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谢达明院牧。

谢达明院牧。 (摄影/记者王志宏)

从事临终关顾、院牧事工逾20年的谢达明院牧(下称谢院牧),照顾过的末期患癌者及其家属还不少。但他自己也患上末期癌症,换作别人,可能会埋怨神、变得愤世嫉俗,封闭自己、不想与人接触。不知道谢院牧是否一点也没有埋怨神,但他看来没有愤世嫉俗,也没有封闭自己,日前更举办感恩惜别分享会,与新知旧雨会面之余,同时是分享神荣耀的好机会。

开场前大家已争相和谢院牧打招唿,倾谈说话。

开场前大家已争相和谢院牧打招唿,倾谈说话。 (摄影/记者王志宏)

出席是一种坚持

每天能起床,还要在没有痛楚下过平常的生活,并非必然,一般健康的人不会想这些,但身受其害的人却不得不想。「能见到大家已是恩典,还担心今天无法出席,早前身上有多种痛楚,我曾修读CPE(临床牧关教育课程),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第一次记者见到他,是在一个月前基督教联合书展的讲座,当时谢院牧已有点消瘦,但仍正常走路,在台上演讲和接受记者採访合共约40分鐘。今次见谢院牧则是坐轮椅,且独自公开发言只是约10分鐘,身体明显比以往差,可能是因很痛楚、辛苦和疲惫,但仍愿意出席分享会,显见其英勇且感恩的心。

谢院牧多年的同事林锦涛院牧。

谢院牧多年的同事林锦涛院牧。 (摄影/记者王志宏)

座无虚席

谢院牧从事院牧事工逾20年,服务过大批弟兄姊妹,加上众多亲朋好友,惜别会坐满整间教会(人数估计逾百人)。活动开始前,谢院牧一进场,大家争相和他打招唿、倾谈说话。活动期间,包括各方好友读出心声的环节,主持人请大家简略说话,因为也有大批与会者有话要和他说。散场要离开时,与会者排队与他握手说话,且排队者众。与其说是惜别会,此次也像婚宴般的人生大事,都是生平认识的友好集结起来,而当时他们对谢院牧的说话,就像把数十年的感情和友谊浓缩起来。

出席人数众多,又多人踊跃发言,可见谢院牧人缘好、有号召力,或者说,他平常做很多感动别人、或关顾别人的事,他人才会主动前来,当天人数众多,热热闹闹,伤感气氛不大,特别是大家都知道谢院牧是要回天家,见主面,对未来有盼望。

本身是传道的谢师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谢院牧。

本身是传道的谢师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谢院牧。 (摄影/记者 王志宏)

一辈子的浪漫

无论是基督教联合书展的讲座,或者今次分享会,都见到谢师母伴随谢院牧左右,无微不至的照顾谢牧师,实践婚礼誓词「你愿意嫁给这个男人吗?爱他、忠诚于他,无论他贫困、患病或者残疾,直至死亡。」这种一辈子的诺言,说来容易,实践起来却是另一回事,然而他们实在是很美的典範。

活多一天,就事奉多一天

有师母妥善照顾的谢牧师,多年院牧事工的经歷,倒不会因着他的离开而被遗忘,其所以用了一年时间,把自己网上的文章,包括探访、事奉分享重新整理,将推出《跨越生死的院牧事奉》一书。

散场时谢院牧和大家握手道别。

散场时谢院牧和大家握手道别。 (摄影/记者王志宏)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甦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篇23篇

【为今日报脸书按讚 成为转化社群媒体勇士】

逾百万读者都喜欢看,24小时陪你用「新闻」看见「基督视野」

● 手机立即加入:(点我)
● 扫行动条码: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