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为国际图片通讯社提供照片的摄影师杨军牧师,鼓励信徒培养兴趣,可以平衡工作跟生活,但兴趣不能高于上帝或家人,若因为兴趣而不理会家人,反而成为罪。 (照片提供/杨军牧师)

一代着名相机Nikon FM2,以价廉物美,性价比高见称,是不少拍照发烧友的珍藏。香港基督教界拥有此相机者,包括韩华以琳长老教会牧师杨军,他是「正职牧师、副业摄影、閒时写作」的纪实摄影师。工余时间他会四出拍照,供应作品给香港的教会,以及国际图片通讯社(如美国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等不同的机构。 「拍照可当作事奉,有荣耀上帝、造就人和造就教会的意义。」

改变人生的兴趣,由低谷期的陶冶性情开始

 

从小已对拍照有兴趣的杨牧师,终于在1990年中学五年级暑假,打工购买人生首部相机,是为Nikon FM2。当时他是自学,透过书本和杂誌来了解拍照,并且多街拍。

 

1991年在机构事奉,渐渐地由于工作忙碌,加上其他的兴趣,碰相机的时间已愈来愈少,后来读神学,更让相机束之高阁很长的时间。2003年杨牧师买入数位傻瓜机,但只属玩票性质,没有认真看待。

 

及至2008年,杨牧师在事奉上遇上瓶颈,重新思想前路的问题。「当时重新思想信仰,认真聆听唐祟荣牧师的讲座,并且重新开始拍照。」他以拍照来陶冶性情,而且是採用底片拍照,不但Nikon FM2重见天日,也购玩其他古董相机来使用,主题多是拍生活点滴,如返教会,家人的生活等等,多是记实和街拍,风格偏向喜欢自然和真实的。

 

杨牧师属纪实摄影师,即使平常在路上遇见特别的人或事,也会拍照。 (照片提供/杨军牧师)

 

职业摄影师普遍不会如此积极

 

拍照成为杨牧师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不但工余时间拍得愈来愈多,也愈来愈有兴趣及认真看待这兴趣;更开始以部落格书写以摄影为主题的文章,更透过访问摄影师来学习拍照,更因此而开面书帐号,多认识街拍摄影师,并且主动邀约採访。

 

杨牧师指出跟摄影师谈话,可了解对方是如何看待摄影,为何会拍下某张照片,从中学习拍照,并且会把访问摄影师的访问在网站投稿。第一个访问摄影师的报导2012年投稿至网媒,及后当上有关网媒的博客,书写跟摄影有关的文章。

 

杨牧师採访摄影师,并且在博客上介绍他们,不但因为觉得受访者有独特或有值得介绍之处,而且提出很多摄影师是优秀的,即使他们现在默默耕耘、较无人认识。

 

杨牧师指出为家人拍照是极为愉快的事,若少了这部份是一大缺欠。 (照片提供/杨军牧师)

 

记者请杨牧师介绍一位给他印象深刻的摄影师,他则提出台湾摄影师张雍,此君前往捷克学拍照,并且在当地结婚及留下来生活。张雍的拍照理念深深影响着杨牧师,强调拍照包括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是因为关怀才拍照。「像是传福音,因为爱、关怀别人,所以去传福音,并不是为了传福音,才去爱、关怀别人。」

 

透过拍照接触世界,拍照(兴趣)的文化使命

 

杨牧师对拍照这兴趣讚不绝口,不只是休閒娱乐的平衡生活,「教牧同工也需要有个人兴趣,多认识基督教圈子以外的人,否则若不了解世事,牧养上会大有困难。」

 

塬本对政治或社区议题不是太热忱的杨牧师,因为拍照而开始留意,「拍照把我带到社区,让我接触不同的议题,更落地接触教会以外领域。」目前杨牧师工余时间会四出拍照,作品会供应给香港的教会,以及国际图片通讯社(如美国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等不同的机构。

 

普遍媒体的摄影记者,由于被指派需要某些照片,所以工作有一定的局限,而杨牧师作为特约摄影记者,倒可以按照自己意志行事。 (照片提供/杨军牧师)

 

杨牧师的总结是把拍照(兴趣)当作事奉,荣耀上帝、造就人和造就教会。而拥有其他兴趣人士,无论是音响迷还是模型车的迷,也适用此塬则。「兴趣不应与上帝割裂,否则就不是整全的信仰。」

 

「信仰更可透过拍照有深刻多些的体会,我没有把两者分开,拍照期间反思很多问题。」杨牧师提出信徒有责任,透过其兴趣(专业)展现文化使命,(如他在摄影圈)把信仰放在当中。「拍照有好态度,作品做到最好,别人对你或你的作品有正面的想法,若有机会跟别人分享信仰时,便有事半功倍的果效。看你如何用摄影师的身份为主作见证。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