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只是一张照片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当网路提供一个看似隐密的空间时,此时也容易被诱拐及试探而成为被害人。我们都该思考,如何避免数位性暴力的发生?若不幸发生了,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我这么爱你,你就该传照片给我呀!难道你是不信任我吗?」

 

小媛是一个平凡的国中生,因为朋友的介绍下接触了交友软体,在网路的世界裡他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裡面的男生都说喜欢她、爱她,想和她发展关係。因此小媛渐渐沉迷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裡头,无法自拔。有一天对方要求小媛拍摄自己身体的照片和影像,还跟她说:「这很正常,一般情侣间都会互传这样的照片,更何况我这么爱你,我是不会不会伤害你的!」

 

小媛心想只是一张照片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对方是爱自己的,所以小媛愿意为他做任何事。结果那一张照片却开始在网路上流传,好多人留言「水哦够辣」、「求上车」、「求连结」,每个人轻易的点下转传、分享,造成小媛一辈子的阴影与创伤。

 

统计下的数字

根据励友中心的统计,64位受服务者中遭受数位性暴力的女性被害者比例佔了七成,且利用「人际关係」作为诱骗手段的高达近五成。首先,加害者利用和被害人的关係,威胁或利诱被害人交出亲密及裸露的照片、影片,让被害人产生为难,或是不敢拒绝…等情绪。其次则是利用被害人的性探索或性需求,因为多数儿少比较少有机会和他人谈论有关性的议题。因此,当网路提供一个看似隐密的空间时,此时也容易被诱拐及试探而成为被害人。

 

那些已经造成的伤害

在这个网路科技发达的年代,散播资讯的速度快到令人无法想像,一张照片、一段影像只要被上传,就有可能被恣意下载、转传,甚至连亲友都有可能看到这些影像,彻底毁掉当事人的生活。2019年底发生在南韩的「N号房网路性剥削案件」引起世界的轩然大波,人们开始意识到因为网际网路的匿名性及方便性,个人隐私正逐渐被剥削,我们该思考的是:「如何避免这件事的发生?若不幸发生了,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作为网路好公民,能做些什么?

首先,做为一位网路好公民,我们要谨守「自律」的塬则,教育部为此也推广了「五不、四要」。「五不」包括不违反意愿、不听从自拍、不仓促传讯、不转寄私照、不取笑被害。「四要」则包括要告诉师长,要截图存证,要记得报警,要检举对方(资料来源:行政院性别平等会)。

 

做为一位网路公民,很多时候一句「求上车」、「求连结」对被害者都会造成二度伤害,因此我们最要做的就是自律,少一个人转传,就少一分伤害。

 

身为家长,能做些什么?

而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社群生活,可以更加靠近孩子的生活圈。平时在看见社会新闻时也可以和孩子讨论相关的议题,包括传给对方后外流的风险,甚至骇客在不知不觉间骇入手机,导致就算不外传的裸露照片也被下载外流,因此「不拍」是最安全的做法。

 

若是平时就不避讳地和孩子谈论有关网路交友的议题,教导孩子如何辨识网路上的风险,以及该守住的身体界线,这些都有助于避免数位性暴力的发生。除此之外,还需要与孩子一同演练,帮助孩子模拟可能的情境。若憾事发生,也可以冷静处理与面对。

 

从事儿少关怀者,能做些什么?

若是从事与儿少相关的工作者,可以观察身边的儿少情绪有无明显的变化,例如容易羞愧感、自责、后悔、焦躁不安都是常见的情绪,这些情绪会伴随着一些外显行为的出现,例如开始有秘密、较易怒和煺缩以及不断查看手机,这些都是可以多加关注的部分。

 

此外,关怀儿少者需要拥有的意识则比家长还多,比如说用更多元、开放的角度来看待,除了禁止以外,教导他们在拍摄个人私密照时更多的保护自己。因为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向辅导老师、老师揭露受创经验的儿少比例并不低,代表师长是有机会成为他们的求助窗口,一旦有机会介入这就是孩子求助的开始

 

越是自责越容易踏入对方的陷阱

但如果憾事还是发生了,作为当事人往往会非常自责,也怯于求助,认为是自己当初要将照片传给对方的,才会导致后来被索求更多照片或要求復合等被控制的下场,这种认为自己「活该」的自责心态,更会阻碍当事人求助的意愿。但越是自责,就越容易一步步踏入对方的陷阱,更可能因为被威胁而放任对方予取予求,所以此时更该告诉自己:「错在对方,我并没有错!」并且给予自己信心。

 

只要愿意求助,就能一起面对

决定求助的当下,第一步就是保留关键证据,尽可能的截图、留下录音,甚至是录影等方式留下证据;第二步就是求助于师长、父母或是励友中心的中山大同少年中心、北区少年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的社工,让专业的社工连结资源、提供协助。就算被威胁也一定要求助,因为越早求助,就越能够有机会在iWIN平台将影片及照片下架。切勿自责,因为「你从来都不是孤单的,只要愿意求助,我们就能一起面对!」

 

(文章授权/基督教励友中心) 

author

基督教励友中心

励友秉持基督的爱,以社工的专业,竭力帮助弱势、经济困境、失学、遭受家暴、霸凌、性侵、性剥削的儿童与青少年,重新看见生命的盼望。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