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在场的有思道平台同工,负责协调角色的袁蔚然弟兄(左),及思道平台的召集人梅志荣弟兄(右)。

在场的有思道平台同工,负责协调角色的袁蔚然弟兄(左),及思道平台的召集人梅志荣弟兄(右)。 (摄影/记者洪敬义)

香港的教会牧者对于新世代的牧养与断层问题,是否能理解并正确对症下药?当焦点放于教会与牧者的回应,教会内的肢体又如何看待教会与新世代的牧养问题?

17日晚由思道平台举办的「传统教会能牧养新世代信徒吗?为甚么?应该怎样做?」交流会,当晚有牧者及肢体,大家围圈就坐,一同分享、探讨信仰与上教会多年所见所感的一些点滴,并归纳以下几个问题与重点。(註:以下参与者以化名刊出。)

当晚主持人,同是思道平台的同工何志刚弟兄和与会者交谈,亦整合当中的分享。

当晚主持人,同是思道平台的同工何志刚弟兄和与会者交谈,亦整合当中的分享。 (摄影/记者洪敬义)

太早去崇拜了

「一大早起床去教会崇拜,实在有点儿辛苦。」委身于教会作影音事奉的阿明说。整体而言,香港教会都会在周日早上8时或10时进行崇拜。但他指Youtube网站有很多教会早前录影的崇拜影片,那为何还要固定于一个周日早晨的时候,去教会崇拜?

「同样地,看诗歌歌词,就一定要用纸印出来才叫诗歌吗?这可不一定。」他说。

牧者跟肢体的鸿沟

同场的阿一发言:「关于牧养问题,我认为早于20年前已出现问题。只是在2014年才真正引爆当中的断层问题而已。」

接着他以20年前后的社会环境作例:「以8、90年代而言,大学毕业的确会找到好工作-薪水高、发展前景好。可是,教会牧者仍以这概念跟新世代的年轻肢体说,只要大学毕业,便自然找到好工作。请问,教会懂得当前社会环境吗?

牧者问题?

早年去香港一间大教会的阿永分享道,他已离开去了6年的教会。他不讳言,在唸中学时,为着对信仰的信心,从那间教会中确实曾得到圣经课程的教导,而让灵命有所成长。至他上大学,仍在两所大学的团契与诗班两边跑。

毕业后,因工作压力,加上家人都是非信徒,对信仰热情比当学生时减煺很多。他回到大教会,有感那裡的课程内容与教导已熟悉。但是以前所学,好像已难以实践于生活中。他疑惑,教会所教导的,其实是否只适合于中学生的填鸭式教育?

出自于小教会的嘉维,所见所感与阿永有点相像。他先以彼得与约翰作一比较,然后再就牧者的态度上不愿谦卑,感到失望。嘉维有见新加坡牧者由小教会开展成大教会,当中的思维与讲道都受到感动,继而他与牧者分享这部分,可是牧者只视为「成功神学」来看待。他认为牧者的态度并没有为牧会真正审时度势,不久前决定辞任教会执事,準备到另一间教会。

伊宁对于教会一些牧者与肢体的看法,也有点不解。「昨晚跟几位牧者聚餐,我被牧者一句话婉阻:『政治的事并非教会要做的』。只是当大家谈论自己儿女在学校的教育话题,席上人人都替自己儿女感到辛苦、吃力,继而对教育政策有质疑与不满,我在想:生活与政治不就是分不开吗?」

她又说,身边的肢体大多都是小康之家,不时在讨论外出旅行话题。但她只稍稍带过一些扶贫事工,肢体们的反应却感到扫兴之余,对扶贫的话题亦显冷淡。

教会问题?

「我有一位信五代,还不够廿五岁的姊妹,也私下想离开那大教会了。」来自另一家大教会的立萍,引述了在该间大教会多年,对于教会近似保险业界的做法,以「跑数」(跑业绩)方式来督促教会同工吸纳一定数目的新肢体加入教会;但又对于教会内肢体仍以家长式教导,最后导致不断有肢体求去,亦没有挽留或检讨。

这状况引起了昭煌的同感。他在教会有参与青少年事奉,牧养小学到国中学生。可是他常被教会以「跑数」方式督促,例如规定一天要带学生查四次经等,否则会被责骂。

而在场亦先后有两位女肢体发言,一位认为教会避谈社会,就可避开社会与教会内的衝突?另一位则认同教会内肢体都各持不同政见与价值观,但设问对于一些题目,不讲就代表和谐吗?她认为大家彼此应先以圣经作教导。

当晚交流会不分牧者肢体,彼此在两小时内畅所欲言,表达对教会牧养问题的所思所感。

当晚交流会不分牧者肢体,彼此在两小时内畅所欲言,表达对教会牧养问题的所思所感。 (摄影/记者洪敬义)

牧者与思道平台同工的感言

袁蔚然弟兄先坦言,自己所属较为传统教会,他有感在教会的牧者大多已是超过50岁,作风偏向保守,对社会的触觉相对亦变得较弱。

袁弟兄亦同意在生活实践信仰,但指香港自1997年后,教会好像跟不上社会的急剧转变,对一些状况反应有点慢。

另外他亦作一比喻:现今不难见一些年轻肢体已创业当老闆,但在一些资深牧者眼中,他们仍将年轻肢体视作小孩看待。对于那些年轻肢体,又怎看待这些牧者?

继而他以「忘本」形容:牧者亦年轻过,当中谁在十多岁时不带点反叛?面对现今社会,仍由年老的人坐在位子上作决定,他疑惑这些决定会是对吗?

在场的一位牧师,他坦言很嚮往年轻时所身处的旧年代教会,牧者与肢体是以平等地位作沟通交流,他现今身为牧者也有这样的心愿。但他感言,让年轻肢体发声来做到平等状况有点不到位,除教牧的问题,还有的是年轻人不理会他主动的邀谈。

亦有传道人回应袁弟兄的说法,他感到神学院的老师与学者都能跟上社会的转变,只有教会却滞后于社会。

思道平台召集人梅志荣弟兄则直认,教会是不懂牧养,因见牧者一种「我讲的就是真理」的心态。他强调现今教会好像将福音搞错方向,在于焦点怎么不在牧养人在地上得有新生命,却反而总思想上天堂的事?

但他亦感言,牧者在教会亦有他们的包袱。在于地上,肢体是他们的「老闆」,他们的生活源于肢体奉献,当他们的做法过于突出,往往招致被解聘的后果。

总结

当晚两小时的交流会,引起不同教会的肢体与牧者各抒己见,虽然分享当中难免带点犀利,但出发点均是希望香港教会有正面发展。面对近廿年社会的急剧转变,教会如何及时跟上当中转变,继而能够适切回应教会肢体的需求,是当今香港教会面临的一大课题。而以上所提出的问题点,也提供给教会作思考。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希望将讯息更快速传达给您,因此我们的伺服器必须更有效率,恳请您为今日报奉献一份心力。(点此奉献)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希望将讯息更快速传达给您,因此我们的伺服器必须更有效率,恳请您为今日报奉献一份心力。(点此奉献)

▌HOT!!! 本周超热门 ▌

总统今接见16位牧者代表 杨宁亚总结:不是「修民法」或「立专法」的问题,核心问题在「婚姻家庭」 

无与伦比的爱与勇气 抗癌美少女战士Dora 

这个脸书粉丝团默默行善! 「不到5天」清空81岁阿嬷滞销的高丽菜 

有债务还要奉献吗? 

连恩尼逊演出电影《沉默》 与「蜘蛛人」安德鲁加菲尔德齐讚上帝的爱

【加入今日报LINE群 成为转化社群媒体勇士】

逾万读者都喜欢看,24小时陪你用「新闻」看见「基督视野」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