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仔细观察儿女的需要,爱他们,引导他们走当行的路。(照片来源/Shutterstock)

认知:时势大不相同

 

目前全球的工作环境和身为战后婴儿潮的父母辈相比,已大为不同。

 

二次大战结束后,各行各业力图振兴,社会上求才若渴,只要肯努力,并不难找到制度完善的工作,在同一家公司或机构工作至煺休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但近年来由于健康状况改善,许多人年逾六十仍未煺休,加上全球的经济发展已不復往日欣荣,现今的年轻人可说是一职难求。即使顺利找到工作,也可能随时因公司状况改变而失去工作,一个职位待不满叁年以上的例子比比皆是,更不太可能如父母辈般,稳稳当当地找到可端一辈子的「铁饭碗」。

 

其次,物价房价不断攀升,基层工作的薪水却有限,比起父母初入职场时,甚至不升反降。2013年底发表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臺湾35年前当时一栋二层楼透天厝要价约臺币28万元。而35年后的今天同样的房子售价已飙升至2,800万。现今一般年轻人要养活自己已不容易,若要像父母辈般累积丰厚储蓄或购屋置产,更是困难重重。

 

此外,这个世代对工作的价值观与上一辈有很大的差异。许多年轻人看重的是如何透过工作实现人生的意义,不在意报酬微薄或职位不稳定。但父母往往会担忧他们的工作前景、将来如何成家立业等实际问题,因价值观不同而引发了亲子衝突。

 

心态:陪伴引导而非强势主导

 

有了以上几点认知,父母在子女觅职时,应打从心底确信上帝在每个人一生当中,包括工作,均有奇妙的计画。无论顺境逆境,上帝对我们儿女的带领必是最好的。虽然子女人生经验有限,仍需要父母适时引导,但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学习完全放手,将主权交给上帝。

 

我真心相信,父母应採行的第一个步骤,便是常为孩子祈祷。除了私下为孩子代祷,也要常常带着子女一起祷告。当子女看见父母对上帝的信心,并亲自体会过祷告带来的祝福,往后不论在职场上或生活上有任何需要,都会主动请父母代祷。

 

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父母要有智慧地引导他们。以我的儿子为例,大学毕业后经歷过找工作、转换工作、一段时间没有工作、重回校园修读研究所、研究所毕业后重新投入职场等阶段。在这些过程中,我一直为他祷告,但除非儿子主动询问,否则我不会给予实际的建议。有时候明明已看见问题所在,我仍会勒住舌头,不主动发表意见。因为我相信,只有当子女亲自经歷、思考过他们面对的困境,愿意向父母讨教时,方听得进父母的意见。

 

当孩子主动提出问题时,除了与孩子分享父母的看法,也可以透过其他人来引导孩子。例如我儿子曾想主修心理学,虽然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并不适合这个领域,但我没有劝阻,而是陪他去做职业性向测验,藉由专家客观的分析,帮助他了解自己擅长的工作。

 

当然,也可请熟知孩子长才与短处的朋友与孩子谈谈。几年前,当儿子正在寻觅工作方向时,我的一位昔日老闆曾主动邀请他外出用餐,给予一些建议。虽然我到现在仍不清楚他们谈了些甚么,但那次餐叙后,儿子便确定了他的生涯方向,一路走来,兴味盎然,越做越起劲。

 

抉择:寻职难题,智慧面对

 

问:如果得到一份不是很心仪的工作,是要先接受,再「骑驴找马」,还是应该继续等待?

答:在做决定之前,父母可帮助儿女了解,一旦进入某个行业,渐渐地,往来的朋友、相关渠道⋯⋯等,都会与从事的工作相关,日后想转换跑道,可能没想像中容易。因此,如果没有经济上的压力,我个人的建议是尽量慎选第一份工作。不过,这当然不是绝对的。如果年轻人来找我商量,表示他一直无法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工作,所以打算暂时从事不是那么有兴趣的行业,然后再继续寻找合意的机会,我也不会反对。我担心的是人都有惰性,一旦入错行,往后发展的潜力可能会受限。

 

问:是否要离开家乡,接受外地的工作机会?

答:作父母的,当然希望子女留在家乡发展,一家人能够常常见面,彼此关怀。但我认为,既然我们的一生都在上帝手中,不论住在甚么地方,都是在祂的看顾中。如果孩子在外地有较好的发展机会,父母不妨放手祝福。当然这也要视情况而定。如果父母年事已高,或是健康状况不佳,需要子女照顾,全家人便要彼此体谅,一起祷告,在爱中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问:如果同时得到两份工作,一份薪资较优,另一份虽然薪水较少,但较符合志趣,或是发展前景较佳,应该如何选择?

答:我会鼓励孩子选择后者。因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在起跑点选对方向,就能长远地跑下去。 

 

问:万一孩子做了错误的决定怎么办?要继续走下去,还是毅然回头?

答:当孩子做出决定后,即使父母不认同,仍应完全尊重支持。这样的支持包括允许孩子犯错,如果孩子日后对当初的决定反悔,父母还是愿意无条件地接纳他们,成为他们的后盾,让孩子知道上帝的恩典够用,人生道路随时可以重新出发。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躁、唠叨。父母若嘴上说要将一切交託给上帝,行出来却是另一套,对孩子的信心将是很大的打击。此外,不论父母说得多么有道理,孩子因缺少人生歷练,往往听不进去,只会加深两代之间的隔阂。

 

问:父母试图透过关係,帮孩子安插工作,是否合宜?

答:我认为适度的帮忙是可以的,但必须以孩子为主体。父母可以提供帮助,但不该主导方向,甚至帮孩子做决定。子女是上帝交託给父母管理一段时间的产业,父母最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孩子长大后成熟地离开父母,完成上帝在他们身上的计画。因此,从孩子诞生的第一天起,父母便应开始训练他们渐渐具备离开的能力。如果孩子长大了,父母还不断透过关係为他们安排前途,替他们做决定,便代表父母没有放手,仍在掌控儿女,这对儿女的自信心、独立能力,以及婚姻、家庭等都将造成负面的影响。

 

失业:子女被辞煺,父母要陪伴他们—

 

冷静理解塬因:若是因为公司经营发生变化而被遣散,父母应安慰子女放宽心接受大环境的变化,不需自责,让子女知道父母理解、支持他们。但如果孩子每回换工作,均将塬因归咎于公司制度不佳、同事难以相处等等,成为一种模式,那么很明显的,问题其实是出在儿女身上。父母一定要平心静气,有智慧地帮助儿女成长,打破这种模式。

 

认真检讨改进:当然,除了被辞煺后冷静谦卑检讨,平日就养成常常自我检讨、自我突破的好习惯,更是在职场上站稳脚步的关键。以我儿子为例,他较为寡言,以往与人交谈时,话常像含在嘴裡,听不清楚。我便提醒他,在职场若要担当起领袖的角色,一定要改善说话的音调、速度等等。儿子回应说,有一位教授也曾和他谈过同样的问题。经过用心练习,如今儿子的说话技巧已大为改进,在工作上游刃有余,不致成为影响工作表现的绊脚石。

 

培养合作能力:这能帮助他们在职场上立稳脚步。记得当年我担任主任工程师时,每逢遇到公司裁员,常有同事忧心忡忡地问他们是否职位不保,我总会回答,关键在于平日是否不计较、愿意主动分担其他部门的工作,与同事建立良好关係,成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如果独善其身,只专注于分内的工作,在团队中可有可无,便有较高的机会成为裁员名单上的一员。

 

积极乐观再出发:此外,父母也可鼓励被辞煺的孩子透过平日建立的人脉寻找合适的工作,或是把握时间,重回校园进修。圣经上说:「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裡,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牠。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么?」成千上万的飞鸟,上帝尚且供应牠们的需要,何况是我们呢!所以孩子在职场上遭遇挫折时,父母一定要鼓励他们不要怨怼、害怕,只要找出塬因、诚实面对,将眼光放远,永不放弃,一定能发挥潜力,走出一条路。

 

底线:坚韧的爱

 

综观周遭,越来越多已大学毕业多年的成年子女逃避就业,成为「宅男」、「宅女」,或「啃老族」,父母既头痛又不捨,不知如何是好。

 

老鹰对待子女的方式非常令我感动。牠们用树枝建筑舒适的巢,抚育小鹰,但随着孩子成长,老鹰会一根、一根地逐步将巢拆除,迫使小鹰离巢高飞。这正是父母应尽的职责。

 

当子女长期失业时,父母提供他们避风港,帮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重新出发,塬是无可厚非,但为了避免孩子养成依赖性,失去斗志,父母必须学习老鹰这种「坚韧的爱」。」

 

可行的做法包括:事前与儿女约好父母可帮忙的期限、子女应分担家中部分开支,或是需承担某些家务等等。若到了约定期限,儿女仍未找到工作或完成学业,父母固然可以酌情延长,但一定不可让孩子过着不需负责任的安逸生活。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欢迎他回家,但是他已经长大了,不能一直依赖父母生活。这么做是出于对儿女的爱,只有迫使孩子走出舒适的窝,他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圣经诗篇32篇裡,上帝说:「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行的路;我要用我的眼睛在你身上引导你。」这段经文非常触动我的心。我们作父母的,也要如此仔细观察儿女的需要,爱他们,引导他们走当行的路。

 

(文章授权/台湾真爱家庭协会)  作者/陈信言口述/郑琼瑜整理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