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最关键的不是往前还是往后,乃是转向神。因为神在哪裡,路就在哪裡。(图片来源/今日报图库)

(读经:路得记1~4章)

 

士师秉政的时代,社会动盪,信仰崩溃,各人任意而行。
 

灵性的荒芜已让人多受磨难,痛苦不堪,现如今,田地竟也荒芜,饥荒遍地,甚至号称粮仓的伯利恆也不例外。

 

翻看歷史,会发现饥荒在迦南地并不稀罕。

 

列祖们都也经歷过饥荒,甚至不只一次。这样的情形似乎与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的形象严重不符。但是,稍有经验便可知,反常并非偶然,乃是神的作为,蕴藏着神的美意。

 

亚伯拉罕经歷饥荒时如此,以撒、雅各亦如此。当然,这些道理基本都是事后得知。身为当局者,列祖们也常看不清形势,就像亚伯拉罕,在饥荒来临时,他很自然的反应就是下埃及避难。

 

信心的勇士都选择逃离,何况是生活在迷惘时代的亚比米勒。不过,与亚伯拉罕略有不同的是,亚比米勒没有举家迁往尼罗河畔的埃及地,乃是就近迁移,去到了一河之隔的摩押地。不求像亚伯兰下埃及一样赚个盆满钵满,但求能苟且偷生,度过荒年,到时候便可重返家园。

 

理想已很不丰满,现实却是更加骨感。
 

在摩押地,亚比米勒和他的两个儿子相继离世。就这样,逃难地成了遇难地。

 

埋葬了丈夫和儿子,拿俄米面临着选择:留在摩押还是返回伯利恆。对富贵者来说,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辜负无限风光。对拿俄米来说,不还乡则如赤身夜行,尚能残留少许颜面。同样的情形,不少人选择了留下来,即或明知会撞死在南墙上。

 

跟从神,必然有路可走。(摄影/记者陈荣恩)

 

塬因很简单,每个离家的人,出发时心声几乎都是:混不好我不会回来的!可如今,不仅没有做到衣锦还乡,甚至是落魄至极。人都要面子,往往心中默念路是自己选的,咬着牙也要坚持。这看似勇敢,但若是路错了还坚持,则是愚蠢。

 

这种情况下,相较于往前走,往回走需要更大的勇气。
 

拿俄米选择了后者,她定意归回家乡。与她一同归来的,还有执意跟随的儿媳路得。当年离开时,丈夫儿子,人丁兴旺。如今归来,两位寡妇,孤苦伶仃。不过,不必过于悲伤。当时的伯利恒城哀鸿遍野,如今的道路两旁风吹麦浪。绝产的土地能再度成为粮仓,玛拉的苦水也必能再次变甜。

 

走在故乡的路上,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微风吹过,金黄的麦浪沙沙作响,拿俄米不知道会否有心情哼唱:

 

远处蔚蓝天空下
涌动着金色的麦浪
就在那裡曾是你和我
爱过的地方

 

亚比米勒已不在了,估计拿俄米也不会有这份心情,但路得与波阿斯,却相逢在这丰收的田野上。地上麦穗散落,心中爱情成长,在拿俄米的鼓励下,波阿斯亦经过一番努力,有情人终成眷属。不久之后,路得怀孕生子,犹大的家谱上,终于出现了大卫的名字。

 

自此,拿俄米苦尽甘来。当然,苦尽甘来不是只有拿俄米,还有路得,更有整个以色列民族。若继续引申,则包括全人类。

 

有时候,往前走没有路,往回走才有路。不过,最关键的不是往前还是往后,乃是转向神。因为神在哪裡,路就在哪裡。就像路得,她定意跟从的不是拿俄米,乃是拿俄米所信的神。即或是这信主的一家遭遇患难,她仍相信他们的神,并且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跟从神,必然有路可走。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