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拿是谁?应该说,她是除了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之外,圣经最多被提出来的妇女,特别是她的祷告,是歷世歷代的牧者所津津乐道的。陈丰盛牧师在今天妇女节的网上主日敬拜信息中,分享了从平凡女性哈拿身上可以得到的学习。
(读经:撒母耳记上1-2章)
陈丰盛牧师问说:哈拿到底有多伟大?她的地位比别人超越?她的信心比他人更大?她的祷告内容比你我更美?陈牧师指出,反而,若是理性思考,我们大概会有同样的想法,即她是一位极其平凡的女性: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不会生育的妻子,一位愁苦祈求的妇人,一位倾心吐意的婢女。这样一位平凡的女性,跟所有女性一样,会有情绪、会有愁苦,但她成为歷世歷代所称道,不是她有什麽伟大而轰轰烈烈的行动,而是她在神面前的单纯相信。
一、什么在牵着你的鼻子?
陈丰盛牧师强调,首先,我们来思考这个家庭的关係。经文一开始就用了一个特别的编排巧妙地介绍以利加拿的两个妻子:「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1:2)经文平行的结构是ABBA的形式,突显出哈拿将是这一章中的主角,而她最大的问题在「没有儿女」的问题上,其中毗尼拿跟她産生的衝突造成她极大的困扰。
接着,在他们享受献祭之物时,哈拿因为不生育而遭受很大的打击。在以色列传统的思想中,生育是神最大祝福的表徵(诗篇127:3),不能生育则被视为神惩罚的记号。一个女子若不生育,她在家中的地位便受到威胁。不生育的女子有被离弃、受疏远、降低地位的可能。非常可能哈拿就是以利加拿的第一个妻子,因为她的名字排在前面,但可能因为她不生育,以利加拿才多娶了毗尼拿。与亚伯拉罕家庭类似的是(参创世记16:4),哈拿因此而受到毗尼拿的轻视。
陈丰盛牧师指出,在经文中显示,在享受祭肉的过程中,毗尼拿激动哈拿,作她的对头,有两个塬因:一是以利加拿将祭肉分给哈拿两份;二是「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1:5-6)。很明显,以利加拿很爱哈拿,且不因她不生育而疏远她,反而给他双份。但「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毗尼拿作哈拿的对头,不只是因为老公多爱哈拿,她更认为连耶和华都不爱哈拿。在她的眼中,连耶和华都不眷顾的女人,凭什麽享受优越的待遇?她给自己做哈拿的对头找到一个「属灵」的理由,她不是出于嫉妒,而更是顺服神的旨意。
陈丰盛牧师说,毗尼拿的有儿有女,本是很值得感恩的事,但她却并没有因此有更多爱神的表现,反而尽显她的罪性,包括:理所当然的恩典,无视存在的祝福,成为骄傲的恩赐,冷漠无情的资本。我们的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没有神的赐福,最可怕的是无视神的赐福,反而成为我们犯罪的理由,变本加厉地去轻看他人,尽显我们冷漠的罪性,从而所得的福分成爲受祸的缘由。
陈丰盛牧师提醒,毗尼拿并没有因为自己所得的恩典而给哈拿带来安慰,反而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她激动哈拿,使得哈拿陷入无尽的情绪之中。我们看到哈拿的情况包括:愁苦充满的心境,不被理解的苦痛,被人歪曲的眼泪,被神遗忘的孤单。内外交困的哈拿,爱她的丈夫极其无奈,无法安慰她。
二、「在耶和华面前」-绝处逢生的机会
在大家都吃喝完了(1:9),哈拿就起来,离开衆人的视线。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可以想到,在人最觉得痛苦的时候,离开视线本身是很危险的事,因为真不知道她接下来会做出什麽举动来。陈丰盛牧师指出,但令我们感到意外,也是后来为人们所称道的,是她去到耶和华的殿,去向神祈祷。这位很平凡的妇人,她的举动给我们看到人在最痛苦、最绝望的时候的「出路」,而这正是她绝处逢生的机会-「在耶和华面前」。
哈拿在神面前「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的时候,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1:10-11)很明显,哈拿的祷告很是纯朴,她希望藉耶和华的能力来解决自己的「苦情」—不生育,她用「垂顾、眷念、不忘」来形容她心中切切的祈求。为此,她许愿两件事,即「终身归与耶和华」和「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即用律法中要求拿细耳人的规定来对待孩子(民数记6:4、5、8)。
陈丰盛牧师说,当祭司以利误会哈拿并批评她的时候,哈拿诉说了自己景况:「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1:16)我们可以理解到,她本身并不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为民族做大事,只期待神能够在她现在的痛苦中让她得安慰。
从哈拿身上我们要留意一项真理,就是:不如意、不顺心的事,甚至是患难,如同鞭子一般将我们催逼到神的面前。同时,我们也需要清楚,在我们面对苦难时,耶和华没有离开、没有忘记。
叁、「耶和华顾念」-生命的转折
陈丰盛牧师指出,因为心中有太多的苦楚,哈拿无论得到任何物质的好处,都无法成为她心灵的安慰,所以她来到神的面前。「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许愿说…」(1:10-11)很多人藉此发挥,大谈哈拿的祷告是如何的迫切、如何无私、愿意奉献等,但我们要深层思考,哈拿「倾心吐意」正如她自己所描述的,她是对自己苦情的哭诉,并没有其超越的信心表达,她说:「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1:15)她祷告的内容焦点其实是她自己的需要,丝毫没有涉及神的伟大计划。哈拿是一个「心里愁苦」的普通纯朴女子,她的生命焦点并不是信心的伟大,而是因为神的顾念。
现今一些人面对几千年来经常遇到的问题-不生育,我们除了要面对身体生理方面的问题之外,应当寻求神在主权中的旨意。
陈丰盛牧师强调,经文的转折就是以利作为祭司(中保的角色)向哈拿发出的祝福:「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1:17)哈拿得着心灵的安慰「不带愁容」,最终经文向我们显示了「耶和华顾念哈拿」,使她生了一个儿子,叫撒母耳。
「神听见」是哈拿得儿子之后的集中表现。她给儿子起名叫撒母耳,字面意思是「神的名字」,对哈拿来说,这正是因为神听见了她的祈祷,所以她如此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1:20)陈丰盛牧师说,再引申开来,就显明了神同样没有忘记祂的子民以色列人,经由撒母耳的出生,正是显明神对其子民的眷顾。
陈丰盛牧师提醒,因为神听见,所以哈拿就按着自己所献呈给神的许愿,将自己的孩子奉献在神的面前。(1:22)在这一点上,哈拿与毗尼拿的区别完全突显:哈拿非常珍惜与神之间的约定,为着自己得孩子而充满感恩;而毗尼拿将所得的恩典视为平常或是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迹象显明她有什麽感恩的行动。这是重要的提醒:我们容易将所得的一切视为平常,从而不珍惜、不感恩,更不愿意有奉献的行动;生活的顺遂并不一定成为我们的祝福,因为人容易忘却神的恩典。
四、最能抓得住的福—归与耶和华
「耶和华顾念」是哈拿得福的重点。陈丰盛牧师说,按着犹太传统,毗尼拿本身也是一位得福的人,因为她有儿有女,但她尽显因福分而来的罪性,以致她的福分流失;而哈拿却不仅得着撒母耳,反而后来继续生养儿女,得了叁个儿子、两个女儿(2:21),她的得福秘诀就是她能够抓住神所赐的福,而且归与耶和华。
陈丰盛牧师提醒,哈拿实现誓言「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哈拿生下撒母耳后,在家里照顾、养育从神而来的孩子,她没忘记这孩子是从神那里求来的,她已预备将孩子送到神的殿里让他「永远住在那里。」直到孩子断奶,大概是叁岁左右,她就带着孩子上耶和华的殿,领到祭司以利面前,说:「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从前在你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就是我。我祈求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1:26-28)从此,撒母耳就「在祭司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2:11)
哈拿兑现自己的承诺,将孩子归给耶和华的举动,成为歷世歷代母亲的榜样,也因她的家族本身是利未支派,所以他就可以按着律法的要求在会幕里协助大祭司以利的工作。
陈丰盛牧师说,在这里,我们要思想一个概念:「替耶和华养育孩子」,亦即替神养育孩子。哈拿很清楚这孩子是从神那里得来的,她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就等于是替耶和华养育孩子到神的面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孩子是我们自己生的,还是神把他生进我们家里?」如果我们的孩子是神所赐的,那麽神就是他的源头,我们则是蒙恩者。
诗人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産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诗篇127:3)因此,身为父母,就应当明白:第一,孩子是神赐我的産业,我当为此而感恩;第二,孩子是神赐的,我应该将他献给神;第叁,孩子是神赐给我的,我应当用真理教育他。为了服事主的缘故,好好养育孩子,最终要将孩子奉献在神的手中,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神的。
陈丰盛牧师在结尾时强调,哈拿是一位平凡的女性,却在平凡中显出她的不平凡。之所以强调她是平凡的,就是提醒她能够做的,我们也可以。她并没有那麽高贵,并没有做伟大的事,但她却在平凡中显出不平凡,愿意单纯善良,从而得着神特别的顾念。(1:19)她的单纯品质就是:为神求神、许愿还愿、得恩报恩。
精选要闻》
网上圣餐? 香港流堂Flow Church正式启动 隔离情况下如何解决领圣餐难题…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