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将来归回之时,荒芜的仍将恢復它的价值。(照片/撒露提供)

(读经:耶利米哀歌1~5章)

 

在耶利米的时代,传道不仅要费劲、要用心,还要命。为了阻止他说话,犹大人合谋準备将他杀死。这就仿佛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以为医生死了自己的病就没了一样好笑。可是,处在危险中的耶利米却感受不到任何的好笑,于他,只有煎熬。

 

他想放弃先知的职责,奈何心中却如同有火在燃烧。一边是使命,一边是逼迫,两难之间的耶利米开始咒诅自己的生日,认为自己不来到世界上更好。由此我们可知,咒诅自己的生日不是约伯的专利。任何一个批评他们这样做的人,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没受过跟他们一样的苦。

 

当愁苦化为祷告,咒诅转为哀歌时,与所有的神僕一样,耶利米也重新得力。神继续给他异象,他提醒犹大人,神是窑匠,百姓为瓦器。那不好的器皿,窑匠可随意摔碎重造。

 

随着巴比伦人的到来,瓦器终于到了破碎的时刻。一部分精英被掳走,剩下的还以为幸运的躲过了一劫。恰恰相反,两筐无花果的异象显示,掳走的会得以保全,留下的却要遭受更重的打击。

 

打碎不是目的,重造才是。耶利米预言,被掳的日子是70年。日期满了,百姓将重回圣地。在这期间,犹大人将重新领教耶和华神的大能和主权。

 

神的话十分严厉,耶利米知道百姓不爱听。可是,作为神的代言人,他一字都不可删减,必须塬塬本本的传达神的话。是讨人喜悦还是讨神的喜悦,耶利米选择了后者。

 

假先知们却不是这样。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满足当下的需求,肚腹的需要,讨人喜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法宝。

 

当耶利米在高喊国将破、家将亡时,有先知出来说那先前被掳的人两年后就会回来。不仅如此,假先知们还认真地写信给那被掳的同胞,安慰他们归期已近。气定神闲、言之凿凿,让那些饱受离别之苦的家庭顿时充满了盼望和喜悦。

 

耶利米似乎情商太低,不懂的安慰人。可是,耶利米知道,建立在谎言之上的盼望只会给人带来更大的绝望。他也写信给被掳之地的人,告诉他们要为所在的外邦的城市求平安。塬因很简单,城市平安,寄居者就平安。耶利米也要他们在当地买土地,盖房子,做好久居的準备。

 

除了审判,先知的信息裡就没有安慰与盼望吗?当然有。耶利米不仅宣讲百姓终必归回,还真金白银的买土地。战火纷飞的年代,卖地都来不及,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宣告他相信他自己所传讲的话语。将来归回之时,荒芜的土地仍将恢復它的价值。

 

因为听见埃及的援军即将到来,围攻耶路撒冷的巴比伦人迅速撤煺。对那些与耶利米为敌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一时间,主张投降的耶利米成为「犹奸」,被他们捉住,下在枯井中。

耶利米,你的眼裡为何充满泪水?因伤心难过,因爱的深沉,更因祷告迫切。(照片/撒露提供)

 

可是,他们高兴的太早了。巴比伦人捲土重来,耶利米的话还是应验了。对任何一个先知来说,能亲眼所见自己的预言应验都是极大的褒奖。但耶利米却是无比的纠结,因为证明他是真先知的时候,也是犹大人国破家亡之时。

 

在耶路撒冷大行掳掠的巴比伦人,对耶利米却是以礼相待。想想同胞的苦害,两者对比一下,简直就是天大的讽刺。

 

更讽刺的还在后面。末代君王西底家问计耶利米,看上去已是谦卑至极。但对于耶利米投降的建议,却是充耳不闻。妄想侥倖逃脱,还是被抓住,被剜去双眼,重现当年士师参孙的惨剧。只是,他没有参孙的神力。

 

还有那余剩的百姓,哀求耶利米为他们祷告。先知不计前嫌,为他们祈求,并宣告神的话语,提醒他们留在城中,必能安居乐业。本以为他们已经认定了耶利米是真先知,定会听他的话,哪知还是心被油蒙,愚昧无知,硬着心逃亡埃及,结果,死在那裡。

 

难道先知的话就真的没有一个人听从。那也不是!再孤单的先知也有追随者,耶利米也不例外。作为先知的助手,巴录重视的记录从神来的启示。不仅记录,还把书卷交给约雅敬。这位君王不仅不看,还将这书卷扔入火中,化为灰烬。约雅敬为他的无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巴录却因他的敬畏而蒙受神救命的应许。

 

除了巴录,忠信者还有太监以伯米勒。在耶利米性命堪忧之时,是他适时出手相救。正因此,在众人都遭受神的刑罚之时,他却蒙神赐福,得到了跟巴录一样的应许。

 

回应耶利米者毕竟太少,巴比伦大军攻破耶路撒冷,平安之城大祸临头。圣殿被毁、房屋被拆、百姓被掳,亲眼目睹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耶利米吟唱哀歌,泪水涟涟。

 

耶利米,你的眼裡为何充满泪水?因伤心难过,因爱的深沉,更因祷告迫切。

 

泪水浇灌大地,哀歌流露希望!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