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学习『放手的陪伴』(照片来源/Shutterstock)

爷爷抱着一岁六个月大的孩子,后面跟着奶奶及父母亲,鱼贯的进入诊间。此次求诊塬因是孩子能站但走路不稳。经过详细身体及神经学检查,完全呈现正常状态。观察孩子与家人的互动,且详细询问孩子在家的情况后,结论是孩子几乎全天抱在手上,当孩子走一两步且呈现左右摆动时,家人立即将他抱起,深怕跌倒,如此却让孩子丧失学习走路的机会。没有经过跌倒的歷练,如何学习稳健地行走?

 

另有一位叁岁左右的孩子,就诊塬因是怀疑口语发展迟缓,不太会说话,只会哼哼啊啊,和简单单字如爸爸、妈妈,但家人觉得他很聪明,能完全听懂别人的话语。经过一系列检查分析后,听力和口语能力是正常的。再观察他与家人的互动,他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用说话。因为只要“哼哼啊啊”小手一指,就有随侍在旁的佣人群,包含父母爷奶等,了解他的心意,完成他的指令。

 

以上案例在现今的社会中已非特例,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将会是通例。父母爱子女的心可以理解,但是什么才是真爱?过度的保护却成为成长的阻碍,俗语说『打断手骨颠倒勇』,患难常是成长的泉源。因此身为父母的要学习『放手的陪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跌倒受创时,苦难来临时,他知道一定有一双温暖的手将他扶起,坚实的臂膀将他抱在怀裡,鼓励的话语安慰他的心灵后,将他放手继续往前行。

 

“爱之,适足以害之”是为人父母当深思的课题。

 

(文章授权/朱家祥医师)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