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服事,是神给人的恩典,每个人都当珍惜恩典,警醒事奉。(图片来源/今日报图库)

再混乱的时代,也有对神忠信的子民。他们或许没有较高的地位,轰轰烈烈的事蹟,但他们信仰虔诚,认真遵行主道。这样的人,小城伯利恒的波阿斯算一个,以法莲山地的以利加拿也算一个。

(读经:撒母耳记上1~7章)

每年的节期,以利加拿都会带着家人到示罗献祭、敬拜神。在士师的时代,他的举动彷彿洪水中的一股清流,让人相信希望仍在。

 

儘管如此,这个家庭仍有难题,那就是以利加拿的妻子哈拿不生育。因此,哈拿心裡愁苦,却又无人可以倾诉,只有到神面前流泪祷告。

 

彼时,许多人的信仰已有名无实,甚至祭司都不再心存敬畏,服事仅仅是为了混口肉吃。因此,诚恳迫切、默默祷告的哈拿便成了异类,祭司以利的结论是:这个妇人肯定喝醉了。

 

祷告过后,哈拿不再面带愁容。返乡不久,她怀孕生子,起名撒母耳。既让自己牢记这个孩子是从神那裡求来的,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神面前许下的愿。哈拿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断奶之后,她便将儿子带到示罗,使他终生归于耶和华。

 

对哈拿来说,把孩子献给神既是还愿,也是感恩。虽然不捨,却是甘心。此后,每逢节期,除了带祭物来献给神,哈拿的手中还多了一件小衣服,那是她为小撒母耳亲自缝製的外袍。母亲对儿子的爱,尽在一针一线中。

 

就在这段日子裡,以利那两个当祭司的儿子愈发无法无天。他们藐视神的祭物,甚至跟会幕门口服事的妇人苟合。敬拜的中心都有如此丑事,那整个社会灵性的堕落、道德的沦丧可见一斑。

 

他们为何敢明目张胆的犯罪?是什么让他们有恃无恐?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捧着一个铁饭碗,谁都不能取而代之。的确,祭司是世袭制的,也是亚伦独家专享的。只要是亚伦的后裔,且是健康无残疾的男孩,到了年龄就可接班成为祭司。因此,他们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失业。

 

然而,他们实在是想错了。当神越过老迈的以利,直接唿唤撒母耳时,祭司以利和他两个儿子的服事便进入了倒计时。其实,当哈拿向神祷告求子时,以利家就已经被神废弃了。耶和华不常有默示就是明显的证据,只是他们误以为手中抱着的是牢不可破的铁饭碗,所以才麻痺大意,丝毫没有察觉。现在神的默示来了,却是对以利家的审判。

再混乱的时代,也有对神忠信的子民。(图片来源/今日报图库)

 

诚然,亚伦的后裔当祭司是神的应许,神的应许也不会落空。不过,神的应许要从整体来看,对于单个的祭司,利未人,除非神对他有单独的应许,否则没有人的服事是铁饭碗,不会被代替的。

 

利未人和祭司蒙拣选,就是要代替其他支派来服事神。既然他们能替代别人,就能被别人替代,否则,像以利儿子这样的祭司就会层出不穷。因此,律法中设有拿细耳人的条例,这既是给其他支派服事的机会,也是给利未人和祭司一点压力。每个事奉的人都当警醒,否则随时可被人替换掉

 

果不其然,以利的两个儿子很快就被非利士人杀了,约柜也被敌人掳去。闻此噩耗,以利向后跌倒,摔死在门旁。儿媳临产,却遇危险,临终前,她为儿子取名以迦博,意思是荣耀离开以色列。她不知道,荣耀并没有离开以色列,只是离开了以利家而已

 

神的确没有离开以色列,他出手惩罚非利士人,没有费一兵一卒,非利士人乖乖地将约柜送回。失而復得的约柜没有再被送到示罗,乃是被放在了基列.耶琳。此后,约柜再也没有回到示罗,那裡也就不再是敬拜的中心。这说明,不仅服事的人没有铁饭碗,具有服事中心地位的城市也没有铁饭碗,神随时可选另一个地方替换。难怪基督警告以弗所教会,若不寻回起初的爱心,就将灯檯从塬处挪去

 

撒母耳渐渐长大,正式接班服事神。他唿吁以色列人悔改,弃绝一切的偶像,在米斯巴,他带领百姓向神献祭。非利士人闻讯赶来,想将他们一网打尽,神却帮助以色列人得胜,制服了非利士人。事实证明,神仍然与他的百姓同在。为记念神的作为,撒母耳立起一块石头,取名以便以谢。

 

就这样,撒母耳代替了根红苗正的祭司们,成为那个时代服事神的代表。他每年巡行各地,行使审判的职责,同时,他也将敬拜的中心转移到了自己的家乡拉玛。

 

暂时被废的祭司传统会一直被替代掉吗?当然不会!因为,撒母耳的儿子也无法世袭,也没有铁饭碗。

 

服事,是神给人的恩典,每个人都当珍惜恩典,警醒事奉。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