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领袖的优秀是熟悉圣经,正解教义,虔诚祈祷。(照片来源/今日报图库)

(读经:以斯拉记7~10章)

 

由家谱可知,以斯拉是亚伦的后裔。这样的人,生来就是要作祭司的。然而,人们见到以斯拉时,却习惯称他为「文士」。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叫祭司,同样,也不是所有的祭司都可以叫文士。以斯拉的横空出世,会让不少明白人感叹:同样是祭司,差距咋会这么大呢?

 

环顾四周,各个领域都有以斯拉这样的人。他们的存在,证明了一个真理:人和人之间是有差距的。

 

有时候,这个差距是性别年龄,是出身背景,是受教育的程度,但更多的时候,这个差距是恒久的毅力,是努力的程度。羡慕别人有个好爸爸时,千万别忘了学好「数理化」,否则,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在以斯拉的时代,祭司已是稀缺人才。他明明可以靠血统吃饭,每天只要按流程烧香献祭,偶尔回答几个小问题,就可以安逸的过一辈子。但是,他却定志考究耶和华的律法,成为精通律法的文士。

 

以斯拉何时开始有了考究律法的志向?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确知的是,他并非只是在学理论知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是学以致用,切实遵行。这一点,比耶稣时代的文士强多了。他也不是为了参加「考试」,换取功名而学习,其目的明确,就是要教导百姓,使众人都明白神的旨意。

 

许多人认为,选民之中只要有祭司就好了。然而,若失去了对神话语的讲解,要再多的祭司又有何用?换句话说,祭司若不精通律法,数量再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

 

以斯拉的专业水平与行事为人不只获得了同胞们的讚赏,甚至连亚达薛西王都对他十分尊重和佩服。因此,他不仅爽快答应了以斯拉前往耶路撒冷的请求,还甘心向耶和华神献上金银礼物。

 

儘管蒙国王礼遇,权力加身,但以斯拉却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他知道这一切绝非自己的功劳,乃全都是出于神的帮助。因此,他向神献上感恩的祷告,将一切荣耀都归于祂!

 

由此可知,以斯拉不只精通律法,还常常祷告。

 

出发之前,因路途遥远,又携带大量财物,以斯拉禁食祷告,求神赐给他们平坦的道路。

 

当听说百姓与外族通婚,而且首领和官长带头犯罪时,以斯拉撕裂衣袍,双膝跪地,举手代百姓向神认罪。其言恳切,其情真挚,心中的忧伤展露无遗。听闻以斯拉在殿中祷告,男女老幼无不动容,齐聚主前,流泪痛哭。

 

祷告过后,以斯拉明确指出他们不该娶外邦女子为妻,并要求他们悔改。百姓同心响应,都定意按耶和华的律法而行。在圣殿建成后,犹大人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復兴。

 

毫无疑问,以斯拉是那个时代最为优秀的领袖。其实,领袖本该个个优秀,但我们却都自甘平庸。

 

曾以为,平庸是先天的差距,是环境的无奈,甚至是内心的谦卑。但是,当我们真正懂得领袖的优秀既不是出人头地,谋得一官半职,也不是名满天下,人尽皆知,而是熟悉圣经,正解教义,虔诚祈祷时,我们就不会觉得平庸有理,更不会为自己甘于平庸而沾沾自喜了。

 

若要以斯拉分享成为好领袖的经验,他一定会说,能多学点固然是好,但最关键的其实只有两招:查经与祈祷。

 

就这么简单,这…谁不知道?既然知道,还不赶快去练!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希望将讯息更快速传达给您,恳请您为今日报奉献一份心力。(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