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丹尼尔.林分享,昼夜祷告的其中一个重要塬因,在于基督徒和上帝「每天都要有新鲜的关係」。(照片提供/ APHA 亚洲祷告殿)

国际祷告运动的关键推动者丹尼尔.林(Daniel Lim)牧师,也是堪萨斯市国际祷告殿(IHOPKC)的执行长。整个国际祷告殿事工于1999年从美国堪萨斯市开始,丹尼尔.林在其中见证城市的改变。

「当我信主重生以后,我很渴望更深的祷告。我常常到山上,到没有人的地方就祷告几个晚上。」当时丹尼尔.林从没听过「末世敬拜祷告运动(The End-Time Prayer Movement)」。多年后成为牧师,他形容有种「基督将再来」的迫切感充满他:当耶稣回来,我能预备好吗?我能认出祂是谁吗?

 

「我明白了祷告和禁食的重要性,却还没有意识到末世。」他读到路加福音18章8节的经文「人子来的时候,在世上找得到这种信心吗?」丹尼尔.林思想,迎接基督再来不只关乎个人生命的改变,「昼夜祷告就是教会迎接基督再来非常重要的事。」

 

他在国际祷告殿创办牧师迈克·比克利(Mike Bickle)的邀请下,全家搬到堪萨斯市,开始参与24小时祷告殿的事工。末世祷告运动的核心很简单,就是在耶稣再来以前,在地如在天的敬拜、昼夜不止息的祷告。当圣灵开始在各地建立属天文化,这样的大能就能兴起一股全球运动。

 

这样的祷告改变丹尼尔.林的生命,他曾经以为祷告是「工具」而非「最终的目标」,「我们想用祷告达成突破、医治或祝福。但,祷告是『和我爱的对象说话』,没有比这更多需要追求的了。」透过祷告得到的东西是「多余的」,基督徒与上帝的关係需要维持和沟通,「沟通不能间断,所以24/7很重要。」

 

忙于事工而减少祷告时间更是不合逻辑的决定。他进一步说,「我们常在祷告中追求復兴和突破,但24/7与耶稣亲密的关係,这样的祷告本身就已经发挥功效。」透过每天祷告除去小信、避免陷入试探和软弱,「如果你想到『突破』,『祷告』就是其中的重心。」

 

丹尼尔.林亲眼见证昼夜祷告在城市带来的改变。约25年前,堪萨斯市还不是一个很有发展性的城市,现在是全国网际网路最快的地方,也是企业家最适合待的地方,犯罪率也不断下降,他半开玩笑的说,甚至有警察无聊到辞职。「这些不是我们能影响的,当我们祷告,神自己做这些转化的工作。

 

「24/7昼夜祷告的目的不是和神求什么,而是浸泡在跟神的关係裡,建立一个属灵的环境,让每个人都可以昼夜遇见神。」他缓缓说道,没错,教会復兴、社会改变、个人的医治、突破和祝福都是我们想看到的,但那绝对不是第一个目标,不是最重要的。

 

基督徒都明白,祷告是与神对话的过程、摸索神的心意的时刻。诗篇16章18节记下另一个方面,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边,我便不致摇动。「我把我的主时常放在我的面前,每一次被摇动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我的主在我面前。」

 

在信心比较小或完全没有盼望的时候,更要昼夜祷告。与神的沟通不能停止,「每一天」把耶稣放在面前。

丹尼尔.林分享,当他看见世界各地出现越来越多24小时祷告殿,也要留意不要因着「普遍化」而不在「质量」上成长。当事情普遍,就要回到核心思想:「是不是每一天被耶稣的荣美吸引?还有没有那份初爱?」(摄影/记者庄尧亭)

 

丹尼尔.林说,圣经中提到被鬼附身的格拉森人,「耶稣只用几句话就把整群邪灵赶出去。主的权柄超越一切政治、军事、灵界。」当基督徒流泪的时候,来到羔羊面前流泪,「有时候要经过风浪,才知道塬来我们跟神的关係这么肤浅、信心这么小,只求好…」

 

他在昼夜祷告中最深的体会,「耶稣要我们百分之一百的心,我们觉得够深了,祂还觉得不够。」上帝不是只是回应祷告的「神灯」,不止息的寻求上帝,能真实经歷:祂是擦乾我们眼泪的主、建立永恆国度的君王。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