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光启社新节目《走进那道光》从台湾头至台湾尾,严选天主教教堂作为拍摄题材。(照片来源/光启社提供)

近年来,台湾民众旅游风气愈来愈盛,到欧美系的国家,教堂也常是参访重点。但,其实有许多天主教教堂屹立台湾土地数十、上百年,其中蕴含建筑精髓,更以无声语言展露自身风华,记录土地的岁月递嬗。虽然并不像欧洲教堂般歷史悠久、巍峨高耸,但细细品味,仍有其特殊风味。

 

隶属天主教财团法人的传播公司光启社,近日规划了一系列介绍台湾在地天主教教堂的电视节目《走进那道光》。节目相当用心,从台湾头走到台湾尾,将融合在地文化的天主教教堂呈现在萤光幕前,让所有人一同欣赏台湾教堂之美。

 

提到节目的製作构想,执行製作陈姻蕙表示,「教堂不是无法亲近的地方,在欧洲旅游的时候,不管是有没有信仰的人,进入教堂可以给人一种平安和幸福的感受,教堂应该是随时可以欢迎大家进去的地方。」

 

她总感觉台湾教堂与一般民众较有距离感,如果想让大家认识教会,教堂是一个很好的起点,透过一个轻鬆的方式走进教堂,认识信仰内涵。

 

教堂那道沿着墙壁和窗户倾洩的光芒,又或是穹顶天窗照下的光线,陈姻蕙说:「神圣光束的普照下,让人可以直接感觉到信仰的力量。」她相信正是那道让人心灵平静的「光」,定义了教堂是「神圣空间」的重要因素,也以此为节目命名。

 

光启社带着观众「走进那道光」,前进充满希望的「光之领域(教堂)」,感受光的永恆力量。

 

採用行脚类节目的形式,拥有建筑专业的主持人杨天豪,透过专业知识和过往旅游的丰富经验领众人认识教堂之美。

 

除了把建筑知识拉进节目,也带进天主教的弥撒音乐。比如节目曾拍摄排湾族教堂,部落族人就把天主教的音乐转唱成排湾族语,布农族的八部合音也可以唱圣歌。这些音乐都很美,全收在此节目中。

 

《走进那道光》已经拍到第七集,节目体现信仰各层面,举凡音乐、艺术、玻璃花窗和壁画,都可在其中看到。

台东金崙天主堂出自蔡恩忠神父的巧思与设计,除了基督教的信仰,更融入排湾族的文化。(照片来源/光启社提供)

提到节目製作过程最令她感动的事,陈姻蕙说,人永远是最美丽的风景。看到这么多外国神父来台服事,他们成为台湾的一部分,为地方付出的程度常令人动容。

 

如台东金崙天主堂的蔡恩忠神父,他是印尼人却来到排湾族部落服务,他的族语讲得非常的好,连弥撒时也唱排湾族语圣歌。这栋天主堂正出自神父的巧思设计,信仰融进排湾族文化,从内到外都是排湾族精心的雕刻与图腾,包括老鹰的羽毛、山猪獠牙等等。排湾族服饰或头饰都应用在建筑上,让来教堂参观的族人感觉到自己进到头目的家。

 

神父们尊重当地的文化,让信仰和生活并存的态度在教堂裡表露无遗。

 

陈姻蕙最后说道,喜欢音乐、建筑和艺术的人们,都可以透过各层面欣赏教堂的美。《走进那道光》让人欣赏教堂时更明所以,每间教堂都可以成为旅游必去的口袋名单,让人人愿意走进教堂──只要这个小小心愿能被实现,就达到做这个节目的目的了。

 

【「走进那道光」节目小档案】

节目长度:25分鐘(不含广告)

节目型态:旅游式行脚节目

录影方式:外景节目录影

播出时间:每週播出1集,块状播出

使用语言:国语为主,闽南语、客家语、塬住民族语或其他语言为辅

播出电视台:塬住民族电视台 

播出时间:录製中,已拍至第七集,正确播出时间未定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希望将讯息更快速传达给您,恳请您为今日报奉献一份心力。(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