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照片来源/明声长老教会;编辑中心製图)

什么意思?
我的教会已经觉得我们参加的聚会太少,一个牧师居然会嫌聚会太多?有没有搞错?难道没读过使徒行传裡的「天天聚会」吗?难道不知道教会裡的核心同工是天天报到,甚至还有晨祷要跑?
如果真要这么解释,那不妨请大家考虑直接搬去教会旁边组成社区,完成「住在耶和华的殿中」之终极目标,顺便日夜瞻仰主的荣光!

只要读过圣经的人当然都知道,教会初期的信徒「天天」在殿裡也在家裡聚会,神还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但是,大家可能没注意,这完全是出于「自愿」不是出于「动员」,这可是天壤之别啊!
去过韩国教会的人都知道,他们清晨五点半起来晨祷,而且聚会时间一到,教会就挤满了人,这是模仿不来的,所以访韩的台湾教会很多,回来以后有感动推动晨祷的也不少,只是最后还是无疾而终居多。

如果您跟我同一个教会,您主张天天聚会,没有人有理由反对,但是如果您希望教会政令宣导并且提倡长执与牧师带头,甚至常常以「鼓励」为名质问没有出席的会友,这样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了(这算天国的金色恐怖吗?)。

教会该有哪些聚会,是没有明文规定的。但是翻开教会歷史,长久以来,信徒就崇拜那些勤于聚会的人,并且会用「属灵」来称讚他们,最好是24小时都在圣殿祷告。

我们该不该尊敬这些人?
当然应该!
耶稣时代就有许多长时间在圣殿祷告的人,他们备受尊崇,无庸置疑,但是「尊敬」跟「高举」毕竟是二回事儿。我们可以欣赏别人所做的事,但未必要期望自己跟他们一样。毕竟,每个人状况不同,光是「有无家累」就是很大的差别。何况,圣经根本没有「用聚会次数评估信徒灵命」这回事儿。我们鼓励信徒常常聚会,这毫无疑问是合乎圣经的,但是用出席频率来评价一个人就失之偏颇了。

聚会绝对是好事,圣经唿吁我们不可停止聚会,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允许聚会变成一种压力,甚至一种指标。
以现代人来说,我们要应付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硬要」参加聚会恐怕本末倒置。目前我参与的圣地亚哥教会带职传道还在科技公司上班,根本分身乏术,他会尽量参加週叁祷告会,但是长执都同意他可以选择休息,因为这个阶段,他的睡眠比参加一个祷告会更重要,我们需要他身心健康长远与我们同工,而不是拼了老命出席一个下班后的聚会。

又是週末,究竟基督徒是「享受」週末还是「忍受」週末,真的只有自己知道,勇于对自己的信仰负责恐怕才是当代基督徒优先要思考的议题。

「基督徒一定要参加这么多聚会吗?」光是这个题目就够引起革命了,资深基督徒应该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吧?我们都懂的。

【粉丝数衝破5万! 欢迎加入今日报Line生活圈】
● ID:@IOB5227J 
● 手机直接点入加入:(点我)
● 行动条码: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