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马鞍峰教会(Saddleback Church)牧师华理克(Rick Warren)小儿子马太(Matthew),上月传出自杀消息震惊全球基督教界,后续引发不少信仰议题讨论,包括基督徒自杀能不能得救、教会如何关怀精神病患…等,其中传道人或牧师子女(以下简称PK)的教养问题,是本篇报导欲着墨的主题。

「身为PK,到底是幸?还是不幸?」是诚实又具挑战性的问题。

PK成长过程中,特别容易遇到来自传道人父母与自我压力、会友加诸的眼光和资源缺乏问题。尤其看见父母亲总是将时间、心力与财力用在牧会上,自己却得不到足够的爱、陪伴与资源,同时又被高标要求「合格」的行为,稍有不慎,还得被迫接受众人异样眼光及审判,这些都让PK心理容易产生不平衡或叛逆。

PK教养问题确实不容易,但一定有出路,关键责任仍落在传道人父母身上,唯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引导,用正确、属灵的价值观浇灌成长养分,孩子才不易走偏,或成为教会增长下的牺牲品。

改变优先次序 家庭第一、教会第二

传道人若不懂得花时间经营亲子关係,出问题的机率很大。

传道人若不懂得花时间经营亲子关係,出问题的机率很大。

传道人多半将大部分的心力投注在教会及会友身上,缺乏时间照管家庭,结果家庭或儿女出问题,反过来却被会友责骂。看见这样的现象,婚姻家庭专家、i'M行动教会主任牧师黄国伦表示:「传道人很可怜,他们的子女也很可怜。」

黄国伦直指,论PK教养问题,传道人应先从观念及心态上作调整。一般牧者可能会犯的错误想法是「教会摆第一,家庭摆最后」,然后家庭出了问题,顺势抓着「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的经文,于是又花更多时间去教会服事,结果家庭问题不但不会获得改善,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对许多牧者而言,服事摆第一;但对我来说,家庭摆第一。」黄国伦说,自己的优先次序是妻子、小孩,再来才是教会。这并不违背圣经真理,提摩太前书3章4~5节:「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在黄国伦的信仰观裡,服事妻子与儿女,绝对是服事神的一部分。

传道人必须认知到:「会友出问题,一定有办法调配,或找寻其他人协助解决,但自己的孩子出问题,若不处理,就真的没人替你处理。」所以黄国伦牧师夫妻俩一定尽量不缺席4位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并花时间各别独处。

但如果教会真的很忙、难以抽身怎么办?黄国伦建议,常常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在服事中,从小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服事是生活的一部分。例如自己碰到较长期间的出国服事,就会轮流带着4位孩子出去,可能需要多花一些机票钱,但是值得。

台中市幸福家庭快乐城市推动联盟协会理事长、台中大使命浸信会主任牧师冯隆曦提醒牧者:「再忙也别忘了停下脚步。」例如自己忙于写讲章时,仍会记得歇笔,主动给孩子端杯水,牵太太的手去散步。

建立亲密关係 用神的眼光牧养孩子

「当你越感恩,你就越看见盼望。」灾后,可为自己仍拥有的献上感恩,如:自己的孩子还活着。

「当你越感恩,你就越看见盼望。」灾后,可为自己仍拥有的献上感恩,如:自己的孩子还活着。

两位牧者在谈到实际的PK教养问题,不约而同强调建立「亲密关係」的重要性。

黄国伦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亲密关係最宝贵,不能只看孩子的外在表现,更要注意他们内心的真实状况,建议传道父母:给出足够的时间、进入孩子的世界、关係需要刻意经营。父母需要学习处理孩子情绪问题,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华人父母习惯请孩子直接停止,但正确的做法是要问出塬因,接着安慰、同理,一起解决问题。

冯隆曦指出,华人父母有「爱在心裡口难开」的问题,但成为基督徒后,要学习爱在心裡「口常开」,牧者们与孩子建立「真诚」的关係,善用「拥抱」这个动作,使孩子感到被关怀与尊荣,及受保护和信任感。平日需适时安排全家出游及家庭时光,父母别太过严肃,「有时要幽默一点」,这些都切勿沦为形式化,因为效果重于仪式。

身为第四代PK的冯隆曦进一步表示,有时传道人不自觉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处处要求外在表现,一部分是来自于面子。但父母不应被自我期许、外人眼光或传道人的包袱綑捆绑,而是学习放下自我中心,以神的眼光去牧养孩子,将主权交给上帝,邀请圣灵作他们一生的引领;若真有强势或得罪孩子的地方,要认罪悔改,彼此和好。

会友也需要被教育 遇教养难题勿ㄍㄧㄣ

PK教养需被独立出来讨论,因父母的职业确实具特殊性,但会友对待PK却不应「特殊化」。「你是牧师的孩子,所以你不可以…」这些指责的用词,只会让PK对牧师两个字越加反感。教导孩子时,也不应该建立在是否「是牧师的孩子」,而是圣经真理及正确的价值观上。

传道人秉持奉献精神,在收入或资源上确实较不丰沃。这一点,黄国伦认为,传道人不要认为因此就该过着较清苦的生活,而排斥给孩子尝试新事物的机会。会友也需要被教育,知道如何体恤牧者、适时帮补,例如自己曾获邀至国外服事,对方就招待全家人一起前往。

成为牧者,很少有再被牧养的机会,若遭遇教养难题,一定得懂得寻求帮助。如策盟的大台中牧者,经常聚集在一起祷告、谈心,甚至做医治释放,让身心灵更加健康。黄国伦则一定会找寻属灵长辈成为遮盖,「授权」他在家庭生活或牧会中时常给予关心和纠正。

从孩子直接的反应 便可知晓亲子关係

如何检视自己的亲子关係?黄国伦的答案很简单:「从孩子的反应及言语中就可以知道。」还记得有一年收到满是感谢言语的卡片,孩子字裡行间诉说自己很幸福,从来不感到缺乏。传道父母也可以直接问孩子:「我给你的爱是否充足?」

冯隆曦举例,3岁的孙子时常对自己说:「公公你太好了,我真的好幸福!」双方并时常亲亲抱抱,与孙子从小就建立起亲密关係。

掌握以上塬则并倚靠从神而来的智慧,PK教养不难!

冯隆曦牧师为第四代PK,育有一女。

冯隆曦牧师为第四代PK,育有一女。 (摄影/记者张嘉慧)

【PK教养观总结】

● 冯隆曦教养四大塬则

1. 赏识眼光
2. 鼓励言语
3. 爱的行动
4. 中保代祷

爱带有创造力、修復力与医治力,爱能使各层面的关係变好。有时候要给予孩子多一点的时间,重要的是善用代祷的能力,相信上帝能做人手不能做的。

黄国伦牧师,育有四儿。

黄国伦牧师,育有四儿。 (摄影/记者张嘉慧)

● 黄国伦教养叁大建议

1. 给予家庭足够的时间
2. 进入孩子的世界
3. 关係需要「刻意」经营

从不觉得孩子有叛逆期,因自己花很多时间与心力在家庭上;引发孩子对信仰的兴趣,是每天给自己的挑战,因为若不能做到如此,如何能引起会友或一般人对信仰的注意。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