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江儿牧师分享独居对现代人所带来的影响。(摄影/记者 黄睿慈)

全球正快速吹起「独居风」!随着「乐单一族」迅速崛起,「独居」所带来的问题日渐影响现代人的生活模式,江儿牧师(本名:钟信仁)于22日晚间在台北復兴堂忠孝塬会堂分享信息,他提到独居对于现代人身、心、灵层面的影响。

叁弃一代与急速老龄化社会族群

根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调查,全球独居人口从1996年的1.3亿,到2006年正式突破2亿人,十年内增加了1/3的人口数。翻阅主计处资料,2010年台湾一人住户将近163万户,10年内成长快1/6,占全台家户数22%。

 

近几年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叁弃一代(放弃恋爱、结婚和声誉的年轻人)和中老年族群的独居人口比例日益渐增,包含「北漂族」、外来的跨区工作者(如外籍劳工、外派商务人士),而独居生活所衍生出的孤寂、害怕等心灵层面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独居」的字面含意

「独居」一词的希伯来文为Iebad,译作「单独」,有分离、疏离的意味,更有「不完整」的意思,意即:单独的人是不完整的。在创世记2章8节提到-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上帝创造人的心意是期望我们能感受到被爱,身旁有伴一同扶持,那单身与和独居的人怎么办?

 

江儿牧师提到孤单有叁种含意:感觉跟别人缺乏有意义的接触(内在空虚)、强烈想被某人或某些群体需要(自我价值感)、感觉自己被排斥在外(不被理解,即使身处人群中仍觉孤单)。

 

「每次的孤单孤寂,是重新(与上帝)对焦。」许多人身陷孤单的痛苦中难以挣脱,但是当我们有信仰目标时,就可学会「独处、与神约会、亲近主」等思维,因此孤独也可看作是自愿离开人群,重新来到神面前省思,使人得以更新、重生,得到面对困境的力量。

会众聚精会神听道。(摄影/记者 黄睿慈)

 

容易感到孤单的五大塬因

1.社会因素

在科技跃进带来便利交通与生活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不易建立深厚情谊,宁可在萤幕后方与另一端未知的陌生人交心,也不愿踏出家门关心左邻右舍,一旦我们越来越依赖科技产品,与人相处的热度也会大幅降低。

 

2.自我因素

人常有5种错误的心态,间接产生孤寂心理。

 

a.争胜:将生命看作一场大规模的竞赛,成功是胜利者的奖品,竞争是一种生活方式。

b.孤傲:认为自己是个强健个体,狂傲无需他人帮助或无神论。

c.自私:只管争取能据为己有的一切。

d.自义:为自己的权利而争,苛求世上完全公平,致使他越发失望愤怒。

e.害怕:孤单固然痛苦,但对这些人而言,去接近别人引起的不安全感与恐惧,则更叫他痛苦,如害怕亲密、被认识、被拒绝、害怕受伤等等。

 

3.无法沟通

沟通不良可能是许多人际关係的根本问题,人若不想或不知该如何坦承沟通,即便身处人群之中,这种疏离与孤单的感觉仍不会消散。

 

4.情境因素

有些人因察觉自己所处的情境特殊而感到孤单。其中以单身人士、丧偶者、老年人与领导者等族群居多,他们生活孤独,易被悲伤情绪垄罩,而值得注意的是所谓「高处不胜寒」的领导者,他们也可能因走在人群前或被排斥在人群外而感到孤寂。

 

5.灵性因素

神为爱的缘故创造人类,但祂也赐我们自由意志,甚至容许我们反叛。在起初的人类犯罪之后,我们的心就不得安宁,因为我们将自己与神隔绝。成千上万的孤单者不愿向神认罪,却一昧沉溺在药物、性、新奇经验、工作、运动或其他的活动中,却无法挥去内心的不安。

 

解决之道

承认问题:当人们感觉孤单,第一步就是要「承认孤单的感觉」,要针对问题而有所解决,并需认知过程中经歷痛苦是难免的。

 

探究塬因:唯有「确实找到塬因」才能治本,而不只是减轻表面症状而已。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些不能改变、有些则可以,就率先从可以着手的地方开始调整。

 

寻求方法:「学习更新思维、调整生理作息、多与人接触,增加改变的力量,随时寻求上帝帮助,透过读经与祷告,让神指引你找到生命的目的与意义。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他要荣耀我,因为他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约翰福音16:13-14

会众聚精会神听道。(摄影/记者 黄睿慈)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