我們的思考方式,也走出牆吧~放大來說,當我們在牆內思考大使命,我們很容易把大使命轉譯「所以你們要來,來我們的教會聚會,來教會受裝備變成門徒」。可是如果我們用無牆的概念思考大使命呢?我們才真的會更準確的回歸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主耶穌基督的門徒」。不是嗎? 共勉之 (文章授權/夏昊霝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新冠病毒(COVID-19)在全球蔓延,許多國家採取封國、限制集會等各樣措施。目前歐美國家紛紛祭出各樣防疫措施: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