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3/28緬甸實皆市規模芮氏8.2地震已造成千死、逾2,000傷,預計死傷人數還會持續攀升。對此,世界各國、機構及聯合國都起身援助,台灣亦不落人後,有多家NGO組織表達關心,積極參與救災工作。讓我們一起關心緬甸當地現況,用禱告持續守望扶持!
3日手作蛋糕體驗活動,是33歲重度智能障礙者阿翔,第一次與中心外的人互動。因過去不好的經驗,阿翔曾經總是處在緊繃緊張的狀態,不易與人互動,經教保老師長時間的引導,終於能卸下心防,也因為被尊重及友善對待,已開朗許多;在第一次與中心外的人互動時,雖然不免有些緊張,但在長輩溫暖熱情的帶領下,阿翔用可愛的裝
在社會角落,有一群社福人員,盡心竭力服務弱勢族群,為慰勞他們一整年的辛勞,「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在聖誕佳節期間,於台北、桃園、新北、花蓮、高雄舉辦【愛無限】公益餐會,至今(2022)年已是連續第四屆舉辦。
伊甸基金會成立40週年之際,以「共好同行」為願景,成立以福音短宣隊為本質的「共好國際工作隊」,希望遵循神的旨意「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彌迦書6:8),也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發展在地行動。
「神在我們的快樂中,對我們耳語,在我們的良心上,向我們說話,但卻在我們的痛苦中,向我們呼喊:這是祂的擴音器,以此喚醒這個聾聵的世界。」C.S.路易斯(C. S. Lewis)一直以來,鍾愛山水的劉俠女士,有17年的期間,於自己房間不斷創作,享受山水陪伴,但在40歲時,經歷神呼召,感受到「切膚之痛」,
「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弱女子,如何能有這樣的胸懷、務實的策略,成就一個這樣的奇蹟?是『愛』,讓一個弱女子,變得堅強,且成為巨人!」已故基督徒作家劉俠女士,於1982年創立「伊甸基金會」,至今邁入40週年。2月8日,為劉俠逝世19週年,其生命仍生生不息地影響這個社會。一生忍受疾病摧殘的劉俠,曾自嘲,自己的
照顧者的心酸誰人知?為讓照顧者的心聲能被大眾聽見,伊甸基金會Podcast節目《先來一杯,我們再聊》日前(8)首集節目上線,知名主持人楊月娥與客座嘉賓網紅視網膜,透過世代之間的多元對談,期待這些照顧者的心得與故事分享,引發大家的同理與關懷。
伊甸基金會21日舉辦「淡水愛心棧」服務啟用感恩禮拜,前台南市社會局局長曹愛蘭身為愛心房東,照顧重症的妹妹後,深知病者及陪伴家庭的需要,特別無償提供伊甸淡水愛心棧,免費住宿,幫助遠地就醫的病友、以及有需要的家庭陪伴者,挺過漫長就醫路,改善偏鄉遠距就醫的困境。
伊甸基金會與米塔集團攜手發起『米塔有愛,義起飛翔』守護行動,日前(3/30)開跑。公益大使大元-林艾璇特別擔任一日店長,陪伴小小慢飛店員-慈慈外場服務。呼籲社會大眾一同關心,台灣每年10萬名慢飛天使需要「早療」,0到6歲最佳療育期需要更多愛心,陪伴他們走過早療之路。
「阿嬤人生今天最快樂了,你們煮這麼多好吃的菜,還有這麼多人陪我吃飯,這比去餐廳吃還要好,平常我都自己一個人吃飯…」,簡阿嬤一邊大口吃飯,一邊感傷說著,眼眶慢慢紅了起來。
1985年成立的台灣首支盲人合唱團—伊甸「喜樂合唱團」,於今(2020)年邁入創團第35年,他們巡迴高雄、台南、台中、台東、桃園、台北舉辦6場音樂見證會,慶祝此一不容易的里程碑。今(28)日下午於台北神召會舉辦最終場音樂見證會,會中充滿令人振奮、喜樂、又感動人心的歌聲,與對神無盡的感恩。
伊甸基金會今(20)日舉辦「附負擔捐贈以房養老服務暨愛心棧住房系統EHome bot」說明會,會中除分享伊甸附負擔捐贈以房養老三階段服務模式外,在房地產教授張金鶚、愛心房東吳秀英以及病友代表謝照基共同見證下,伊甸基金會董事長成亮、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周子銓現場簽署愛心棧住房系統EHome bot合作備忘錄,落實伊甸愛心棧「陪伴隨時在」的第一步,也象徵科技導入社福管理的重要里程碑。
為讓身障朋友有更多元的文化藝術接觸機會,體現文化平權,今年度伊甸基金會萬芳啟能中心成果展首度與心創客有限公司攜手合作,打造以「城市藝廊」─來趟心旅行為活動宗旨,讓藝術發揮「社會創新服務」的力量,藉由9組不同領域的藝術創作者與身心障礙者共融、共創,與身障藝術家互動,表達對社會關懷與人權平等的支持,並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的目標。伊甸萬芳啟能中心16日下午於龍山文創中心舉辦開展儀式,9組藝術家及10位身障創作者到場,盼民眾熱情支持,一起在各式作品中共享幸福。
為讓偏鄉學童獲得更多學習機會,伊甸基金會與磐石集團,共同舉辦「千里傳愛」單車環台公益活動,至今邁入第11年。昨(15)日舉辦開跑記者會,邀請到伊甸象圈工程計畫合作單位—宜蘭縣南澳鄉武塔國民小學的12位孩子,以獨特泰雅原民舞蹈「加油泰雅」為12位傳愛騎士們溫暖送行。今年騎士們做足體能訓練,蓄勢待發展開為期9天旅程,將深入彰化、高雄、台東、宜蘭4個偏鄉地區,透過有趣大富翁遊戲讓孩子們輕鬆學習理財知識,沿途也將駐點募款,號召民眾一同支持響應,盼能幫助偏鄉學童擁有安穩學習環境。
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自10月14日至18日,假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由工作人員及活泉之家的精障會員聯合籌辦策畫,透過互動與作品陳設,呈現精神障礙者真實的內在世界,盼社會大眾卸下刻板眼光,開啟認識彼此的機會。今(14)日上午舉辦開幕記者會,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鍾彥彬呼籲社會大眾傾聽他們心底的聲音,看見異同,創造更多對話與理解的可能。
根據衛福部調查,身心障礙朋友們在進行休閒娛樂時,遇到最主要的困難以「沒有無障礙設施」為主,占比逾36%,其次則是「設計不良難以使用」,占比達23%;另外,即使有無障礙環境的支持,以及家人的協助,但根據伊甸「身障家庭支持者心聲調查」,仍有約三成(27.7%)的身障朋友在近一年外出進行購物、用餐、休閒或交通活動時,有遭遇歧視對待之經驗,種種跡象顯示,不僅是硬體設施的佈建,要營造一個包容、友善的無障礙環境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