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博爱浸信会新堂即将落成,上空的十字架高举基督。

博爱浸信会新堂即将落成,上空的十字架高举基督。 (照片提供/博爱浸信会)

百货公司週年庆或美食商店外的「排队文化」,总能创造更多买气。没想到在教会界也有此一风潮,就发生在花莲博爱浸信会,而且还是每週的主日崇拜。为什么?「因为牧师的证道太精采!」所以没有人姗姗来迟,弟兄姐妹们反倒提早至教会门口外排队。 花莲唯二千人教会之一的博爱浸信会,不仅创造「吸睛」的排队文化,今年12月新堂将落成,被路过的社区居民以为花莲市又开了一家「小远东百货公司」。

透明玻璃打造 民众:怎么那么漂亮!

去年动工,预计今年12月完工,明年3月拿到使用执照的博爱浸信会,新堂建筑共1,200坪。以透明玻璃打造的现代化外观,好像百货公司或旅馆,路过的居民忍不住抬头欣赏,有人大讚:「哇,怎么那么漂亮!」很想走进来看看。主任牧师张木泉表示,透明玻璃让外面的人能将裡面看得一清二楚,降低民众对教会的距离感;一眼就看见高空中的十字架,高举基督,期许教会能成为一间「人想要甚么就能拥有甚么」以及「心灵漂泊者的归属」。

不分教会的弟兄姐妹全心奉献,见证上帝亲自掌管与供应建堂事工。

不分教会的弟兄姐妹全心奉献,见证上帝亲自掌管与供应建堂事工。 (照片提供/博爱浸信会)

一楼挑高大厅内有教会开设的喜乐咖啡吧;主会堂的楼梯直通到室内大厅休閒广场,有技巧的引导弟兄姐妹及新朋友在主日会后相互交通,连爱宴也可在室内进行。「我们希望在现今人与人冷漠的世代中,营造彼此相爱的文化!」这确实让不少未信者大开眼界,对教会留下好印象。 新堂建堂经费1亿8千万,但张木泉不忍全教会弟兄姐妹背负银行贷款,因此推动信徒奉献、蚂蚁雄兵建堂奉献、举办义卖募款、至各教会分享建堂异象,并向弟兄姐妹「无息借款」。 不少教会只要投入建堂,就会面临会众人数减少、奉献降低或牧师走路的景况,因为太辛苦。但博爱浸信会建堂过程中,建堂委员会主动担下许多困难之事,让张木泉可以将心力花在牧会上,教会人数不但持续增长,奉献也增多。因此期盼未来能将教会的建堂募款策略及见证分享出来,见证神的荣耀,并希望在献堂前将无息借款还清,为主做见证,激励更多教会及弟兄姐妹。

讲道生活化养成另类「排队文化」 未信者也跟着排排看!

博爱浸信会目前在拥有3,000坪空间的临时会堂聚会,每週主日,教会外可以看见为了参加下一堂聚会而排队的会众,因为如果迟到,就坐不到好位置。意外创造出的排队文化,连未信者也跟着排队。

博爱浸信会意外产生的排队文化及户外浸礼,都是把握机会让社区居民看见基督的美好。

博爱浸信会意外产生的排队文化及户外浸礼,都是把握机会让社区居民看见基督的美好。 (照片提供/博爱浸信会)

但主日聚会到底有甚么值得会众们这么「拼早起」?张木泉认为,教会持续增长,除了一定要有上帝与圣灵的同在外,另一个关键在于领袖和「牧师的讲道」。他的观念为「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讲道主题吸引人、内容一听就懂,就是要让人喜欢参加主日,照顾到新朋友的需求。「主日崇拜是我们教会出席率最高的聚会!」 此外,和排队文化有同样理念的「群众聚集效应」也应用在「浸礼」。博爱浸信会将浸礼移到户外举行,弟兄姐妹及受洗者的亲友全聚集在户外广场观礼及领受祝福,感动未信亲友信主,同时吸引未信者驻足,很有智慧的把握机会让人「看见」基督的美好。

明年开始「网路教会」 朝万人教会迈进

刚到此地牧会,张木泉发现当时花莲为全台湾离婚率最高的城市,于是从婚姻家庭事工开始做起。「家庭被建立,其它事工就跟着起来。」而圣灵、敬拜更新及转型小组教会,是教会带来不断增长的关键。

復活节走出户外游行,向人宣告耶稣復活。

復活节走出户外游行,向人宣告耶稣復活。 (照片提供/博爱浸信会)

「我告诉小组长:『你们就是小组的牧师!』」其中「敞开小组」更是以传福音为目的而成立的「任务编组」,一季即带领50人信主;平时也会以小组结合个人见证进行佈道,果效极佳。「因为一个人生命改变更新,就是最好的『福音』!」 23年来,张木泉带领博爱浸信会从50人成长到现在的1,200人,虽有意植堂,却有鑑于差派出去的人才需要18般舞艺且能耐苦,开拓容易半途夭折。直到近来受到7-11及麦当劳「中央厨房」的概念启发,博爱浸信会明年决定正式发展「网路教会」,由母会「连线直播」讲道内容,再由当地传道同工关怀牧养,如此便可多点拓展。

会做事更要「建立关係」 花莲是牧会第一站也是最后一站

「把事情做好,人还是会离开、教会还是会分裂。」 因此张木泉认为牧会的困难点不在于事工,而是「关係」。所以从传道人夫妇开始,会定期聚集祷告、出游、相互关心,举办同工煺修会,并提拨同工们「关怀基金」,稳固彼此相爱的关係。

张木泉牧师夫妇委身花莲23年,紧抓住上帝的应许,顺服祂的带领,愿意成为花莲的一粒麦子,将一生埋在这裡。

张木泉牧师夫妇委身花莲23年,紧抓住上帝的应许,顺服祂的带领,愿意成为花莲的一粒麦子,将一生埋在这裡。 (照片提供/博爱浸信会)

在偏乡23年的牧会旅程,张木泉前2年总是在和神拉扯,即使天性乐观也曾感到几近崩溃,「不想干了」,但神每一次都用经文给出安慰与提醒,让他再次回到神的面前全心顺服与仰望。过程中纵然有缺乏,但上帝总是不吝给出大礼物,小至一台电锅,大至一部汽车,上帝都感动他人免费赠送,让张木泉无法不降服于神的爱。 他的充电管道,就是每天清晨4时半一定起床祷告、亲近神,儆醒的避免属灵骄傲,提醒自己只是神的管道。「炼净渣滓去,更合神心意,全心顺服主,至死永不渝。」这是张木泉自神学院毕业时对神的立约,简短20字,也是他用尽半生将生命委身花莲的见证。「这裡是我第一个牧会的地方,也是最后一个!」他坚定的说。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