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欧洲曾有位政治家,有次遭受到一群人某烈的言词谩骂,记者去问他感想,他回说:「那些人谩骂我做得不好,但他们拿得出更好的方法吗?」

后来,他在跟一位后辈分享时,特别跟那位后辈说:「千万不要当一个只会谩骂的人。」并接着说:「你在国内可以常看到慈善家、发明家的铜像,但你看过『批评家』的铜像吗?没有!批评家死后永远没有人会为他们立铜像,因为他们的言论也许可以吸引人们一时的目光,但却无法真正为人群带来指引与贡献。所以不会有人真心的感念、钦佩他们。你千万不要成为那样的人。」当然,我相信他这裡所谓的「批评家」指的是那些习惯性谩骂、愤世嫉俗的人,而不是指那些善意、并提出建设性建议的人。

 

身为一个精神科职能治疗师,我喜欢这样形容:谩骂,是心灵的吗啡。谩骂是一种很令人玩味的活动,不知您有没有发现?当我们去谩骂别人时,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愉悦感,但也就像「吗啡」一样,这种快感也许能为我们带来一时的欣悦,却无法真正解决我们人生所面临的问题。特别当人们习惯去批评一些比自己有名望的人或是某些特殊族群时,更容易在过程中让自己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的境界彷彿因此而提升了,但事实上却是没有;习惯性的去否定、谩骂别人,也许能造成一种「假性的优越感」,但却没有办法真正提升自己的实力、现况与品德,你还是你!你完全无法因为常发表否定别人的言论而使自己变得更高尚,甚至反而会使自己沦落至偏颇、狭隘的格局。

 

不可否认,这世界上的确有太多人与事值得我们去针砭,该发言时就要发言;然而,提升自己境界的关键,不是你「骂」了什么,而是你「做到」了什么。这也才是造物主审视我们每一个人时所在意的焦点,值得您我深思、共勉。

 

谩骂,是心灵的吗啡,而也就像吗啡在医疗上仍有其价值一样,它不绝对是件坏事,它至少可以短暂的宣洩心灵上的某些苦楚,但切莫任之成为常态,甚至对这种行为形成倚赖;不要常偏执的用攻讦别人的方式来为自己获得快感,这么做也许可以获得一时的愉悦,但却无法真正提升自己的高度。

 

【上帝的小叮咛】
 你们中间有人不按规矩而行,什么工都不做,反倒专管閒事。(帖后3:11)

 

【施以诺新书分享】
《喜乐,是一帖良药》 施以诺着/主流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文章授权/施以诺教授)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