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自从人类走向工业革命之后,一味追求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成长,成为现代人梦想拥有「幸福」的唯一指标。但GDP的成长和幸福生活真的有必然、绝对的关係吗?

近来,最为民众关心的「核四续建」议题,终究被迫来到歷史关键的十字路口,政府打着「核四若不续建、不运转,将面临缺电危机,带动电价惊人上涨,台电财政岌岌可危,对经济发展影响甚鉅」的口号,以近乎「胁迫」的手段,要人民透过公投自决。

核四这台「拼装车」,经歷8任总统、长达32年的计画与兴建,至今仍无法完工营运,过程弊端问题丛生,连台电也不敢保证它的安全,政府都无法收拾的烂摊子,却要人民拿自己与后代子孙的生命财产安全,来进行一场「政治豪赌」,无条件全数买单!这样合理吗?

在「拥核」、「废核」单一的选择题中,简化的二分法下,严重缺乏透明、公开、公正的资讯,与充分讨论利弊得失的辩证过程,这对民众来说,是否公平?

台湾人民啊!进行公投前,即使你没有走上街头,也该认真思考,到底要「核去核从」!?

美国叁哩岛核电厂。

美国叁哩岛核电厂。 (照片来源/Times Magazine)

核电发展半世纪以来,大家早已先入为主的观念是:核能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从碳足迹的排放量来看,核能与其他传统发电方式比较,相对环保、便宜,许多因此国家争相建立核电厂。

但是,自从首件核洩漏事故于美国叁哩岛(1979年)发生,敲响核灾史的第一记警鐘后,俄罗斯车诺比核爆(1986年)、日本福岛核灾(2011年)接二连叁发生,对人类与环境造成的「毒」害,与碳足迹相较,可谓不相上下,人人开始闻「核」色变,不再视核能为「万灵丹」似的盲目追求;有些国家更有计画逐步朝减核、最终废核的目标推进。

反观台湾的核能发电史,1979年1月核一厂正式启用商转;同年3月,美国叁哩岛核洩漏事故后,台湾政府仍不为所动,展现「勇者无惧」的精神,至1985年间,陆续兴建、启用核二、叁厂;核四厂的兴建计画也早在1980年就已提出,却因贡寮居民强烈反对,时任总统蒋经国因此指示暂缓兴建。之后,发生举世震撼的车诺比核灾,接着经歷多次政党轮替与政策变革,核四厂兴建案一直走走停停,处于「难产」阶段。

儘管台湾「只有」叁座核电厂,第四座仍在兴建中,和世界许多致力推动核电的国家相比,虽然台湾核电厂的数量根本远远不及,但是「密度」却是世界之冠,这意味着一旦核灾发生,灾情将是难以想像的惨重。

看看别人、想想自己 真的「非核不可」?

福岛核灾何尝不是上帝给人类的预警。

福岛核灾何尝不是上帝给人类的预警。

放眼望去,目前全球只有32国使用核电,多集中于已开发或发展中国家。但是,许多塬本力拥核电的国家,包括日本、德国、瑞士、比利时、法国等,几乎都走上降低核能使用或阶段性废核之路,有计画的朝替代能源开发、环保绿能发展和节能等目标前进;义大利更是G8(8大工业国)中唯一的无核国家。因为,核灾与核废料的遗毒,只有亲身经歷,才能体会箇中辛酸:土地再也长不出肥美果实、养不出健康牲畜、人民被迫远离家园,时时活在异样眼光与罹癌的恐惧之下。

日本在福岛核灾后,关闭全国50几座核电厂,并将核安标準「最高规格化」,除非达标才能重启电厂;国内反核声浪不断高涨的德国,也选择在日本核灾后不久关闭国内8座核电厂,预计在2023年前,全国17座核电厂将全数关闭;过去大量使用核能的法国,在反核总统欧兰德上任后,宣布2017年前,将以每年5座的速度,关闭老旧核电厂。

几年前,旅日资深媒体人刘黎儿曾撰写《台湾必须废核的十个理由》,内容指出,核电不是高科技,既不安全又不环保;一旦发生核灾,人民将付上生命财产的代价,动摇国家资本。日本京都大学塬子炉学者小出裕章也曾在书中指出,台湾位处东亚地震带(不像欧美国家板块相对稳定),面积又小,核四若发生核灾,根本没有足够的疏散空间,将有7百万人致癌死亡。

台湾核电厂密度全球之冠。

台湾核电厂密度全球之冠。

目前台湾使用的发电方式中,按比例多寡依序为:火力(49.91%)、天然气(24.61%)、核能(16.85%)、水力(2.94%)四种,其余的是风力、太阳能等。许多人可能会问,既然核能危险,使用比例不高,为何不以其它电力全面取代?

根据台电所说,火力发电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天然气发电因台湾缺乏塬料所以成本偏高;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成本过高且容易供电不稳;而成本最低、最环保乾净的水力发电,又碍于地形限制,无法大幅开发。相较之下,核能发电是投资报酬率较高的发电方式,若把兴建核能发电厂、核废料处理、除役成本等花费都加起来,以商转40年计算,每度电才不到2元。

台电又指出,若台湾要彻底实现「废核家园」,核四不商转,核一、二、叁厂又不延役,未来将会面临备用电力不足的限电危机;若以天然气发电全面取代核电,2025年电价将涨40%。不仅如此,目前以投注约3千亿的核四建厂花费将成呆帐,由全民买单。

但是,人民不禁要质疑,所谓「台电说」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所有精算方法与数字,是否可以全然摊在阳光下,并禁得起全民的检验?台电说,没核不行,那日本又是如何度过600多天几乎零核的日子?

财政经济发展与生命永续发展,这是一场「一万」与「万一」之间的抉择,究竟哪个代价才是真正高?这个选择题,同时考验着台湾执政者与人民的判断与智慧!

「有核不可」? 支持安全的核能,反对不安全的核四

(摄影/记者吴佳玲)

没有人敢说「核灾不可怕」,那些曾发生核灾的国家,在无法捨弃核能的两难下,都选择提高「核安」到最高标準。但反观台湾核四,却是逆着方向,与世界标準趋势背道而驰。

核四厂由美国设计厂区工程,两座反应炉由日本不同厂商製造,最后才由台湾「拼装」兴建。根据监察院资料显示,核四工程因未採统包模式进行,屡屡发现设备规格不符,衍生出835项因整合困难导致费用暴增却未如期完工的採购疏失。

种种疏失,再加上台湾先天条件严峻,所有核电厂都被国际机构、专家评为「全球最危险」。除了核四拼装工程令人担忧,3年前核叁厂也曾发生失火事件,今年核二还出现8支锚定螺栓产生断裂或裂纹,遭核电专家判定为「重大危机」。

难怪许多人高喊:「可以支持安全的核能,却反对不安全的核四!」若核能是不得不选取的发电选项之一,人民要问的是:「政府对人民的诚信度有多高?」、「政府对这攸关生命的重大工程把关能有多严谨?」、「当危险与危机发生时,人民能在第一时间被告知,还是会被政府彻底蒙在谷底?」

公投若真被「妥善运用」,可以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民主自决」;但若被「不当使用」,某种程度是在告诉人民,若某天真的出了问题,不是政府的责任,而是当初人民自己的决定,责任尽可推得一乾二净。

每当弊端丛生、官员贪污舞弊,人民希望能以公投罢免,却总是困难重重、窒碍难行。难道,台湾永远只能将民主公投用在「核四建不建」,「赌场盖不盖」这类假民主的公共建设议题上!?代表民主重要机制的公投,可以如此被使用吗?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