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摄影/记者洪敬义)

「信徒皆祭司」,是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时推动的。现今21世纪,我们如何从现今的行业,尤其是非牧职的行业中,向人传福音?牧职神学院、MST墨尔本神学院在17日晚举行「由属灵操练到职场使命之『跨界路』」讲座,并以「信徒运动:职场祭司」作为当晚主题。

会中,由牧职神学院院长冼日新牧师主讲,并邀得蔡培伟律师与廉政公署基督徒团契前成员高迪龙先生,分别以团契介绍与见证分享来说明如何担当职场祭司。

土木工程毕业的冼日新牧师,在前往讲座场地的时间,令他回想起当牧者前,曾任职叁份不同工作的经歷,从而带出一些职场祭召的讯息。

土木工程毕业的冼日新牧师,在前往讲座场地的时间,令他回想起当牧者前,曾任职叁份不同工作的经歷,从而带出一些职场祭召的讯息。 (摄影/记者洪敬义)

平信徒、神职人员二分法 反造成限制

如彼得前书2:9所言,我们既是「属神的子民」,同时是「君尊的祭司」。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本是藉改革中,不断更新我们的信仰。冼牧师指,改革运动五百年后,教会却出现身份倒煺的情况,即是重新出现平信徒、神职人员(祭司)这二分法圣族的观念,以致造成限制。并指,圣经没有说受神蒙召,非要经过平信徒、传道人、宣教士这些步骤。

他分享,在驾车前往讲座场地的中途,得出「身份非工作来决定」这想法。我们既是「君尊祭司」,不论职业是牧者,或是侍应、厨师,都有神圣之处、都能够是祭司,向人传福音。我们需重新认定祭司的定义,并在各行各业中找出愿意事奉神的祭司。

在世界的职场,信徒既要修理看守地方,亦要完成神交託的使命。在职场召命上,冼牧师列出建立技能,发挥恩赐,模造品格,最终完成神所託的使命。以约瑟作例,他从小当牧羊人,之后当上管家、宰相,都有不同恩赐(梦见星宿下拜与为酒政、法老王解梦)、品格(实现人生梦想、以信心选择敬畏神而受苦、不以宰相工作的成就,取代神子民的身份)。

高迪龙先生分享见证,回想当年参与廉政公署基督徒团契,以及在工作上的困难与挣扎,重新燃起职场祭司的心志。

高迪龙先生分享见证,回想当年参与廉政公署基督徒团契,以及在工作上的困难与挣扎,重新燃起职场祭司的心志。 (摄影/记者洪敬义)

从挣扎到重燃职场祭司的心志

高迪龙分享,在辞职后几天,得知有另一位信主、却患上重病的同事,情况不太好,他当下的第一个反应是,「今次我一定要马上行动,不想再错过!」

一些人认识高迪龙,在于上年中,在廉政公署爆出署理执行处首长李宝兰,突然被取消署任安排及离职一事。具有近20年调查经验的高迪龙,在事后亦请辞首席调查主任一职。他坦言离职的决定,其中一样最捨不得的是,要离开同样成立了现今接近廿年的廉政公署基督徒团契,因从他入职后不久,团契便一直与他同行近20年时间。

「你担心星期天不能返教会吗?不用担心,一年50多个星期天,可能只有几个星期天会有机会因行动需要而要工作,只会有几次要家访而已。」迪龙在1997年入职廉署,塬因是对调查方面有兴趣。但工作範畴与时间会否影响到去教会参与崇拜?入职前长官这样回答他,让其鬆一口气。

同年年底,廉政公署基督徒团契成立。入职后既能做有兴趣理想的工作,在工作场所亦有团契支持,他既高兴,亦很感恩。

随着时间过去日久,团契却渐剩下年轻一代同事及文职的同事支撑与事奉着。回顾近廿年的参与事奉,在团契事奉令他一直印象深刻。他与同事们没有神学根底,只凭事奉主的心,多年来尝试努力举办了许多大小与性质不同的团契活动。

一直以来,除有邀请嘉宾出席分享的见证会,一般的週会出席人数,都很飘忽、不太理想;有试过週会查经时间,也只有两、叁名同事出席。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有一个疑问:大家已经十分忙碌,基督徒同事也有自己的教会生活,真的有需要在工作间成立团契吗?他渐忘记了当初入职时知道有团契成立,他曾经感恩的心。

同时提到,他从一位煺休同事得到一本美国信主的基督徒警察Jack Enter所写的一本书《Challenging the Law Enforcement Organization: Proactive Leadership Strategies》,书中有很多关于执法者纪律部队所面对工作信仰上的独特挣扎,因而有所共鸣:例如因为工作见到很多人的表裡不一,影响到他对他人言行的信任;下班后面对工作以外家人的事,很难提起劲,生活乐趣从而减少。甚至单单一颗关怀的心,却因工作的拉扯而显得有心无力。

「不知道是我太忙而忘了?还是无心装载?多年前我曾经将要送给患病同事的心意卡放在一旁。我很后悔,因这位同事不久便过世。」这张心意卡最后没交到那位基督徒同事手上,他感到很遗憾、亦相当自责。

但当他去年辞职后几日,再次得悉有另一位患重病的基督徒同事情况不太好,他即决定要好好的担当「职场祭司」一职。知道对方想受洗的意愿后,翌日,迪龙立刻向团契群组的同事求助、张罗,几天后,得到一间教会的牧者及同工热心协助,并在该同事屋企人配合下,几天后团契的很多同事及亲友同事们,都一起出席那位患病同事的洗浸礼。

叁周后,预备那位同事的安息礼拜,他从院牧沟通得知,过世同事生虽未参加过这团契,但相当了解这团契,也对团契好像很有认识与归属感。这对他来说,就是上帝给他一个回应:

「你在职场场所的团契奋斗挣扎了廿多年,好像不如人意,但这团契其实不在乎于有多少同事参与,多少人聚会,多少人信主。这团契的存在,就已经是属于你的同事们(大家)。这段话,像是神在回答他的问题,祂也在这团契裡默默看顾着,默默作工。

「虽然他没参加过这团契聚会,但他永远属于这团契,他永远是这团契的一份子。」他转述当时自己在安息礼拜所说的话。

回顾这团契,遇到不少困难与挣扎,但近廿年来,他与团契一路上的同行,这些经歷,肯定了他认为上帝一直与团契同行,盼望有更多牧者及资源,能支持在职信徒在工作间举办团契或小组,使同一行业中的信徒可互相守望及支持。

蔡培伟律师在介绍基督徒律师团契中,分享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基督徒律师团契早年与台湾交流,因联络人身份关係,曾坐在时任法律部部长马英九的旁边。

蔡培伟律师在介绍基督徒律师团契中,分享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基督徒律师团契早年与台湾交流,因联络人身份关係,曾坐在时任法律部部长马英九的旁边。 (摄影/记者洪敬义)

职场祭司的继承

「至今我很感激一位同行的基督徒长辈,虽然他不是我师傅,他既在工作上支持我,也在法律知识、待人处事上的教导,令我获益良多。」这位律师长辈,在廿多年前总会在他刚信主时,定期送他一本香港《突破》杂誌,继而一同阅读,分享当中心得。除了身教,亦带他到基督徒律师团契。

他分享到工作上的点滴。关于法律,看似是以因事,或对事而进行官司、诉讼。实际上,很多时候却是出于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既有夫妻之间的财物分配,亦有兄弟间的纠纷,为的却只是一口气。遇到这些非理性的个案,该怎么办?

「代祷!为客户祈祷,或是为这个案祈祷。」身边的基督徒律师教导说。「当你也感到疑惑单靠祈祷是否可行时,你会看到近乎死结的案情见到转机,或是客户、对方塬本固执提告的态度出现软化,之后的发展渐渐地迎刃而解。」这是培伟在职场上多年遇到的经歷。

除了团契,亦有午间聚会,旨在让行家在午间喘口气吃午饭时间,也能够有机会听福音。当中有信主或未信的律师参与,所以以福音性研经、祈祷为主。后来有见当中以姊妹分享为主,便另设男士小组,分享大家工作与信仰上的挣扎。现时他们开始查圣经,从《创世记》到目前的《但以理书》。

另外又以师徒同行方式,带领年轻的律师信主外,亦彼此互相分享。至今叫培伟高兴的是,多年前加入小组并信主的弟兄,从小组裡追求信仰问题,到早前决定到加拿大进修神学。

「人生有两个信仰上很重大的试验场地,需花很多时间而很真实:一个是家庭;另一个是工作。」最后,培伟转述那位基督徒长辈给大家的分享。他不讳言在工作上有心志在带领同事信主的同时间,对方亦会留意你的一举一动,在工作与信仰之间能否做到言行合一,是否真正做到「活出信仰」?培伟藉以下的经文,为大家作为职场祭司所面对的挑战与经歷时的一个提醒:

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雅各书1章19-21节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希望将讯息更快速传达给您,恳请您为今日报奉献一份心力。(点此奉献)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希望将讯息更快速传达给您,恳请您为今日报奉献一份心力。(点此奉献)

▌HOT!!! 本周超热门 ▌

短短一年半,聚会人数从700增长至2700 张蒙恩:你也有上帝写了名字、要给你的应许之地

从逢庙必拜到交託上帝 广告教母余湘长达6年的失眠,因一次祷告完全康復

结婚有孩子就无法拥抱梦想? 从以色列巨星盖儿‧加朵身上 看见不一样的人生哲学

以色列建第叁圣殿与敌基督出现

「拿么厉害」红榜爆红背后的故事 是7位鲁凯考生委身祝福台东的心 影响师生、兴起下一代

【加入今日报LINE群 成为转化社群媒体勇士】

逾万读者都喜欢看,24小时陪你用「新闻」看见「基督视野」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