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湾神学院讲师,马约翰牧师分享基督教的灵性照顾。(图/记者王诗瑜)

13日晚间,台湾神学院举办2021神学院讲座,主题是基督教灵性形成与灵性照顾现场,邀请马约翰牧师、吴雅莉牧师莅临分享。在医院裡经常面对到生离死别,身为站在第一线的助人工作者,他们是如何以信仰的角度,来帮助所有正在面对苦难的病人或家属呢?而我们可以如何学习像耶稣一样,照顾那些在苦难中的人们?

现代人的生活,有许多的选择,但这些却不一定能满足我们内心的渴望。马约翰牧师在开头引述奥古斯丁的名言:「祢为自己创造我,我的心除非安息在祢,否则永不得安息。」

 

当人们生活顺利的时候,以为不需要上帝,但当面对病痛和软弱、无法掌控生活的挑战,往往会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而这也是医院院牧人员最宝贵的机会:陪伴那些生活困苦之人。

 

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马太福音9:36

 

马牧师接着分享,基督教的灵性不会逃避苦难,因为是透过耶稣在十字架的苦难,赐给我们新的生命;此时,焦点不是在自己,而是上帝。

 

基督教的灵性,是圣灵塑造我们越来越像耶稣;上帝创造人,让我们有能力回应祂,与祂建立亲密关係,同时也能与他人建立关係,并且更认识自己。

 

圣灵塑造我们的过程,不仅限于祷告和读经,而是在日常生活的每时刻,学着以基督的心为心。许多人以为,基督教灵性只有内在生活,其实也包含外在的旅程,我们需要离开习惯的地方,「祷告带领我们服事,服事带领我们回去祷告。

 

最大的爱是走进人们的苦难中,如同耶稣一样

谈到灵性照顾的现场,马约翰牧师分享:「最大的爱是倾听,而不是处理问题,就像上帝都用爱来听我们的祷告。我们主要目的不是给答案,而是帮助他们找到答案。」

 

马牧师在26岁时开始牧会,某次会友打电话告诉他:「牧师,我弟弟自杀了,你可不可以来我们家。」他开着车,在路上祷告:「我还没有预备好,但是耶稣祢帮助我,让我可以代表祢。」

 

「我去陪伴他们,我不记得当时说了甚么,我只记得,我进入到他们的苦难中,就像耶稣一样,是上帝要我去到他们中间。」他分享,我们要学习,如同耶稣道成肉身的爱,走入到人们的苦难中间。

马偕院牧部吴雅莉牧师分享临床实际案例。(图/记者王诗瑜)

灵性照顾的临床案例

灵就是唿吸,是上帝的气息,人的气息是由上帝而来,于是人成了有灵的活人。最重要的灵性,就是和上帝有合宜关係。具有丰富临床经验,马偕院牧部吴雅莉牧师分享。

 

灵性照顾,是活出上帝在我们裡面的本质﹣爱和怜悯,也是和好的职分,若圣灵动工,我们就成为桥梁,让他(病患)与神和好。

 

谈到实际的临床案例,她说:「如同保罗所说的,像什么样的人,我就做什么样的人,为了福音的缘故。」

 

有位77岁的弟兄,罹患慢性肺纤维化,当她前去关怀时,弟兄很痛苦,一心求死,希望上帝赶快把他带走,甚至认为祷告皆未被垂听。

 

当时弟兄已经不愿意吃饭,他说:「我嘴巴张开就痛,吃东西好痛苦,叫护士不要逼我吃饭!」吴雅莉牧师耐心倾听弟兄的需要,说:「但这样会饿耶!」弟兄回答道:「我不要吃药,让身体乾乾净净去见上帝。」吴雅莉牧师继续耐心的回应:「你觉得见上帝要乾乾净的,所以在作预备。但不吃,真的可以乾乾净净的吗?」

 

此时,弟兄说出藏在内心已久的想法,「我上辈子做错甚么,上帝这样对我,这辈子没做甚么不好,上帝怎么让我得这种病?」

 

她以同理的口吻来回应:「生这个病很痛苦,让你一直在找塬因。」此时弟兄提到约翰福音3: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这句经文彷彿成为他唯一的力量。

 

「你相信上帝给你永生吗?所以你很盼望赶快去找上帝吗?」弟兄点点头,说:「我将自己交託给上帝。」经过弟兄同意后,吴雅莉牧师开始为他祷告:「父神,求祢褓抱祢所爱的孩子,在等候祢的时候,经歷交託的轻省和平安…」祷告完后,弟兄的眼神改变了,炯炯有神,甚至开口感谢她。

 

「这个弟兄,正在面对灵性的痛苦,此刻他所需要的不是教导,而是更多的安慰和盼望。灵性照顾,就是看见对方此刻的位置,与他同行,就如同耶稣与我们同行一样。

 

最后吴牧师也作了总结,身为灵性照顾者,最重要是先学会自我照顾,当我们亲身经歷了灵性被医治的时刻,才能去觉察对方所经歷的,进行关怀和陪伴。

 

太鲁阁号报导汇整》今日报带您追踪事件发展,

 

精选要闻》

太鲁阁事故 / 西湖国中老师骆盈盈追思会 父母流泪怀念:我们都想妳,直到天国再相见

你知道圣经人物但以理,早已开始「祷读」了吗

牧者建造会友属灵生命?谁来建造牧者的?周巽光牧师、康来昌牧师、魏连岳老师,他们这样

 

立刻加入今LINE,热门文章一次

 

我是基督徒,我支持基督教今日报》立即

 

简单好用!一键阅读今日报—自己做今日报App?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