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科学真的没有预设立场,没有意识形态吗?当科学只认定「事实」时,就是一种前设。身为科学工作者,如同保罗,我只有一个立场/前设: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

「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马太福音》5:37)

 

科学,就是这么可爱:「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没有预设立场,更没有意识形态的问题。

 

是吗?--身为科学工作者,我可不这么有把握。

 

预设立场,也称作「前设」(Presupposition)。科学家,像所有狡猾的政客一样,最喜欢说:「没有预设立场,更没有意识形态喔,我很客观、我依真理而行。」

 

伦理学(包括学术伦理),是研究判别道德上「是、非、对、错」,之一门科学。伦理学作为科学,依传统(Conventionally、或约定俗成),当然需要客观、依「事实」而非「经验」来判定(Evidence-based, but not Experience-based)。但事实并不然,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学而优则仕」、受过严谨科学、伦理训练的学者,会脸不红、气不喘地为他的政策「陈述」(而非「分辨是非」)的理由,因为他认为自己是科学家、守伦理,「没有预设立场,更没有意识形态,很客观、依真理而行。」

 

于是,众人期待的科学家,虽拥有各式学位、却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恶质政客。他/她忘了,科学是涵盖于哲学裡,「科学」当然有「前设」(预设立场),何况是「科学家」,做为「家」(就是「人」啦),就必然有前设哩;前设产生意识形态,意识型态影响行为模式:「背景」决定「前景」(Background determines Foreground)啊。前景接露了背景的实境。

 

当科学只认定「事实」时,就是一种前设。在科学家设定自己不迷信时,他就是执着于不迷信的「信仰」裡--科学也是一种信仰;当科学家自认是「客观」时,客观就成为他的主观意念。这种「Catch 22」(「第22条军规」),是科学最底层的架构。

 

《Catch-22》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着作之一。他说到,在二次大战时,美军只要能「自己证明自己是精神病患」,就可以免除被派出执行致命任务。但能自己证明自己是精神病患者,就是有理性、不是精神病患了,所以,所有阿兵哥通通都要赴战场殉国--这是讽刺人类与人类活动(包括战争,甚至如客观的科学、伦理学等),进煺维谷(Dilemma)的悲剧处境。因此,当我们自诩是客观的、没有预设立场、不带意识形态,而斥责他人时,若拦镜自照,必发现自己竟然是镜中的丑角啊。

 

「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是耶稣的教训,但凡是人、都没有办法做到,就是没有办法做到;以致《圣经》才会说:我们都是罪人,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

 

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使徒保罗,深知此矛盾(或弔诡Paradox),才为我们Catch 22的出路,做了神学建议,说:「我『定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保罗的「定意」,就是他决定了一个「预设立场」--宇宙间永不改变的救赎主,耶稣基督,就是他明明白白的前设。保罗坦然,不以自承有预设立场为耻。

 

身为科学工作者,我只有一个立场/前设: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

 

(文章授权/潘荣隆)

author

潘荣隆

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荣誉讲座教授。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