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許多人打拚一輩子的目標,然而現在也有不少人轉換想法。這些人收入不錯,卻不願買房,把錢拿來多方面投資,生活過得相當雅痞。若說,「如何用房子養老」是退休族的功課,那麼「要不要買房保障後半生」可能是40、50歲一族的煩惱之一。該不該買房養老?此問題可以一同來思考及探討。
「這個就是我們將來第一個天使居…」,拿著設建築計圖的王建煊侃侃而談最近自己正在做的事。已經成立5個基金會,照顧對象從5歲到95歲,這一次,他還想做甚麼?「天使居」,可能大多數人還沒聽過,這是王建煊正在逐步實踐的夢想。他的夢很大,但錢在哪?沒想到,一個「意外」來到,這個妻子蘇法昭口中所說的「意外」,啟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金言銘語,在今天的社會似乎被遺忘了。西方社會裡,許多年長者被安置在養老院,已經很久沒有人去探望他們。其實這些長者身上,有很多的寶藏。
在政壇上有「小鋼砲」號稱的前監察院長王建?,日前在平面媒體專訪時透露罹患攝護腺癌後,接到許多朋友的問候,包括前總統馬英九也來關心,讓他感到十分溫暖。王建?和妻子蘇法昭(蘇老師)結婚57年,夫妻感情甚篤,兩人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他們也會有摩擦,但「因為有神」,常常睡一覺就忘了。
曾任財政部長、立法委員及監察院長,現年82歲的王建煊親和力十足,言談之間風趣「接地氣」,希望身邊的人別因他過去的職位而有距離感。退休後並未停下腳步,王建煊為創辦的五個公益基金會持續奔走,關懷的對象橫跨5歲到95歲。談到日前媒體報導他與夫人身體抱恙的消息,則表示坦然以待,以感恩將一切交託給上帝,因為對
老人是這次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中的高危險群,在澳洲雪梨北部郊區、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郊區等,日前陸續傳出養老院群聚感染事件,執台灣養老院牛耳的雙連安養中心,已於1月底採取防疫措施,維護中心內長者的身心健康。
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布達,一位104歲老奶奶貝蒂?戴維斯(Betty Davis)在生日前夕,決定不想過一般的生日,也不要收禮物,她提出一個讓大家驚訝的要求,就是不參加任何派對,「送書」回饋大家。
有一位生病的母親,住院前後都是由他的兒子與媳婦照顧,兒子有意無意的提及社會上很多爭產的案例,兒子希望家中不會有這樣狀況,也表示會永遠孝順媽媽,媳婦也向婆婆表示,婆婆很快就會病好出院,出院後一定可以永遠住老家,就算房屋過戶到兒子名下,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踏進「虛擬養老院」體驗區,從台灣至南京參訪的牧長們注視著前方地上,或快或慢、左右移動的保齡球瓶,搭配音樂律動,伺機舉腳踢出地上的「虛擬保齡球」,一支支球瓶瞬時應聲倒地 雙腳踩在一堆楓葉上,耳邊輕靈的音樂響起,輕快的舞步驅趕遍地的楓葉,使人醉心在追逐楓紅的喜悅中 這是舒緩心情、深具療愈功能,更能訓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