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摄影/记者王志宏)

「『煮下个肾』(主啊我神)!我每逢举目观看……」粤语版《祢真伟大》,让听者会错意的情况并非个别事件,传统粤语诗歌多有此问题。及至80年代,基督徒音乐工作者创办「香港基督徒音乐事工协会」(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Music Ministry Limited,简称ACM),前身为「香港基督徒音乐协会」,创作具本地特色的诗歌,推出敬拜专辑、举行音乐佈道会及音乐培训等,在90年代曾极为兴盛。

其最新发展情形如何?事工总监何颂华接受本报专访一一娓娓道出。

《祢是王》承先启后

1982年基督徒音乐工作者翁慧韵和吴秉坚,共同在香港推出《齐唱新歌第一集》,一个具本港粤语特色的诗歌专辑,团队翌年加入另一名成员陈芳荣,共同成立ACM,推出诗歌的目标,是能在佈道会、团契中高唱。

要数ACM承先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辑,是1998年推出的首张主题式敬拜讚美系列专辑-《祢是王》,当中的歌曲接近流行曲、以摇滚乐乐队型式呈现,用的乐器包括鼓、电吉他等,不似传统诗歌多以钢琴或风琴乐器等弹奏。其后推出《大祭司》、《来復兴我》和《和平之君》等专辑,都是延续推动敬拜讚美的传统。

海内外音乐佈道会

1996年ACM与「城市旋律协会」合併,更名为「香港基督徒音乐事工协会」,加了「事工」二字,加强音乐佈道、敬拜讚美聚会,在不同教会、学校、社区中心和监狱等地事奉,也在文娱中心、红磡体育馆等地举办活动。

巡迴音乐佈道会内容包罗万有,如诗歌、游戏、戏剧、见证及讲道…等,且早于1983年已展开海外巡迴音乐佈道会,当时在北美,目前,至今音乐佈道足迹已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纽西兰、台湾及大陆…等。

栽培音乐人才

教会需要大量音乐人才,无论是诗班成员或各种乐手;不少弟兄姊妹都有音乐事奉上的感动,但未必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在坊间一般的音乐学校能学到音乐知识,但学的未必是诗歌,老师若非在教会事奉多年,则难以分享音乐事奉上的经验。而ACM在推动粤语诗歌的同时,也致力培训敬拜讚美事奉人员,开办课程包括现代歌唱技巧、司琴、爵士鼓等不同乐器的训练。

儿童及青少年诗班

从小培养,效果更佳。所以ACM设有儿童及青少年诗班,每周日有两小时集训,包括歌唱及其他音乐训练、圣经活动,并安排服事机会,让孩童有更多时间与年纪相若的小孩相处,同时学习团队精神,对服事神及人格养成都大有帮助。

近年面对的挑战

近年全球唱片事业处下滑光景,福音音乐也不能倖免。近6至8年,该机构虽CD照样推出,也有创作新歌,但销量已大不如前,自以前1年推出3至4张,减至现今1至2年出1张。

书室订购量也大减,因此除在书室销售,服事期间也会直接进行销售。此外,除实体版专辑,ACM也有在iTunes、JOOX和Spotify等音乐网站内卖歌,但此收入不会太多。

何总监提到ACM的愿景,是能开设自身训练中心,目前开设的训练班是依时段承租,使用上有很大局限,若有自身训练中心,即可投入更多教学,以有更多收入来支持机构事工。目前由于缺乏资金,还未能实现训练中心的计划。

▌HOT!!! 本周超热门 ▌

同志运动背后的「文化侵略」 看清修法真相

警醒!封锁、拒看异端新设的LINE@帐号

从医生观点 看11点有关同性恋者的数据

反同婚议题引社会高度关注 非基督徒曾有文成立「抢救台湾希望联盟」

美国同二代现身说法:不管你的性倾向为何,你的孩子都有拥有父母的权利

 

【为今日报脸书按讚 成为转化社群媒体勇士】

逾百万读者都喜欢看,24小时陪你用「新闻」看见「基督视野」

● 手机立即加入:(点我)
● 扫行动条码: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