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余光中一首《乡愁》,令无数人共鸣。然而,雅各书信中哀愁,却常被人有意或无意的忽略。(照片来源/左:Shutterstock;右:国立中山大学余光中数位文学馆)

未信时

行为是一道深深的天堑,

我在这头,

天堂在那头。

 

初信时,

行为是一条弯弯的小路,

我在后头,

圣经在前头。

 

生活中,

行为是一架稳稳的天平,

我在这头,

灵命在那头。

 

试炼时行为是一副重重的枷锁,

我在裡头,

撒但在外头。

 

后来啊,

行为是一座高高的大楼,

我在上头,

信心在下头。

 

将来呢?

行为是一张大大的奖状,

我在这头,

基督在那头。

 

「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各书2:26

 

余光中一首《乡愁》,令无数人共鸣。然而,雅各书信中哀愁,却常被人有意或无意的忽略。甚至有人认为,乾脆不要读这封信,因为它似乎与「因信称义」的真理格格不入。

 

而这,正是雅各心裡的愁。

 

彼时,有的信徒在遭遇撒但试探时,随从私欲,爱心全无。有的信徒则嫌贫爱富,以貌取人。也有信徒口无遮拦,打架斗殴。当然,还有些富足的基督徒,为富不仁,骄傲自大。

 

雅各提醒他们,若只有口头上的信心,行为却没有改变,那信心是假的,称义也就成了一厢情愿。

 

因此,雅各所说的称义需要信心加行为,跟保罗所说的「因信称义」并没有任何地衝突。保罗所说的信,指的是心裡相信,这信包含着认罪悔改,之后定会有好行为的流露。而雅各所说的信,指的是在教会裡人们嘴巴说说的相信,这信有真有假,而行为就是分辨真假的重要标誌。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