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施义贤医师,走过忧郁症的风暴,因此他更能用感同身受的精神,温暖每一位病人。 (照片提供/明功堂精神科诊所)

他是一位医生,却长年「与病为伍」;他是一位精神科医生,却得了忧郁症;也许你觉得这是上帝跟他开的一场玩笑,但他会跟你说:「上帝是我最好的老师。」因为他不仅克服了忧郁症,还获选2009年《商周》推荐的百大良医,以及2011年肯爱社会服务协会举办,经上万名网友票选出来的「抗忧最温暖医师」第一名,他是-施义贤。

「有时候医师们会开玩笑说,肝胆科医师常常自己得肝癌,耳鼻喉科医师得鼻咽癌,还好精神科医师不会得癌症,还是精神科医师好。」明功堂精神科诊所施义贤医师幽默的说。但没想到的是,忧郁症却无声无息的找上了他…

 

「其实就是一场小感冒,只是吃了药、好了后,却发现自己很容易疲倦,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当时,他正任职院长,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满轻鬆的,却要面对评鑑、管理员工这些繁杂的事,他无法久待在工作上,一过中午就想跑回家,甚至无法忍受在太阳底下开50分鐘的车,来往工作地点。

 

这时候的施义贤,都还没发现自己得了忧郁症,直到一天,过去的病人又来上门看诊,两个人在讨论病情时,施义贤才发现自己塬来是得了忧郁症。

 

开放自己 建构支持系统

「有时候悲观的念头很糟糕,忧郁的情绪一来,会越陷越深,自杀的念头就会涌上来,这时候我不断的告诉自己不要动、不要动,等到稍微平静后,再赶紧找去我的医师同事、或是心理谘商师,到处告诉他们我得了忧郁症,但是他们都觉得我在开玩笑,完全看不出来阿。」

 

施义贤说,其实人在某些场合下习惯「伪装」自己,但在人后,伪装的面具瞬间就会瘫掉。正因为深刻体会到这些感受,他不会封闭自己,反倒与其他医师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情况,而同事们也因此更了解、关心他,不时会进他的办公室嘘寒问暖、或是閒话家常,其实他们只是要知道自己好不好。

 

按时吃药 没办法的就交给上帝吧

不靠药物,而是单单用信仰克服忧郁症,是否可行?施义贤说:「我们总不能把什么事都丢给上帝,自己却什么都不做吧!」他也信靠神,但面对有些事,我们可以想到办法解决,或是值得尝试的,就该去做;面对忧郁症,能不吃药当然最好,但别忘记药物也是一个办法,真的没办法的事,就交给上帝。

 

在看诊时,曾遇到因为欠债而罹患忧郁症的病患,其实当下施义贤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对方;也许可以给予一些建议、方法或听其倾诉,但癥结点不一定能够化解。

 

这时候他就会分出一些界线,就像他们医师时常为彼此祷告:「求神让我们知道要怎么去帮助对方,知道我的能力範围在哪裡,而哪些是神的範围,不是我的範围。」他说,这也是一些治疗师、谘商师,甚至只是一位倾听者,必须了解的事。

 

着急才是最大的副作用

诊所后面的小桥流水,是施义贤休息、释放压力的好地方。 (照片提供/明功堂精神科诊所)

 

患者在治疗忧郁症期间,最常出现的两个问题是:「怕副作用」与「着急」。施义贤很庆幸,自己当时吃的药已经比30年前进步很多,回想最早时,精神科的药就好像现在的感冒药一样,吃完会恍惚、口乾舌燥、便秘…等,各种副作用都出来。

 

感冒者只要吃两叁天的药,可能就会痊癒,但精神科的药最少要吃两叁个礼拜,当时看病人吃药,他也会觉得很痛苦。但现在精神科的药,除非遇到个人体质关係,否则几乎已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

 

有很多病人很着急,医生一个接着一个换,但其实精神科的药效,需要一点时间才能看出效果。但不管如何,施义贤都会仔细询问患者过去看诊的经验与效果,因为藉着这些线索,也许可以找到更精準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患者;他也从来不会排斥病人谈到看过哪些医生,甚至最好能够把过去的用药带给他看。

 

其实有时候你只要帮他买点吃的就好

另外,家属的态度非常重要,最怕的就是不了解,採取「对抗」的方式。例如对病人说,「你都不去运动、不去晒晒太阳,整天躺在那,动一动阿,人活着就是要动阿。」施义贤说,其实他得忧郁症时,也尝试过运动、冲澡的方式,可以一口气提起劲做完,但是做完后就又瘫了,好像平常很简单的事,就会瞬间耗尽你所有的精力,就像电池没电一样。

 

所以,他会耐心将患者的病情解释给家属听,让他们了解,精神疾病可能因不同体质、个性或环境因素而造成,有些人是偏重体质,造成脑维生素不平衡,而变成心理上的问题。

 

这样的病人需要调理,休息一阵子。我们只要在患者需要的时候,给予关心和协助就好,就像他饿了,就帮他买点吃的。通常这样解释完,不仅患者得到帮助,家属的压力也会比较小。

 

倾诉过程 受益最大的是自己

有人会质疑向心理医师倾诉心事的效果,认为医师没办法给自己有效的建议,但施义贤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其实「倾诉」本身最大的效果,在于「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听见自己在说什么。」

 

像是知名节目主持人张小燕,她算是说话很快的人,但在讲话时也会沉淀下来,为了能说清楚,会整理思绪,这时,会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之后就会开始产生果效。对病人来说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其实医师没说到几句话,但患者藉着倾诉过程,已经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但要找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却不简单。因有时被倾诉的人,有些话不敢讲、或是不敢讲的很彻底,就像老婆知道先生压力已经很大了,怕增加他的负担,就会把一些话藏在心底。这时候对病人来说,心理医师就是很好的倾诉对象,因为病人可以安心的讲,同时能得到一些关心,因而觉得有勇气,甚至能因此点破纠结点。

 

施义贤也会用《圣经》马太福音10章16节经文开导患者:「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如鸽子。」面对人际关係时,要灵巧圆滑;但也不要过于圆滑,而忘记自己的「本心」;每个人都应该要真实的面对自己。

 

「我从前风闻有祢,现在亲眼看见祢。」-《圣经》约伯记42章5节

 

高二时生了一场大病,以致休学在家,在那半年多居家疗养的生活中,施义贤埋怨、失望,和神争执,却因此真正遇见了神。 (照片提供/明功堂精神科诊所)

 

《约伯记》是施义贤最喜欢的一卷书,因为,苦难让他看见上帝。小时候体弱多病的他,曾因为生病休学半年,心想为什么自己这么会读书,却也那么会生病,但在那半年生病期间,他看完了整本《圣经》,因此真正认识神。

 

长大后,忧郁症虽然带给施义贤近2年的苦日子,但也因此帮助他更能感同身受看待患者,而「耐烦」是上帝赐给他最大的礼物。小时候只是因为好奇隔壁邻居,怎么会从正常人忽然变成精神病,所以踏上精神科这条路,上帝却用忧郁症,带领他成为一位真正「温暖人心」的精神科医师。

 

施义贤笑着说,现在平时下班会参加医师们的「夜间部」合唱团,因为大家都只有半夜才有空,而礼拜六、日,参加教会活动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现在的教会多半有许多事工要忙,但他提醒大家,不要忘了去到教会也是为了「安息」。基督徒忙着「装备自己」没有错,但同时也别忘记要「纾解重担」;与神连结、与弟兄姊妹连结,开开玩笑、互相交通,是充实自己精力和能量最好的方式。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