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本报到建道神学院市区校园与潘智刚老师作访问。

本报到建道神学院市区校园与潘智刚老师作访问。 (摄影/记者洪敬义)

走访了叁间教会关于青少年事工的状况后,在本篇新闻,採访建道神学院基督教教育系讲师潘智刚老师,为香港青少年事工作宏观性的探讨。

青少年事工教育

潘老师在建道神学院亦对四个不同年龄阶层(长者、成人、少年、幼儿)作教育事工。对于青少年事工的教育,潘老师较着重经验学习与身份教育这两方面。门徒训练代表了这两面的教育,这并非课程、查经与头脑认知,而是在于生命教育。如圣经中的撒该,他捨弃其税吏职位与财富来跟从耶稣,就是生命教育的例子。

他认为教会对青少年事工接触点反应较慢或不敏感,需要空间为着青少年参加人数减少作出反思;聚会元素能否掌握到青少年的心态,而青少年有否当中的经歷,这样正是出于经验学习。圣经亦有记载,耶稣亦因应门徒的特性,来因材施教。

对于有神学生有志向青少年事工,学习一些技巧,活化青少年週会外,他强调神学生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以自己的方式去牧养,而非单单复製老师的一套而作事工。

另外亦应效法耶稣,以青少年作中心的教育,并以小组作牧养。对应青少年的成长挣扎,帮助他们迎向挑战。

青少年与教会的分歧

潘老师坦然未能确切去回答关于青少年在教会流失的问题,因为大宗派、独立会堂、学校合作都各有不同情况。

不过他感言,我们不应该以教会作本位,并非等待教会的房间什么时候作招待,或导师什么时间有空,反而应该是以青少年作为本位,主动去亲近、关心对方。

另外亦不应该墨守型态,应该转换形式作事工。他举例可带领一班青少年做饭,做饭不过是一个媒介,重点是如何跟青少年在同住的日子里与他们结连。

潘老师藉此一问,我们有多了解牧养对象到底需要什么?

对于基督家庭家长亦容许子女少回教会的看法

潘老师亦坦言常跟家长接触。他对家长首先一问:带孩子回教会的目的是什么?

他指教会的好处是,家中欠缺兄弟姊妹的独生儿女,在教会之中能够学习怎样与朋辈相处;另外是信仰亦能够培养青少年的EQ(情绪指数);更重要是,教会有一种安全网保护他们。

否则,家长有意无意地不断延后子女与人相处的机会,往往令子女日后的生活与事业上有所影响。故此,牧者与教会,亦需要跟家长合作,才可令子女在教会有所成长。

对于堂校合作的看法

关于堂校合作的拉扯问题,潘老师认为在于学校校长的配合。若果校长较着重信仰方面,减轻老师在举办活动等负担,另外给予更多空间老师与学生聚会,堂校合作会更为理想。

潘老师粗略估计,在全港约有叁分之一是基督教学校的话,那表示还有叁分之二的学校可作福音禾场。关于堂校合作,香港教会仍有空间对学校牧养,但需量力而为。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希望将讯息更快速传达给您,因此我们的伺服器必须更有效率,恳请您为今日报奉献一份心力。(点此奉献)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希望将讯息更快速传达给您,因此我们的伺服器必须更有效率,恳请您为今日报奉献一份心力。(点此奉献)

▌HOT!!! 本周超热门 ▌

总统今接见16位牧者代表 杨宁亚总结:不是「修民法」或「立专法」的问题,核心问题在「婚姻家庭」 

无与伦比的爱与勇气 抗癌美少女战士Dora 

这个脸书粉丝团默默行善! 「不到5天」清空81岁阿嬷滞销的高丽菜 

有债务还要奉献吗? 

连恩尼逊演出电影《沉默》 与「蜘蛛人」安德鲁加菲尔德齐讚上帝的爱

【加入今日报LINE群 成为转化社群媒体勇士】

逾万读者都喜欢看,24小时陪你用「新闻」看见「基督视野」

● 手机立即加入:(点我)

● 扫行动条码: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