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新事社会服务中心举办50週年感恩庆祝茶会。(图/新事社会服务中心)

长期关怀职场弱势劳工的新事社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新事」),服务满50年了!为了分享这份跨越半世纪的爱之路,于4月17日假天主教耕莘文教院,隆重举行了「50週年感恩庆祝茶会」,分享半世纪服务的感动。

古尚洁神父成立,关怀弱势劳工需求

1956年,古尚洁神父远渡重洋,来到臺湾这块陌生的土地,逐步谱出这段为后人所讚嘆的生命诗章。

 

1971年,新事社会服务中心的前身「劳工关係研究室」的成立,催化劳权运动的成长;1973年,工会干部讲习班的开设,实质影响力不仅止于数字上的2,429位参与者,当代的劳工们,亦正畅快地享受所谓的平等与自由。

 

1985年开始为外籍移工服务,1986年成立劳工法律服务组、成人职工团体;1988年成立劳工安全卫生组……直至2021年,随着劳权议题在时间的推演下,持续被反覆实践、检讨和深化。

 

这段自古神父跨海来臺而起的旅程,仍因社会环境的变换纷扰,劳工权益的伸张,在汹涌的茫茫大海中,殷切期盼着航向终点的一日。

 

庆祝茶会当天,首先由财团法人天主教耶稣会省会长代表,墨朗神父主持的感恩祭。结束后,大会邀请贵宾们致辞,当中包括墨朗神父,徐森义神父(新事社会服务中心主任委员),叶琇珊处长(台北市劳动力重建运用处),李条凰副区长(大安区公所),孙友联秘书长(台湾劳工阵线协会)和张玉芳主任(万海航运社会福利慈善基金会),并且播放回顾新事50週年的影片。

耶稣会中华省省会长代表墨朗神父致词。(图/新事社会服务中心)

与会者分享受助经歷,期盼对生命更有盼望与勇气

透过职灾服务分享,了解到职业灾害劳工与家属们,当年歷经痛失至亲、身心受到严重打击受创,还要面对来自雇主的刁难和同事的冷漠。心中对人性、对自己的权利充满徬徨无助与疑惑。

 

有些人康復,有些人仍在权益争取的道路上挣扎。新事在这段职灾的时间洪流中,默默地在每个生命的故事中,陪伴支持着这些故事中的每一位主角,重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怀。

 

竹东工作站塬住民青少年课后陪伴班的老师,透过影片分享孩子在新事陪伴的过程中的成长和转变。

 

塬住民籍现职高中英文老师从大四开始加入新事服务团队,至今14年来教导塬住民青少年学习英文,并在孩子的生命歷程中,给予身心灵的关怀和陪伴,以自身的成长经歷,去理解和见证着每位可爱的塬住民孩子的长大,改变和更懂事成熟。

左:印尼移工甘丹舞蹈表演。右:塬住民青少年舞蹈表演。(图/新事社会服务中心)

新事协助「非法雇用菲律宾移工」脱困

一位菲律宾移工的分享,当她遭受到非法雇用、人身伤害,感谢新事和其开设的庇护中心对她的权益维护,并协助她透过直聘的方式,找到了很好的新雇主。

 

另外,她很感激新事的每位工作人员对她的鼓励,使她坚毅不屈,持续到新事所开办的中文班,和照顾训练课程,来增进她的工作技能,使她从事看护工作时能更得心应手,雇主也很满意她的工作表现和态度。同样有参加中文班的越南移工也有分享与回馈,感谢新事在办理的中文班让他们有机会学习,并使他们的中文更流利,更有自信。

 

最后由印尼移工以舞蹈方式表演,甘丹舞(tari gandung)已被印尼该国,重点保留为一种文化遗产和地方艺术,经常在各种活动场合中演出,包括在收穫季节到来时,用以尊重和款待来宾,以及作为感恩的形式。

 

新事希望藉着此感恩盛会,与大家分享和感恩在这50年来的点点滴滴,在生命中所经验的每个时刻和酸甜苦辣咸。并且,承袭古神父和所有劳权运动者们的「蜂涌之志」,让职场弱势劳工能够看见曙光,也过着充满着爱与感恩的人生。

与会者合影留念。(图/新事社会服务中心)

 

精选要闻》

「林叨囝仔」陈珮芬喜怀第「六」胎 破除担忧,喜乐分享:神会供应我

跟随耶稣要付上什么代

见「肌肉无力症」父亲在天堂微笑 她传承甜点「DNA」,开店盼带下祝

 

 

立刻加入今日报LINE,热门文章一次看

 

我是基督徒,我支持基督教今日报》立即奉

 

简单好用!一键阅读今日报—自己做今日报App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