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这些天来,国际间重要的议题之一,乃是中东再次的和平谈判。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于1月初先后会见了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Binyamin Netanyahu),以及巴解总统阿巴斯(Mahmoud Abbas),力促双方和平谈判的可能性。而美国资深参议员马侃(McCain)亦率领一个3人小组到中东访问,居中斡旋,盼望这次和平谈判能有突破性的发展。

根据耶路撒冷邮报(Jerusalem Post)在1月4日到1月16日的有关报导,目前美国、以色列以及巴勒斯坦方面的立场可分述如下:

美国方面

在与双边初步为期2天的会谈之后,克理表示:他对于以色列和平谈判表示乐观。虽然仍有一些议题需要釐清,以及信任感需要培养,以致于两造之间都能预见这条和平谈判之路是可能的。

约翰․克里在会晤完纳坦雅胡以及巴解总统阿巴斯之后,还将拜会约旦国王阿布达比二世,以及沙乌地阿拉伯国王阿布达比,希望在以巴和谈的事上有阿拉伯国家背后的支持。塬因是,沙乌地阿拉伯国王阿布达比在2002年和平谈判的事上有明显带头的作用。阿布达比曾说若谈判能带出和平决议案的程度,他对美国承诺将立刻拥有22个阿拉伯国家及全球35个伊斯兰国家的认同(耶路撒冷邮报1月8日) 。

另外,克理也积极唿吁在以巴和谈事上,巴勒斯坦应该注重这个和平会谈可以带给阿拉伯联邦的好处而非危机,特别是得以改变阿拉伯联邦在旅游、商业、教育的氛围,以及此区块的稳定性;也会带来科技、经济的进步与工作机会的增加,这是对所有阿拉伯联盟都有好处。

以色列方面

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Simon Peres)则认为,虽然有诸多困难,但跟巴勒斯坦达成和平仍然是可能的。

至于未来巴勒斯坦国将可能是什么样子,是以色列外长利伯曼(AvigdorLiberman)所提出的问题。他认为,和平谈判必需以以色列安全获得保障和巴勒斯坦的经济稳固为前提。

然而,眼下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巴勒斯坦难民的回归,届时可能有3百万的难民会涌入当今巴勒斯坦所统治的犹大地与撒玛利亚地,而现居此地的80万巴勒斯坦人民要如何面对大量的人口移入,势必将引发另一波的经济与安全问题。

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也表示,以色列需要处理巴勒斯坦难民的问题,他不可能接受巴勒斯坦难民的「回归权」,甚至象徵性的接受也不可能。而且这也不应是和平谈判的重点。(耶路撒冷邮报1月9日)

巴勒斯坦方面

阿巴斯重申反对与以色列任何过渡性/临时性(interim)的协议,并且要求释放被以色列持有的巴勒斯坦犯人。并且表明巴勒斯坦人民认为所有的(以色列)屯垦区为非法。阿巴斯也再次申明,「巴勒斯坦国」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并且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以1967年之前的边界为国界。

约旦也表明将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力,其中包括建立一个可确信以及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以1967年之前的边界为国界,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

统整以上资料分析,我们可以了解:

对以色列来说,达成和平之路仍然是非常遥远的。对于以巴和谈,总理纳坦雅胡表示,以色列仍然有很严肃的考量与顾虑,主要是因为安全方面的问题,以及未来巴勒斯坦国(Palestinian State)的可靠性。倘若巴勒斯坦真的在现今的犹大地及撒玛利亚地建国;巴勒斯坦在以色列的境内将如同「国中之国」,势必会对以色列的领土完整及国家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图片提供/黄齐蕙)

另一方面,巴勒斯坦对于与以色列和谈仍有很大的保留。阿巴斯甚至公开表示,他拒绝承认以色列是一个犹太人国家,并且认为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到犹大地与撒玛利亚地是他们的权利。任何不包括以东撒冷为首都的解决方案都不会被接受。(因为巴方认为,一旦承认以色列是一个犹太人国家,就意味着剥夺了上百万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逃离家园的巴勒斯坦难民的回归权。若是犹太人的国家,就不可能是巴勒斯坦人的国家;同时也损害了目前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巴勒斯坦人的利益。)

然而,建都于东耶路撒冷的坚持必不容于以色列。犹太人数千年以来的祷告辞:「明年耶路撒冷见」好不容易在1967年终于实现,圣殿遗蹟重回犹太人手中,以色列断不会将犹太教第一大圣城拱手让人。反观巴勒斯坦方面,东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第叁大圣地,阿克萨金顶清真寺的指标性与重要性更是不言可喻。所以,两造双方要在此一重大议题上有共识,实属困难。

阿巴斯在对约旦与沙乌地阿拉伯方面,也达成坚定的共识-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以1967年之前的边界为国界。这表明了巴勒斯坦拥有广大阿拉伯联邦及伊斯兰教国家的支持。此将使双方在和谈中的角力更加紧绷,以色列在美国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双边压力下,处境更加的困难。

最关键的是,在这次各方的会谈中,看到一个非常突显的改变。从带领此次和平会谈的司法部长齐夫尼(Livni)、到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以色列外长利伯(Liberman)、甚至报导的媒体,都一致称唿「巴勒斯坦国」(Palestinian State),而并非以往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alestinian Authority)。

可见从去年11月底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为观察国的议案开始,「巴勒斯坦国」这个观念已经不断的在成型与演进当中,到目前为止这几乎已是唿之欲出的一个未来发展及必然趋势,对以后中东的情势,有歷史性的决定性的影响。

为此缘故,代祷者必须起来守望,切不可掉以轻心,以为每次的和平谈判都无疾而终,因而不加理会。事实上,歷史正悄悄而快速地迈向圣经对末后日子的应许。

【代祷守望】

1.为以色列代祷:在这样的时刻,特别为以色列的部长及官员们祷告,在谈判中有清晰的头脑与谨慎的心。也不再用土地来换取和平。特别在此追悼前总理夏隆逝世之时,能够成为我们深深的思考。

「我的民哪,你当听,我要劝戒你;以色列啊,甚愿你肯听从我」─《圣经》诗篇81篇8节

2.让以色列的社会大众有坚定的心,也求神保守他们平安。

「以色列啊,你要倚靠耶和华!他是你的帮助和你的盾牌」。─《圣经》诗篇115篇9节

3.为和谈祷告。巴勒斯坦势必坚持: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以1967年之前的边界为国界;甚至坚持要将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一併解决。这些是我们需要守望祷告的。

「他们的地赏赐他的百姓以色列为业。」─《圣经》诗篇135篇12节 「耶和华啊,你的名存到永远!耶和华啊,你可记念的名存到万代!」─《圣经》诗篇135篇13节

4. 也为巴勒斯坦祷告,使得目前境内(约旦河西岸、迦萨)的百姓能够有平安稳定的生活及就业机会。

5. 求主祝福及恩待中东局势未来一切的发展,能以合乎神的心意。

「耶和华使列国的筹算归于无有,使众民的思念无有功效。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祂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圣经》诗篇33篇10~11章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