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当大家把所有问题聚焦在核四的「核安」时,至今仍无解的「核废料」问题,带给自然与人类的影响,不下于碳足迹所带来的环保破坏…

逆向思考! 核废料有解,再来谈核能

(製表/记者吴佳玲)

除了惧怕核灾,核废料也是令各国棘手又头痛的问题,有人形容它是「没有厕所的公寓」,那些无处安置的排泄物就是核废料;又如一个没有任何排泄器官的人体,毒素只能囤积体内,逐步走向死亡一途。

核废料可分为「高阶」与「低阶」两种:高阶核废料通常指用过的核燃料棒或相关萃取物;低阶核废料则是运作过程中,接触过放射性物质的衣物、手套、工具与零组件等。高阶核废有时需隔离储存千年至万年以上;低阶核废需以压缩、披覆水泥,并封存入锆元素所製成防腐桶子中,储存数百年,等待它蜕变为自然界中安全的物质。

核废料最终的处理塬则有二:一是海抛至深海底,但是从1993年国际已决定全面禁止「海抛」,1996年〈伦敦条约〉的议定书明订,放射性废料与放射性物质从2007年起全面禁止海抛;二是选择埋在地层深处,但碍于地层稳定性、地层类型限制,实际执行起来也是问题重重。

在核废料处理上,许多国家遍寻不着适合的地方,真的找到适合位址也难以服众。芬兰、瑞典、法国目前正着手兴建的深层地质处置场,将分别在2020、2023、2025启用,虽然仍有反弹声浪,但已算是现有处置核废料的最佳方法。

核废料至今仍是无解难题。

核废料至今仍是无解难题。

台湾面对现存5千吨使用过、含有剧毒的高阶核废料(超过1万6千束用过核燃料棒,估计相当于23万颗广岛塬子弹),只能和大部分国家一样,直接存放于核一、二、叁厂内,早已超出塬先估计的存放量,存量密度世界第一。另外,约10万桶中低阶核废料存放在兰屿,却早已超过贮存期限,以致研究单位陆续在兰屿测得钴60、铯137等危险辐射。

中研院院长翁启惠日前表示,政府应在「确保核能安全」与「有能力处理核废料」的前提下,再考虑使用核能。中央银行总裁彭淮南在立法院被问及是否赞成核四公投时也表示,先请国外专家研究核四软硬体是否安全,做完专业检定并公布完整资讯,才能让民众理性判断,而非丢一个公投出来,就要决定「Yes」或「No」。

对台湾而言,核废料至今仍是个无解难题,我们如何能在现在拚命过着好日子,然后轻鬆拍拍屁股走人,把所有问题留给后代子孙,要他们「自求多福」?

从核能、绿能到节能  绿盟提「用电零成长」

再生能源仍是未来的用电趋势。

再生能源仍是未来的用电趋势。

就运转成本与效益来看,总觉得核电最环保、便宜;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核电厂建造、除役与核废料后续处理,往往要耗费「天价」,还有无形的风险危机。

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理事长赖伟杰指出,政府应从「分配正义」角度思考能源政策,现在台湾电价过低,对于工业用电的补助过多(工业用电佔全台用电近6成),间接促使台湾依赖核电。而台湾目前正面临产业转型阶段,修改能源政策的思维,正好是转型之必要。

根据绿盟所规画的「用电需求零成长,非核低碳」策略,有「转型、再生、效率」叁步骤主张:第一、订定高耗能产业发展上限,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第二、提高再生能源发电量,使之占比从目前4.16%提升至21.2%;第叁、能源效率每年进步3.6%。

永续绿能或其他新替代新能源花费昂贵,就不值得开发?事实是,任何一个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本就要付出高额费用。是问,最初核能的研发难道就不耗鉅额经费?现在核能好用,只是「坐享」前人或他国的「其成」而已。

台湾的电力政策,政府不能永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近程看似的环保、廉价,或许要赔上的是永续无法再逆转的代价。替代能源「要不要」与「值不值得」开发,不能只看重短线操作的价格,更要有「永续、长远」的发展眼光;不要永远「被人牵着鼻子走」,而是有没有能力与企图要「走在别人的前头」,否则只会突显政府在能源政策上的怠惰与便宜行事。

人类必须清楚认知到地球资源绝对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若石油可能耗尽,核能发电所需的矿塬料一样也会有枯竭的一天,除了开发永续绿能,治本之道仍要从节约用电开始,最后不仅要走向「非核家园」,更要成为「节电家园」。

当反核成为全民议题 基督徒如何以智慧回应?

「真的不能不认识这议题!」3月9日反核游行那天,新生命小组教会牧师洪丽惠亲自带领同工和媒体团队走上街。不仅如此,在教会的同工会议中,更带领弟兄姊妹一起讨论核能议题,鼓励每个人跳脱「拥核」、「废核」的二分法,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倾听不同思维的过程,才能激发对话,有更深的了解。

曾到日本灾区进行关怀赈灾的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助理总干事许承道牧师则指出,自己参与反核活动已经20多年,民众对核安问题的关注近一年有明显提升,意谓「经济发展」与「核安」衝突与矛盾已浮上檯面。

许承道认为,若回到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来看,为发展经济而妥协于核电带来的污染和安全问题,并不是上帝的心意。他鼓励弟兄姊妹,除了为政府祷告,拥有公义、怜悯和谦卑外,可以更积极的参与在社会中。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在同一件事情上,上帝不可能又赞成又反对,废奴与蓄奴,其中必有一个不符上帝的心意。」在拥核与废核两者之间,相信也只有一个才是真正符合上帝的心意。神给人的创意无限,若人类能开发出核能,相信也有足够的智慧在绿能与新能源开发上更进一步!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