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shutterstock)

经文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马太福音26:26~30)
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他说:「主啊,你洗我的脚吗?」耶稣回答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约翰福音13:5~7)

 

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马太福音26:36~39)

今日默想
受难周的第五天,礼拜四,这一日被称为「团契日」,也称为「濯足日」。这一日耶稣一直与门徒在一起,同食逾越节筵席,亲自设立了圣餐,安慰鼓励他们,直到被捕为止。

 

这一天耶稣很忙,做了很多事情——

吩咐门徒预备筵席(太26:17-19;可14:12-16;路22:7-13)
耶稣与门徒共度逾越节,并设立圣餐(太26:20-29;可14:17-23;路22:14-30)
耶稣为门徒洗脚,临别教导(约13:1-17:26)
耶稣与门徒唱诗,往橄榄山去(太26:30;可14:26;路22:39)
耶稣预言彼得叁次不认主(太26:31-35/可14:27-31/路22:31-34)
耶稣再次教导与讲论(路22:35-38)
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太26:36-46;可14:32-42;路22:39-46;约18:1)

 

这天,主耶稣所作所为,他的言行举止都应该被我们纪念与思考,成为我们效法的榜样。

 

这天,耶稣设立圣餐,以他的宝血表明自己是逾越节的羔羊。为了是让我们能够成为一个美善、团结、友好、合一的信仰团体。

在这一天,天主教和东正教都会举行濯足礼,又称作洗脚礼,还称为谦卑礼,虽然只是象徵性的替其中的十二位代表洗脚,但其意义是重大的。而在基督教新教的一些宗派中,特别是在那些重视礼仪的教会内,每年的今天也会举行洗脚礼。

在耶稣即将被捕之前,他抓紧时间教导他的门徒,而他的门徒却在争论谁为大的问题,如果没有合一,就会彼此争论,甚至猜测谁为大?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耶稣亲自给他的门徒洗脚,用实际行动教导他的门徒,并要他们彼此相爱。因此,濯足礼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表达我们对耶稣的效法,背后透露着基督甘愿屈尊与谦卑服侍的属灵内涵。

当一切逾越节的宴席都结束以后,耶稣来到了客西马尼园,在这裡耶稣做了最深切的祷告。客西马尼园裡耶稣的祷告,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苦楚,可是他仍然愿意顺服父的旨意,哪怕前面的路再难走,他都愿意走下去。这让我们对于耶稣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与看见,我们看到了他的痛苦和软弱,同时我们又看到了他的勇敢与坚强。让我们从中看到对父神的顺服,以及那充满能力与盼望的信心!

 

从主耶稣给门徒洗脚这件事情,我们能够学到什么呢?我们愿意谦卑顺服吗?

 

我时常是心灵愿意,肉体软弱,有多少时候是警醒祷告?

(文章授权/橄榄枝传媒同工群)

 

今日报需要您的支持,让这世代多一些温暖的力量,找回在黑暗中的羊群。谢谢您~(点此奉献)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